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蛭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现在市场价80~160元/千克,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有3种,宽体金钱蛭、尖细金钱蛭和日本医蛭,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宽体金钱蛭。  相似文献   

2.
医用水蛭及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声瑜 《农友》2001,(1):22-22
我国人工养殖的医用水蛭有三大品种:宽体金钱蛭、尖细金线蛭、日本医蛭。其中人工养殖较为普遍的品种是宽体金线蛭 。早蛭、牛蛭、绿蛭均不能养殖。这些水蛭均不能入药,也无人收购。  相似文献   

3.
杨成胜 《新农村》2023,(5):31-32
<正>宽体金线蛭俗称水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用水生动物。南四湖宽体金线蛭以其个头大、功效卓著而闻名中外。但在南四湖自然水域中,由于无序捕捞,宽体金线蛭资源日渐衰竭,在湖泊中进行网围套养菱蛭,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宽体金线蛭增殖生产方式。其特点是,在湖泊适合区域设置网围区,在网围区植菱养蛭,不仅可改良水质,还能增加菱角及水蛭的产量,实现水体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菱蛭套养便于操作,效果显著,在较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水蛭及菱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4.
水蛭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积聚、妇女闭经、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等功能。水蛭种类繁多,目前药用的主要有日本医蛭(稻田吸血蚂蟥)、尖细金线蛭(茶色蛭)、宽体金线蛭(扁水蛭)。  相似文献   

5.
宽体金线蛭又叫金边大蚂蟥、宽身蚂蟥,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水生动物,以其破血逐瘀之功效,在医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自然水域中,由于捕捞过度、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宽体金线蛭资源日益枯竭,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进行噬菌蛭弧菌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鮰回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结果:在试验水体中加入嗜水气单胞菌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感染,同时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当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浓度达到10^5个/ml以上时有预防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效果;采用背肌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鮰回进行感染,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结果试验鱼全部死亡,说明噬菌蛭弧菌不能起到治疗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野生水蛭资源丰富,稻田、池塘、湖白、水库、溪流中极为常见.主要有3种,第1种是稻田吸血蛭(又称日本医蛭),第2种是长条水蛭(又称茶色蛭),第3种是金钱蛭(又称宽体蛭).人工养殖多选用金钱蛭,因其体形大,繁殖快,食性杂,易养殖,抗病强,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7,(5):46-46
2007年7月26日,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技术人员到鲍鱼池做噬菌蛭弧菌的给药、口服比较测试。这是首次在鲍鱼养殖上引进噬菌蛭弧菌,捕食海水里的致病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山蛭(Hoemadipsa hainana)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合成的2段30个寡聚核苷酸的序列为引物,经过PCR扩增,分离海南山蛭中的蛭素基因,获得了1条大小约237bp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经筛选与检测,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的海南山蛭蛭素基因的大小为231bp,与Dr.Burkhard报道的印度山蛭蛭素cDNA序列相比,其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9%。  相似文献   

10.
三种常用鱼药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给宽体金钱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大面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石灰3种常用鱼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55,2.68,108.74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55,0.268,10.874mg/L。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生石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菲牛蛭蛭体氨基酸与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平衡,为菲牛蛭氨基酸平衡饲料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柱前衍生方法测定菲牛蛭蛭体和11种蛋白饲料的氨基酸含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灰色关联度评价11种蛋白饲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平衡程度。【结果】11种蛋白饲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平衡的灰色关联度从高到低为牛肉粉大豆浓缩蛋白血浆蛋白粉(猪肉粉=鸡肉粉)(鱼粉大豆分离蛋白)血粉血球蛋白粉豆粕全脂奶粉。【结论】牛肉粉、大豆浓缩蛋白、血浆蛋白粉、猪肉粉、鸡肉粉、鱼粉和大豆分离蛋白7种蛋白饲料原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灰色关联度均在0.8以上,可优选作为开发菲牛蛭人工饲料的蛋白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2.
在正常的工厂养殖方式下,红嘴病的发生率为10.17%,添加蛭弧菌后红嘴病发生率可降至0.93%,说明蛭弧菌能有效预防红嘴病的发生.在治疗红嘴病方面,添加蛭弧菌后能100%治愈红嘴病.蛭弧菌浓度越高,红嘴病痊愈越快,最快5d即可全部治愈,所使用的蛭弧菌浓度107 PFU/mL.单独泼洒蛭弧菌或者喂食经蛭弧菌浸泡的饲料,或...  相似文献   

13.
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及蛭苗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和蛭苗生长特征,在室内条件下对宽体金线蛭野生群体进行人工繁殖,统计了每条亲蛭产茧数量、卵茧大小及卵茧孵化蛭苗数量,并研究了蛭苗生长特征。结果显示:(1)宽体金线蛭每条亲蛭产茧1~4枚,平均产茧(2.45±0.88)枚,体质量10.00 g以上亲蛭平均产茧量[(2.80±0.79)枚/尾]显著多于体质量10.00 g以下亲蛭[(1.71±0.62)枚/尾],产茧后亲蛭体质量下降明显,平均下降52.38%±9.57%;(2)卵茧呈卵圆形,随着产茧时间延长,卵茧个体变小,卵茧平均质量为(0.873 5±0.378 4)g,平均长为(2.202 7±0.493 6)cm,平均每个茧孵出蛭苗(27.61±10.81)尾;(3)每条亲蛭繁殖蛭苗27~136尾,平均(65.25±34.91)尾;(4)在水温20.5~26.0℃条件下,经过21 d饲养蛭苗平均体质量从(0.020 9±0.002 8)g增加到(0.298 1±0.090 5)g,平均体质量增加了近13倍,养殖开始特定增重率出现一个高峰,之后在26.00℃左右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繁殖能力强,蛭苗体质量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4.
设置4组不同的试验温度(15、20、25、30℃),随机各放入100条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仔蛭,养殖25d后测定体长、体重和存活率,探讨了温度对宽体金线蛭仔蛭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另外随机设置3个试验组,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投喂蛋黄、轮虫+中华圆田螺、轮虫+静水椎实螺,探讨了饵料对宽体金线蛭仔蛭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仔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水温为25℃条件下,仔蛭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而30℃下的仔蛭存活率最低、生长最慢。投喂不同的饵料,仔蛭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投喂轮虫和静水椎实螺组的仔蛭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投喂蛋黄组的仔蛭存活率最低、生长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5.
噬菌蛭弧菌是美国科学家Stolp和Starr1963年发现的一种小型寄生性革兰氏阴性细菌。噬菌蛭弧菌的细胞呈弧状,具有单极生鞭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具有独特的双相生活周期,一相是在宿主细胞外的自由游动阶段,另一相是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繁殖阶段。噬菌蛭弧菌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1967年李明典首次在国内介绍了噬菌蛭弧菌,1981年司稚东进行了国内噬菌蛭弧菌华东地区的分布和分离研究,随后又进行了噬菌蛭弧菌在卫生、水质方面的研究。但1997年后,国内这方面研究日趋减少,因此,本文将国外近年有关噬菌蛭弧菌的研究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日本医蛭的生长性能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对人工繁育的日本医蛭摄食习性及生长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Logistic、Gompetz、Von 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日本医蛭体重生长情况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日本医蛭的特定生长率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幼蛭孵化后4 d喂食,生长率达到最高(10.99%/d),日本医蛭的体重随着投喂次数、日龄、摄食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3种生长曲线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日本医蛭的生长曲线,其中以Gompertz曲线的拟合度最好(R2=0.999)。[结论]曲线模型对日本医蛭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通过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可及时掌握日本医蛭的生长发育规律,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蛭又叫水蚂蟥,动物分类隶属环节动物门蛭纲。全世界约有水蛭500余种,我国有近百种,常入药的有3种: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 我国利用水蛭比西方早近千年,水蛭作为中药始记于《神农本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1986年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上水蛭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之一。英国人麦克瓦特20世纪50年代发现并提取的水蛭素,几微克就可使血液无法凝固,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动脉壁痉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吸收渗出物。水蛭索还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脑中风、血栓类血管病及高血压症。外科用于再造手术后……  相似文献   

18.
以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培育为着力点,进行相关农业产业开发,有利于质量控制、品牌创建以及经营创新,是破解江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总体来说,目前对鄱阳湖蛭类认识还相对不足,限制了鄱阳湖蛭类资源繁育及开发利用。文章综合了鄱阳湖蛭类产业化资源现状,并提出了鄱阳湖蛭类产业应当立足于地理标志保护,协同精准扶贫、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等时代主题和政策背景,建立鄱阳湖蛭类地理标志保护分级制度,以鄱阳湖"生态引擎"助推江西蛭类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异地引进的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苗种是否适合本地养殖,对江苏省宿迁市的骆马湖(SQ)、江苏省兴化市的乌巾荡(XH)、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WJ)、湖北省大悟县竹竿河(DWX)和黑龙江省宾县的松花江(BX) 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野生宽体金线蛭亲蛭的繁殖力,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以及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亲蛭体质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的情况下,其各自平均产卵茧数量、卵茧平均质量和平均出苗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种蛭平均体质量与卵茧的平均质量、卵茧的平均出苗数量均成正比;各地区间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黑龙江宾县稚蛭从第11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江苏3个地区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明显高于黑龙江宾县和湖北大悟县幼蛭,黑龙江宾县幼蛭从第30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研究表明,江苏3个地区的宽体金线蛭较适宜本地区养殖,夏季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在宽体金线蛭的养殖购种时最好选择与本地环境相近的亲本和蛭苗。  相似文献   

20.
宽体金线蛭是我国中药材水蛭的主要品种和来源,而其野生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日趋受到重视。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养殖试验,对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活动和栖息习性、食性、繁殖)和养殖技术(养殖池的建造、种蛭来源及放养、繁殖、饲养管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