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省10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取1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云南省10个地方山羊品种(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以及参照群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除MCM200外,其他14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11个群体观测杂合度值(0.573~0.692)、期望杂合度值(0.608~0.6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62~0.655)均大于0.5,表明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变异系数为0.112,处于中等以下分化程度,群体近交系数均为正值(除马关无角山羊),表明云南省地方山羊品种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群体间的基因流大于1,说明品种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基于Nei氏遗传距离计算和UPGMA聚类分析,波尔山羊与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单独为一支;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分为2个类群,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和马关无角山羊聚为一支,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2.
龙陵黄山羊遗传多样性同功酶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绍辉  宿兵 《中国养羊》1998,18(3):22-24
采用常规水平式淀粉胶蛋白电泳技术,对38只龙陵黄山羊个体的39个遗传座位的血液同功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AKP、CES-I、ESD、GOI、LAP、MDH、ME和NP等8个座位具多态性,多态座位AKPO、CES-II、FSDA、GOIB、LAPA、MDHA、MEA和NPA的基因频率较高;多态座位百分比P=02051,平均杂合度H=00906±00265。结果表明,云南龙陵黄山羊与已检测的其它山羊比较,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Ag-NORs显带技术,分析了云南龙陵黄山羊、马关无角山羊、路南圭山山羊和宁蒗黑头山羊4个保种山羊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结果表明,4个保种山羊核仁组织区银染有多态:龙陵黄山羊雌性核仁组织区银染分布于No.1、2、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其余3个保种山羊雌雄均有相同的银染数目,并都分布于No.1、2、4、5和25号染色体上。银染显示强度也不同;圭山羊、马关无角山羊最强,龙陵黄山羊次之,黑头山羊最弱。研究还发现染色体Ag-NORs联合的多态性,即黄山羊、圭山羊和马关无角山羊有联合现象,宁蒗黑头山羊无联合现象。山羊的银染显示强度和联合现象可能与山羊的近交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龙陵黄山羊是云南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曾先后录入《云南省家畜禽品种志》《中国山羊》《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云南六大名羊之一。它具有被毛为黄褐色或褐色,毛色靛丽,肉质细嫩多汁、膻味小,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深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龙陵黄山羊历来处于  相似文献   

5.
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类群)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个不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7~0.716,其中ILSTS004、ILSTS030、McM038和OarFCB011这4个基因座位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CSSM004为中度多态基因座,都能较好地用于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山羊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1~0.69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30~0.65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167,表明7个地方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为0.0822~0.7240,以Nei氏遗传距离为基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表明,藏山羊、建昌黑山羊、成都麻羊和北川白山羊聚为一大类,第2类为乐至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最后简阳大耳羊单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6.
三个山羊群体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垂直平板不连续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研究了安哥拉山羊和建昌黑山羊及其高代杂种羊 (F3 ) 9个血液蛋白基因座 (Alb、Pr、Pa、Tf、Hp、Hb、LDH、Akp、Amy)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 :安哥拉山羊与F3 血液Alb、Pr、Pa、LDH、Amy呈单态 ,Tf、Hp、Hb、Akp呈多态 ;建昌黑山羊血液Alb、Pr、Pa、Tf、Hp、Hb、LDH、Amy呈单态 ,Akp呈多态。根据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了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 ,以及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安哥拉山羊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与一致度分别为 0 .1131和 0 .886 9,建昌黑山羊的相应值分别为 0 .0 6 2 1t 0 .9379,F3 则分别为 0 .110 3和0 .8897。安哥拉山羊与F3 的遗传距离小 (0 .0 0 39)、遗传相似系数大 (0 .996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宗旨是了解山西省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山西省4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运用群体遗传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依据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分别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结果)4个地方山羊品种共检测到等位基因(Na)6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94~6.05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05 3~0.798 2之间,平均遗传杂合度(H)在0.759 2~0.831 6之间;4个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0.046 1,黎城青山羊与阳城白山羊先聚在一起,再与吕梁黑山羊聚在一起,最后与洪洞奶山羊聚在一起形成一类.(结论)结果表明山西省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品种间遗传分化小.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山西省地方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也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4个地方山羊品种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地理位置、生产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龙陵黄山羊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是大自然赋予龙陵人民的宝贵财富。自1982年龙陵县开始对该品种进行保种选育,1987年开始进行较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九五”和“十五”期间实施了《龙陵黄山羊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和《云南肉山羊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建立了龙陵黄山羊核心种羊场和乌木山扩繁基地。“十五”期间,在国家计委及省、市的投资扶持下,实施了“龙陵县人工种草养羊开发项目”,在各级部门及云南农大和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云南肉山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区”,建成了勐蚌、乌木山两个种羊繁育基地,核心群种羊达3200多只,扶持带动400多户规模养羊户,有力地促进了黄山羊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黄山羊生产的发展。2005年全县黄山羊存栏达5.8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3万只,种公羊0.5万只,具备了批量供种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东境内五个山羊种群生化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山东省境内山羊种群的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5个山羊品种中,Tf、Akp及EsⅠ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Hb和EsⅡ基因座仅分别在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Amy未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杂合度为0.2876,基因纯合系数在0.6以上,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614,说明这些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低,其97.386%来自群体内遗传多态现象。基于31个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的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带有共同遗传基础的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和崂山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引进的南非波尔山羊与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0.
(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山西省5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目的)以预测波尔山羊与地方山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及波尔山羊在山西省合理杂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5个山羊品种共检测到70.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9.0~21.0之间;经群体遗传统计分析,5个山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4.94~6.05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7053~0.7982,平均基因杂合度0.7592~0.8316。5个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0.0607;波尔山羊与吕梁黑山羊的标准遗传距离最大(0.5083),其余依次为阳城白山羊(0.4474)、洪洞奶山羊(0.4332)、黎城大青羊(0.3301)。(结论)5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5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5个山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丰富,遗传变异大,品种间遗传分化小。据品种间遗传距离推测,波尔山羊与吕梁黑山羊的杂种优势最大,与阳城白山羊和洪洞奶山羊的杂种优势次之,与黎城大青羊的杂种优势最小。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绒山羊八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对其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在柴达木绒山羊均呈高度的多态性(PIC>0.5);位点LSCV 24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和多态信息含量都最高(H=0.796,N=6.916,PIC=0.766);位点BM 3413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都最小(H=0.676,PIC=0.615);位点MAF-70的有效等位基因最小(N=0·7672)。因此,柴达木绒山羊群体中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这8个微卫星位点也可用于柴达木绒山羊羊绒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四川5个山(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参阅文献挑选 80个随机引物 ,从中筛选出 3 0个重复性好的引物 ,对四川黑山羊、南江黄羊、北川白山羊、成都麻羊 4个山羊品种和藏绵羊进行RAPD分析 ,并进一步对 1 3只南江黄羊个体 ,1 8只黑山羊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用Nei氏公式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结果表明 :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遗传距离最小 ,亲缘关系较近 ;藏绵羊与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都很大 ,亲缘关系远 ;RAPD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山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DNA随机扩增多态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云南及马来西亚的37个东方蜜蜂样本进行随机增多态DNA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引物,其中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带。共检测到66条扩增片段,其中56条为多态带。用UPGMA聚类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的样本、马来西亚的样本各自分别聚在一起,说明两个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分化。但就云南的32个个体而言,虽然聚类图中大多数采用自同一地区的样本聚在一起,但也存在一定交叉,提示云南地理群体间近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4.
基于SNP芯片的云上黑山羊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对云上黑山羊遗传结构做出评价,本研究以云上黑山羊核心群母羊108只(来自7个育种核心场、10个群体)、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各11和14只、对照组波尔山羊10只为试验动物,用Illumina公司Iselect Goat60k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并运用GenAlEx 6.5、Cervus 3.0、SNPRelate、Plink 1.07、Mega 4.0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统计计算、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试验获得143个样本在48 116个SNPs位点上的分型结果,其中波尔山羊10个样本单独聚集,与云上黑山羊、努比山羊、云岭黑山羊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较小的遗传一致度和较小的基因流,在聚类进化树中显示为一个独立分支,这些结果与波尔山羊实际遗传背景完全一致,显示出它在本研究中的对照组作用,同时证明本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云上黑山羊108个样本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聚类系统树中这些样本聚为一个大簇,而努比山羊(14个)和云岭黑山羊(11个)的样本各自聚为一簇;UPGMA进化树显示,云上黑山羊与努比山羊关系较近,与云岭黑山羊关系稍远,这与云上黑山羊育种导血方案结果相一致。云上黑山羊新品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可与其育种素材明显区分,在基因组层面已具备独立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随机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了攀西地区的5个黑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5对引物共扩增出1003条多态条带,多态频率平均为99.01%,5个黑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136~0.2131,其中建昌黑山羊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1346),攀枝花黑山羊次之(0.1329),乐至黑山羊最低(0.1101)。5个群体遗传距离范围为0.0062~0.0281,攀枝花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R=0.0062),云岭黑山羊与攀枝花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次之(DR=0.0128),乐至黑山羊与金堂黑山羊间遗传距离最大(DR=0.0281),金堂黑山羊与其它4个类群遗传距离较大(DR=0.0173-0.0281),说明攀枝花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云岭黑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乐至黑山羊与金堂黑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远,金堂黑山羊与其它4个类群遗传距离均比较远。聚类结果与群体地理分布、生态条件差异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Genetic variation at 59 protein coding loci (16 polymorphic) and 25 microsatellite loci was analysed for 11 indigenous south-east Asian goat populations, and the Australian feral pop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opulations. Significant deviation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were detected in one or more populations for eight of the nine protein loci with codominant alleles, and for microsatellites for all except the two Sri Lankan populations and for all but four loci. For both marker types, average inbreeding coefficients ( F IS) were exceptionally high. Heterogeneity of deviation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for the microsatellites showed no differences for among loci within populations as compared with among populations within loci. For protein loci, however, the former was higher, indicating selection affecting allele frequencies at some loci. The variance among protein loc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mong microsatellite loci, further indicating selection at some protein loci.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for both protein and microsatellite loci, most likely reflecting the geography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resumed spread of goats throughout the region. Phylogenies derived from pair-wise genetic distance estimates show some similar clustering for the microsatellite and protein based trees, but bootstrap support was generally low for both. A phylogeny based on the combined set of 38 protein and microsatellite loci showed better consistency with geography and higher bootstrap values. The genetic distance phylogeny and the Weitzman diversity tree derived from microsatellite data showed some identical clusters, and both identified the Ujung Pandang and Australia populations as contributing most to overall genetic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的7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23个微卫星标记对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湘东黑山羊、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黄淮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等7个山羊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23个基因座中21个座位在所有群体中都具有多态性,基因座BM0203在各个群体中分别为纯合基因座,但存在群体间变异,基因座BM6444在湘东黑山羊、宜昌白山羊群体中为单态,但在其他群体都存在多个等位基因。总群体基因杂合度为0.819 0,7个群体PIC平均值在0.630 5~0.691 9之间。根据Nei氏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对7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马头山羊和湘东黑山羊首先聚为一类,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黄淮山羊再和前者依次聚类,最后,宜昌白山羊和它们整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呼吸主部分国外品种共计23个山羊品种2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708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AIGD)(0.0810-0.2044)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0444-0.1112),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50%外,其它各品种均低于50%,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2)中卫山羊(0.3410)和辽宁绒山羊(0.2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0.3881);雷州山羊(0.0566)、中卫山羊(0.0564)和辽宁绒山羊(0.044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0749),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20.
川渝部分山羊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川渝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山羊品种(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777、0.819和6.54;大足黑山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736、0.787和5.57。对6个品种(类群)聚类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首先聚类在一起,然后依次与板角山羊、川东白山羊、大足黑山羊和波尔山羊聚类。各山羊品种(类群)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