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圆盘开沟器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圆盘开沟器是免耕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影响着播种机的作业性能。为了改善开沟器播种深度稳定性和减小开沟阻力,通过分析双圆盘开沟器的结构特点,确定圆盘直径、圆盘夹角是影响播种深度稳定性和开沟阻力的主要参数。通过变换双圆盘开沟器圆盘直径及圆盘夹角进行室内土槽试验,测量其对开沟阻力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量了不同圆盘直径、夹角对播种深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圆盘开沟器圆盘直径和圆盘夹角增大,开沟阻力呈现线性增大趋势;随着圆盘直径及夹角的增大,播种深度稳定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当圆盘直径为300 mm、圆盘夹角为14°时播种深度稳定性最好。该研究为双圆盘开沟器的优化及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复混肥圆盘造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机-无机复混肥圆盘造粒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圆盘转速、圆盘倾角、喷头喷孔直径以及水分含量对颗粒成粒率和颗粒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有机一无机复混肥圆盘造粒时较适宜的圆盘倾角、圆盘转速和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对不加入如松藻土等粘结剂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圆盘造粒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圆盘倾角、圆盘转速以及喷头喷孔直径对肥料颗粒成粒率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缓/控释有机-无机复混肥团粒法造粒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棉花苗期中耕追肥作业多使用双翼通用铲与靴式施肥开沟器配合的配置,该配置形式在作业中存在如下缺点:1.开沟器通过性能差,易缠草,缠膜,壅土埋苗.2.在连茬棉田作业还易将埋于土壤表层的棉秆拉出,引起拉苗、伤苗.3.施肥开沟器距苗带远(20cm以上),开沟深度浅(5cm左右),肥料易在导肥管中堵塞,追肥作业质量差.4.中耕追肥作业班次效率低.为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棉田中耕追肥作业质量和效率,我们将中耕追肥采用双翼通用铲与单圆盘式施肥开沟器配合的配置.开沟器用直径400mm的球面圆盘改制,圆盘中心镶嵌205轴承两套,与开沟器轴相接.开沟器轴与开沟器柄用固定卡联接,可调整开沟器与苗带的距离.开沟器柄用直径22mm的圆钢制成,用横梁固定卡与横梁联接,可调整圆盘转  相似文献   

5.
低比转速离心式渣浆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低比转速渣浆泵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比转速渣浆泵具有较大的叶轮直径,其产生的圆盘摩擦损失较大。该文通过建立叶轮出口直径与叶轮出口宽度,出口安放角的函数关系,并确定叶轮出口宽度、出口安放角的约束条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求得满足性能参数条件的最小叶轮直径,并达到减小圆盘摩擦损失,提高低比转速离心式渣浆泵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辊盘式圆捆机卷捆机理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产中小型钢辊式圆捆机收获完整稻秆时易于堵塞问题,设计了侧圆盘与钢辊组合式(简称辊盘式)卷捆机构,并利用自制辊盘式圆捆机试验装置对其卷捆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高速摄像与运动学分析可知:完整稻秆刚进入卷捆室后在钢辊及侧圆盘共同作用下沿钢辊做整周运动,稻秆在卷捆室内运转一周重新到达卷捆室底部位置时,两侧壁摩擦力会使其停止旋转,而在卷捆室底部产生持续累积过程,由侧圆盘对稻秆产生的摩擦带动力可缩短累积稻秆形成旋转草芯进程,进而避免堵塞现象发生。据此以影响辊盘式圆捆机形成旋转草芯的主要因素——圆盘直径、圆盘转速、长宽比(稻秆长度与卷捆室宽度的比值)为试验因素,将旋转草芯形成时的稻秆质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各因素影响评价指标的主次顺序为圆盘直径、长宽比、圆盘转速;取圆盘直径380 mm、圆盘转速135 r/min,当长宽比为1.00时,旋转草芯形成时的稻秆质量为1.21 kg,当长宽比为1.26时,旋转草芯形成时的稻秆质量为3.44 kg,并且无堵塞现象发生。研究结果可为辊盘式圆捆机的设计及其作业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联合热风干燥香菇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登林  徐宝成  刘建学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1):185-189,179
根据超声波强化传热传质的优点,并结合弯曲振动圆盘的声阻抗特性,设计了一种超声波联合热风干燥的设备,该设备实现了大功率超声与空气介质的有效耦合。通过对香菇片的干燥试验表明,在传统热风干燥中附加频率为20kHz、功率为150W、辐照圆盘直径为21cm的超声波时,可使香菇片的干燥时间缩短至未加超声波前的50%,蒸发每千克水减少能耗约22%。超声波强化热风干燥的机理可能主要归因于超声的机械作用效应,有效强化了由水分内扩散控制的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Abaqus的缺口圆盘刀开沟作业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免耕播种机破茬开沟部件开沟作业时圆盘刀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了圆盘刀——土壤侵彻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在Explicit动态显示模块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搭建了基于室内土槽的圆盘刀牵引平台,通过土槽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有限元模型能准确模拟圆盘刀在土壤上进行开肥沟作业的过程。选取机组前进速度、圆盘刀入土深度和圆盘刀刀面与前进方向之间偏角等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基于上述有限元仿真的正交试验,得到各因素及其一阶交互作用对模型中肥沟深度和宽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得到:在机组前进速度为1.67 m/s、圆盘刀入土深度为12cm、圆盘刀面偏角为6°时,破茬开沟部件所开肥沟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围绕国内花生种植模式和农机农艺要求,针对目前花生秧蔓存在严重浪费、花生秧蔓因夹带残膜无法收集利用的现象,研制出花生植株双圆盘刀切割装置。双圆盘刀切割装置主要由液压马达、传动链轮、传动链条、圆盘刀轴、圆盘刀及固定法兰等组成,可以将花生植株秧蔓和根盘分离,得到不夹带残膜及泥土等杂质的花生秧蔓和合理留茬高度的花生根盘,为花生秧蔓的收集利用提供基础。通过对花生植株双圆盘刀切割装置的研制与分析可知:圆盘刀材质为钨系高速钢W18CR4V,直径为250mm,厚度10mm,两片刀片重叠部分20mm,最佳转速范围为410~460r/min。同时,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圆盘刀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满足强度要求的双圆盘刀切割装置,可为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提供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圆盘通孔叶轮的流动及能量转换特性,以能量转换及定量的数学分析为依据,通过对圆盘通孔叶轮内介质的运动规律及受力分析,证明了此类叶轮对水流做功不同于叶片泵的做功机理,即叶轮以产生哥氏加速度的作用力对水做功,且叶轮做功量与水流机械能增量存在等值关系.同时,以理论方式揭示了该类泵的一些不同于离心泵的外特性:叶轮产生的理论扬程不随流量变化而变化;在相同的转速与叶轮直径条件下,圆盘通孔泵将产生更高的扬程.有关圆盘通孔泵的理论结果有助于深化叶轮流动的研究方法,为分析圆盘通孔叶轮内的流动及叶轮做功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付海东  吴文福  张虎  李薇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52-155,160
提出了一种基于休止角测量粮食含水率的方法。在特制的试验装置上,对玉米与水稻进行休止角及其含水率的相关性试验,通过分析得出:谷物休止角与其含水率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即谷物休止角随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一定含水率区间下,呈现显著的线性特性;同时,得出并验证了4种谷物水分线性预测模型;研究了粮食温度对休止角的影响。这种测量含水率的方法具有简便和易行的特点,为谷物水分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 yield gap of global grain production: A spatial analy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lobal grain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mainly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nsified land manage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For the future, a strong increase in grain demand is expected, which may be fulfilled by further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rather than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area. Little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global potential for intensification and its constraints. In the presented study, we analyze to what extent the available spatially explicit global biophysical and land management-related data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yield gap of global grain production. We combined an econometric approach with spati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maximum attainable yield, yield gap, and efficiencies of wheat, maize, and rice produ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ual grain yield in some regions is already approximating its maximum possible yields while other regions show large yield gaps and therefore tentative larger potential for intensification. Differences i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rrigation, accessibility, market influence, agricultural labor, and slope. Results of regional analysis show, however, that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of these factors to explaining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strongly varies between world-regions.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农机服务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有利于为农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从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技术要素投入效应两方面解释农机服务提高粮食生...  相似文献   

14.
对6个品种的谷物进行了极化带电的测定。从电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谷物极化带电的成因,建立了谷物极化带电特性的模型。研究表明谷物的带电过程可以分为残余电荷过程、极化电荷过程、极化饱和过程和电晕充电过程。谷物的极化带电量与其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电容法粮食物料含水率与介电常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物料含水率是影响其介电特性的主要因素,电容法是通过粮食的介电特性来测定含水率的间接方法.试验采用圆筒式电容传感器,研究了3种粮食物料含水率与其相对介电常数的关系.试验表明,含水率与相对介电常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不M种粮食物料的关系模型不同,相关性程度也有差异.需要建立含水率与介电常数、容积密度及环境因素等多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才能提高电容法检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颗粒级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粗粒土不同级配的渗透破坏坡降控制性试验研究指出,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其级配在不同范围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联系。并通过试验得出,含一定量细粒组份且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比级配不良的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普遍要高的结论。为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与级配关系研究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方向,为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工程特性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全面阐述了永春县农业资源和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评价了永春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承载力与粮食安全情况.指出了永春县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形势;提出了加强农业资源管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等五条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家庭农场储粮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及储粮现状,分析家庭农场储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因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为解决家庭农场储粮难题及提高粮食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为此,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与空间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分析,为河北省粮食安全和土地利用管理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of drying grain with alternate periods of blowing hot air through the grain bed (bin) followed by rest-periods is considered. An attempt is made to give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owing ratio”, that is, the ratio of the cycle time to the blowing time, and the efficiency of drying for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air velocities through the grain. The effect of this drying method on the final quality of the grain is also discussed.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drying system was considered in a multi-bin drier where the number of bins was equal to the value of the blowing ratio.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is system, operating at its optimum blowing ratio, was more economical than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with continuous blow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