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学军 《内陆水产》2000,25(4):40-41
1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 ,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 ,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 ,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流行。据有关调查 ,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经初步鉴定 ,它们归属于8个菌属 ,其中气单胞菌属占59.1%、不动杆菌占13.3 %、黄杆菌占10.8 %、肠球菌占1.2 %、克雷伯氏菌占1.2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引起鱼、鳖细菌性疾病的实例均有报道。而嗜水气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真鲷养殖蓬勃发展,与其它海水鱼类相比,真鲷抗病力强,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日益加剧,其中细菌性疾病约占 30%,而细菌性疾病中,弧菌病占大多数。 该病的病原是弧菌 Vibrio sp。此菌为条件致病菌,平时在海水和底泥中都可发现,在健康鱼类的消化道中也是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旦条件适宜就成为致病菌,所以若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不慎,使自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水质不良,降低了鱼的抵抗力,或投喂氧化变质的饲料,使鱼的消化道或肝脏受到损害,弧菌就会自肠粘膜的损伤处入侵而感染组织。…  相似文献   

3.
4罗非鱼疾病的防治4.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4.1.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中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对正常的健康鱼难以感染,但是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降低时,该菌就可能乘机而入,使鱼感染发病。4.1.2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4.
暴发性出血病综合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疾病,其危害鱼类品种之多,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为鱼病史上所罕见,尤以鲫鱼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编鱼和鲢鱼。除草鱼以外,现已从患暴发性出血病的青、鲢、鳙、鲤、鲫、鳊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  相似文献   

6.
3.赤皮病病原体荧光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无损伤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侵入鱼体,引起发病。赤皮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  相似文献   

7.
正抗菌素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致病菌对抗菌素逐渐产生了耐药性。为了帮助养殖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水产用抗菌素类药物,避免渔用药物滥用或者误用,2015年4—10月,项目组从江苏省兴化市人工养殖的鱼体内分离了致病菌,测定其对常见水产用抗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物供试药物为目前比较常用的抗菌素:恩诺沙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腮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腮、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9.
复合硝化细菌制剂降低亚硝酸盐浓度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亚硝酸盐对鱼、虾、蟹的危害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积聚会导致水体中藻类非正常死亡、引起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有害气体增多,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大量滋生,造成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抗应激能力差,易导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造成养殖动物疾病的大量暴发且难以  相似文献   

10.
越冬期间罗非鱼常见病害二例健康养殖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条件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时,该菌就乘虚而人,使鱼感染发病。 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罗非鱼病,从症状来看可分为两个类型,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出血发红。后者主要表现为病鱼体表呈现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为洞穴状。 对病鱼症状的观察只能作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 肠炎型运动…  相似文献   

11.
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在水产上应用的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在水体和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可起到有效抑制或杀灭水体中或养殖水生动物体内的某些有害菌或致病菌的作用,并能增强有益菌的群落,从而达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促进养殖水生动物的生长等。  相似文献   

12.
评价养鱼用饲料的优劣,或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必须考虑饲料在鱼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和生长的情况以及生产的鱼产品的多寡来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的优劣。可采用化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生产指标的方法,用单一的或综合的方法来评价。目前,  相似文献   

13.
齐口裂腹鱼败血症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发生败血症的齐口裂腹鱼体内分离出2株致病菌,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实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经人工感染健康鱼表现出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死亡鱼中分离获得同种细菌,证实齐口裂腹鱼败血症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新霉素、头孢三嗪、庆大霉素对其高度敏感,红霉素、羧苄青霉素、氮苄青霉素和磺胺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一、致病条件 细菌性肠炎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发生。该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水体和池底淤泥及鱼的肠道中大量存在,一般不致病,但当条件恶劣时,如水质恶化、溶氧低、氨氮高及饲料变质等,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才发病。  相似文献   

15.
鱼的腐败,主要是鱼体内的水分为细菌和酶提供了作用的条件。腌制就是向鱼体渗入食盐或食盐水,使水分渗出,盐分增加,直至鱼体细胞内的盐浓度与体外盐浓度相当,这个过程叫做盐渍。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繁殖和酶的作用。腌制方法有干渍法、水渍法和混合渍法三种。沿海地区普遍采用干渍法。干渍法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需注射一定数量的催产剂入体内后。才能在池塘条件下进行人工繁殖,鲤、鲫、鲂等鱼注射催产剂后可提高繁殖效果.因此。合理使用催产剂是提高鱼类催产率和采精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6月份至8月份是暴发性出血病的高发季节,暴发此病,若治疗及时,能有效地防止鱼类死亡,挽回经济损失;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病因:1.菌浓度过高: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水中大量存在。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只有当其在水中的浓度过高时,才使鱼发病。2.饱食后发病:因夏季常会遇到连续的阴雨天,鱼的摄食量减少,当天气放晴,鱼的摄食量便猛然增加很多,这样鱼容易患肠炎。鱼得了肠炎后,形成创面,此时病菌便会趁机而入,引发出血病。3.鱼体质下降:造成鱼体质变弱的…  相似文献   

18.
鲤鱼竖鳞病病原和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嗜水气单胞菌为该病的条件致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该菌可通过体表伤口进入鱼体引起疾病。该病以体表炎性水肿、竖鳞和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病理学表现,以各器官功能衰竭为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在我国各地的兴起,各种传染性疾病也开始成为人工养殖黄颡鱼过程的问题之一。由于过去对黄颡鱼的疾病缺乏研究,在生产中养殖业者对控制黄颡鱼疾病缺少有效的对策。本试验在从患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基础上,采用内服菌株敏感的氨苄青素和外用稳定性粉状二氧  相似文献   

20.
明晶 《科学养鱼》2007,(10):76-76
乳酸菌类(Lacticacidbacteria)是一种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厌氧、兼性厌氧生长。乳酸菌在饲料添加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国FDA公布的40多种饲用微生物中有近30种是乳酸菌。乳酸菌耐酸,在pH为3.0~4.5时仍可生长,适应于胃肠的酸性环境,是鱼肠道的正常菌群,在鱼体肠系统定植,在体内通过生物拮抗,拮抗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维持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