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22个家蚕纯种进行了CPV抵抗性调查,并分析了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间对CPV的抵抗性差异极显著,日本种抵抗性比中国种强,家蚕对CPV抵抗性性状与其它数量性状一样,个体间存在差异。差异大小反应了品种群体在该性状的纯合度,家蚕对CPV抵抗性与万蚕收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强健性和茧质优劣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一例发病捷克狼犬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采用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CCV和CPV病毒抗原检测为诊断依据,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患犬经检查为CCV和CPV病毒阳性,综合临床检查诊断为犬冠状病毒病、犬细小病毒和混合感染,经过7d住院治疗后,CCV和CPV病毒抗原复检转阴,捷克狼犬健康出院,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污染桑叶被蚕食下或由体表创伤进入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亚急性传染病.家蚕血液型脓病在各龄蚕均有发生,一般小蚕感染病毒后3~4 d、大蚕感染病毒后4~6 d发病死亡,感染严重的当龄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从病毒的致病力,蚕的感染抵抗性,蚕饲育技术三方面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较多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忽视地面消毒和地面用药的不当。该病之所以在中秋蚕期多发一与病毒的数量积累有关,二与所用蚕品种在中秋蚕期对该病的感染抵抗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反向间接血凝、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乳白鼠接种、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培养方法等诊断猪口蹄疫。试验结果证明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和乳白鼠对猪口蹄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易感性;而对流免疫电泳和反向间接血凝具有快速的诊断特点。  相似文献   

6.
环境消毒是控制家蚕传染性蚕病的有效手段。薰烟消毒剂“薰消灵”为新一代氯醛复合消毒剂,对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病原体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理想蚕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家蚕浓棱病毒感染蚕中肠组织,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浓棱病毒DNA的制备方法。将感染蚕的中肠组织研磨后,10000g离心10min,上清液经过细菌过滤器过滤,滤液直接用蛋白酶K消化,再用酚/氯仿抽提,即可南效获得家蚕浓核病毒DNA。  相似文献   

8.
论文摘编     
86009山东部分地区农家自发家蚕软化病病毒性状分析王裕兴等(养蚕教研室)/《蚕业科学》1985,40。本文对山东省生产中发生的家蚕软化病病毒的性状,进行了抗原性和病原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抗原性分析采用中和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两种血清学方法,病原性分析从对不同蚕品种感染性及病毒对热的稳定性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已收集的宁阳、兖州、烟台三株病毒均非传染性软化病病毒,而是家蚕浓核病病毒。从而证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也有家蚕  相似文献   

9.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每年结合打皮期筛查淘汰病貂是该病防控的主要手段.目前,水貂阿留申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是依据临床症状和血清的对流免疫电泳检测.对流免疫电泳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使用范围局限.综述了国外该病诊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寄主(家蚕品种)和环境条件(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掌握BmNPV的感染力差异及传播规律,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从广西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收集的BmNPV毒株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对不同家蚕品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调查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影响;并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不同来源BmNPV毒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5株不同来源BmNPV毒株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LC50为2.1×106~4.2×106多角体/mL,毒株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BmNPV毒株在不同环境条件[春季(温度25℃和湿度90%)、夏季(温度35℃和湿度95%)、秋季(温度30℃和湿度85%)]下对家蚕的LC50排序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夏季和秋季条件下,不同蚕品种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排序为桂蚕N2>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显著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P<0.05).不同BmNPV毒株在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均聚在同一分支上,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a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遗传距离较小,但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c基因序列相似度相对低、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结论]温湿度条件是广西蚕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重要因子,且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流行与家蚕品种抗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苦芩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in Kuqin Compound,TAKC)保护F81细胞免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损伤的作用机理,用CPV感染F81细胞,选择不同浓度的TAKC进行体外抗CPV感染F81细胞试验,采用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测定法检测TAKC对F81细胞的保护率,用RT-PCR法检测TAKC处理对感染CPV的F81细胞中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TAKC对F81细胞有保护作用,其在整个病毒复制过程中(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吸附抑制作用、穿入抑制作用和复制抑制作用)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阻滞作用、穿入抑制作用和复制抑制作用效果最明显,对细胞的保护率分别能达到31.19%,20.54%,32.28%.同时使感染CPV的F81细胞的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的比值为1∶1.818.因此,推测TAKC可通过阻滞抑制、穿入抑制和DNA复制抑制CPV感染F81细胞和降低F81细胞中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起到保护F81细胞免受CPV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对家蚕具有较好感染效果的优势蛹虫草菌株和有效的感染方法。[方法]通过蛹虫草的家蚕感染试验,研究不同感染方法对蛹虫草菌株感染能力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悬液注射法和表面消毒浸染法的感染率较高。不同蛹虫草菌株对家蚕的感染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菌株04718的感染效果最好,菌株7172次之,菌株04最差。利用表面消毒浸染法对家蚕进行感染,蛹虫草菌子实体得率最高。用不同蛹虫草菌株感染家蚕后,产子实体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菌株04718感染后产子实体能力最强,菌株7172次之,菌株04较差。[结论]表面消毒浸染法和悬液注射法为利用蛹虫草菌株感染桑蚕幼虫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应用水貂阿留申病毒“辽金ADV81—02”病毒株对对流免疫电泳阴性、临床表现健康的艾虎进行了实验感染。结果表明,在感染阿留申病毒的艾虎及复归水貂脏器(肝、脾、淋巴结)中均能提取出阿留申病毒抗原,并在免疫电镜下发现了典型的阿留申病毒颗粒。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主要分布在感染艾虎的肝、胂、淋巴结、肾和小肠。  相似文献   

14.
漂白粉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漂白粉是广谱消毒剂,对家蚕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消毒作用。添食与喷雾漂白粉溶液后,既能防止家蚕“病从口入”、减少蚕座感染病菌的机会,同时能减少蚕儿体内病毒的增殖,增强蚕儿的抵抗力,从而降低发病率。1添食添食饲喂3~4龄蚕,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0.3%和0.5%的药液喷洒桑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基层科研单位需要,介绍用氯化钙干燥法保藏植物病毒,用血清学方法(免疫双扩散技术和对流免疫电泳技术)检测植物病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张蕾博士,在水貂和貉混合饲养的养殖场首次证实貉感染阿留申病毒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水貂阿留申病毒毒株相关蛋白进行精确分析,成功开发了以多肽为包被抗原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抗体的检测试剂盒。以传统的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方法作为标准,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191份血清,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3%;尤其在幼貂感染的诊断中,该试剂盒特异  相似文献   

17.
我组于1977年在实验室作对流免疫电泳诊断伊氏锥虫病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1978年进一步摸索后,与天门县畜牧兽医站合作,对该县(锥虫病疫区)送来的几千头牛马等的被检血清在全部用补体结合反应试验的普查基础上以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验了一部分血清,并且对非疫区省品改站送来的几十头牛的被检血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效果尚好,现将试验的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北虫草菌种接种家蚕幼虫进行蚕虫草的人工栽培试验,调查菌种、家蚕品系、孢子数量对家蚕幼虫接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家蚕幼虫接种北虫草菌种之后,随着感染率的增加体重逐日下降,大批感染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第3~7天;菌种是决定人工栽培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蚕品种的影响不大,日系原蚕对北虫草菌种的感染率略高于杂交蚕;采用孢子数量多的孢子液接种,家蚕的感染速度快且感染率高,孢子液的孢子数量以106/mL范围以上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氯制剂为主要成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蚕用熏烟消毒剂蚕熏安。为了明确其消毒效果及用于蚕业生产的安全可靠性,试验分别采用了培养基接种和蚕体接种等方法对家蚕多种病原体进行了熏烟消毒试验,并根据养蚕生产特点进行了毒性试验及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蚕熏安点燃后密闭一定时间可使家蚕生产中常见的大多数病原体完全失活,且对家蚕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法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的敏感性进行对比研究。试验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检验合格的试纸条,分别对20份不同效价的水貂阿留申病毒阳性质控血清和100份自然感染的田间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稀释度的阳性血清检出数量和阳性检出率,从而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阳性质控血清在1∶64倍以下稀释时,试纸条对阳性血清和弱阳性血清的检出率均为100%,对100份自然感染阳性血清检出率为96%,表明该试纸条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