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鸡场常因饲养密度过大,光照时间过长,光照强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引起鸡的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鸡群互相啄食引起损伤,影响了生长发育,严重时啄出内脏,引起死亡或者胴体质量下降等。大家普遍认为预防鸡啄癖的最佳方法是断喙。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现将鸡断喙技术的精细操作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一种不良的嗜好,又叫异食癖。其临床特征为鸡相互啄食,造成伤亡或死亡。啄癖在雏鸡群、中雏群和成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雏鸡群和中雏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一旦发生即可很快蔓延全群,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幼鸡生长发育,成鸡产蛋量下降,健康受损,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薛浩 《农机具之友》2013,(9):124-124
分析了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鸡啄癖包括啄羽、啄肛等,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造成鸡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疾病以及遗传缺陷引起的。发生鸡啄癖对养鸡者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养鸡业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影响生长水平提高,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鸡啄癖的病因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健康的雏鸡是保障鸡只生产性能和保证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进而从雏鸡的选择、适宜的育雏环境、开饮、开食、断喙、科学免疫、饲喂全价饲料等方面阐释了雏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种子玉米籽粒仿生脱粒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玉米种子生物力学特性与鸡喙结构基础上,进行了鸡喙啄取玉米籽粒的单玉米穗试验。为使玉米籽粒低损伤脱粒,首先要在水分适宜时按照一定顺序破坏籽粒与籽粒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在同一含水率下玉米籽粒三面承载能力不同,腹面承载最大而顶面承载最小。在选择作用部位时,尽可能避开在籽粒顶部施加载荷。鸡喙不仅具有优良的插入籽粒间隙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啄取籽粒能力;鸡喙插入玉米穗部位是纵行与纵行之间的间隙,鸡喙插入籽粒过程是一个三角楔插入籽粒间隙作用的过程,鸡喙多次插入同一部位,会使啄取部位的籽粒低损伤脱下或松散。鸡喙啄取松散籽粒时鸡喙对籽粒产生拉力作用,当此拉力大于果柄的连接力时籽粒就被脱下。  相似文献   

7.
刘雷 《河北农机》2012,(5):33-34
<正>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在鸡的异常行为中,以啄癖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导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啄癖的病因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环境、日粮和  相似文献   

8.
鸡群中因鸡异食或对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的偏爱而成为一种不良习惯 ,在兽医临床学上叫做“啄食癖”。它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害 ,不分鸡的日龄、品种和季节均可发生。引发此病的原因有多方面 ,但要害是饲养管理不善 ,营养供给不全。如 :饲养密度过大 ,空间通风不良 ,光照太强 ;饲槽、水槽配备不足 ,饮食不周 ;营养比例失调 ,缺乏动物蛋白或含硫氨基酸 ,少盐缺矿物质以及缺维生素有效成分 ;由寄生虫病、肠炎、白痢等疾病引起。怎样防治鸡“啄食癖”呢?现在教你几招。(1)喂全价饲料按鸡品种与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 ,依据饲养标准配合全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管理区地处六万大山脚下的农村为了加快致富的步伐,很多农民都纷纷办起了养鸡场(多是林下放养),最近笔者到附近一些鸡场做调查工作,看到鸡群中鸡与鸡之间普遍有互相啄食鸡肛门的现象,造成创伤,甚至啄烂肛门后牵拽出肠脏来引起死亡,即使没有死亡,创伤愈合后留下的伤疤难看,到鸡群出栏时也降低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在饲养密度大或笼养情况下更易发生。轻者羽毛被啄,重者可发生啄伤出血,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等。  相似文献   

11.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严重者,鸡冠、头部、尾部的  相似文献   

12.
冬、春两季气温低,果树特别是幼旺树容易遭受冻害。轻者花芽冻伤,枝条抽干,使果树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严重者甚至整株死亡。为了防止冬春两季果树冻害的发生,现介绍几种预防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鸡膝螨病又称鳞脚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鸡足搔痒和发炎,易引发自啄破出血。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整个鸡群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打喷嚏。8~12周龄幼鸡最常发病,产蛋鸡也可发病。秋冬寒冷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5.
刘源  玉西 《河北农机》2007,(6):27-27
年逾花甲的老汉刘某,坐在自己家门口的石阶上晒太阳。谁知,在身旁刨食吃的邻居朱某家的一只大公鸡,突然窜到他面前,一嘴啄瞎了刘某的右眼。备受痛苦的刘某虽然住院治疗,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刘某将鸡主朱某告上法庭。在庭审中,朱某承认是自家的公鸡啄瞎了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打喷嚏。8~12周龄幼鸡最常发病,产蛋鸡也可发病。秋冬寒冷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1.流行病学本病发生于各年龄段的鸡,老龄鸡感染较为严重,4~12周龄的鸡易感,但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在较老的鸡中,此病潜伏期较短,病程长。病鸡及带菌鸡是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养鸡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鸡舍环境的净化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的污染会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尤其是污染的环境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鸡场一旦发生某些传染病,就难以控制,往往鸡只大批死亡,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要确保鸡群健康发展,必须净化鸡群环境,一是防止、减少病原从外部传人场区;二是防止、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生产区内的传播;三是防止、减少病原在栋舍内部、上下批次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羽毛粉是高蛋白饲料,其蛋白质含量达85%,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都很丰富,各种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平衡。鸡饲料中添加2.5%的羽毛粉,可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使提前产蛋,产蛋率提高25%,还能防止鸡食羽癖和啄肛癖。若在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羽毛粉,可使猪生长快,多长瘦肉。用废鸡毛加工羽毛粉方法如下: 1.清洗去杂 将收集的废鸡毛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摊在水泥场地上晒干。 2.高压蒸煮 将晒干废鸡毛放入高压锅中,按每千克废鸡毛加5千克2%的稀盐酸的比例,往高压锅中加入2%的稀盐酸,搅拌均匀,加热,使锅中压力达到2.5千克,  相似文献   

19.
产蛋鸡脱肛病的原因与防治母鸡脱肛绝大部分发生在开产后不久或产蛋高峰期,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分用力努责。有的肛门破裂流血而死,有的脱肛鸡不及时捉走,最后被其他鸡啄食而死,甚至导致鸡群啄肛癖的发生。。一、脱肛的原因1.母鸡开产前或开产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多...  相似文献   

20.
鸡年话鸡     
鸡有家鸡、野鸡之分,它供给人们美味的禽肉,是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野生的石鸡,产于东北,华北,当地叫它“嘎嘎鸡”“红腿鸡”,是一种鲜美的野味。野生的竹鸡分布在长江以南山地,是南方人爱食的野味。野生的雉鸡在我国分布最广,肉肥鲜美,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佳肴。雉鸡的尾毛很美,常常为兄弟民族作为头帽的饰物。“家鸡”又称“鸡子”。古人称鸡为“德禽”、“烛夜”、“朱朱”等,其雄者又称“叫鸡”、“司晨”、“报晓鸡”、“长呜鸡”等,雌者又称“草鸡”。鸡,属鸟纲、鸡形雉科,系由“原鸡”(亦称“荣花鸡”)驯化而来。喙短锐;有冠与肉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