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地改革,每次土地改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一些历史因素,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复存在,如第一次土地改革时的军事对抗背景;有一些因素却贯穿始终,构成台湾历次土地改革的纵深背景。综观历史可以发现,台湾历次土地改革都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工业化是对土地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工业产业规模经济的模式,要学习历史经验和地区经验。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分析了1949~1952年台湾第一次土地改革,根据文献和台湾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料,探讨台湾土地改革与台湾经济恢复发展的关系。分析表明,台湾土地改革在经济上确实取得一些成效:改善租佃关系、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些工业化的资本积累,但土地改革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对经济的发展并非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台湾土地改革所巩固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对后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都进行了一场有着广泛影响的土地改革,虽然两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优势条件主导下进行的,但其背景也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主要包括大陆和台湾土地改革前经济都受到战争的破坏,经济亟待恢复;农村中的土地占有制度和租佃制度不合理,阻碍农村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急需改革;政权刚建立,社会秩序有待安定。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时,台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社会一片混乱,危机四伏。为了稳定当时台湾混乱的社会局面,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陈诚首先从农业入手,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对台湾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的稳定以及日后台湾工业的崛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土地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具体为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反过来也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农村进行土地流转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及经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就对农村土地流转强化农业规模经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伊朗的土地改革(1962—1971年),使所有的佃农(180万)以极为有利的条件获得了土地,而且使74%的农场主和67%的农村家庭得到了好处。因此,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并导致了意义深远的社会经济变革。 一、土地改革前的土地所有制 和租佃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土地改革制度为基础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已经转变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本文主要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流程展开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想要实现中国的崛起就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加快农村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相关农村土地政策的提出势必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土地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阐明了农村土地改革对农村经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以此来加快土地改革进程,为社会城镇化发展建立基础。土地改革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是关键环节之一,并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相关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农民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稳定民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这些土地改革政策,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激活了土地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行的土地政策,已经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为了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迅速腾飞,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已势在必行.而农村土地的流转,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概念 农村综合发展的概念,是从客观实践中发展而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土改和合作化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生产、交通、商业、信贷和推广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普及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文化和卫生保健事业,推动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美国、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也相继在农村实行了结构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或农业调整,综合发展农村的社会经济,加强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地权分配是不合理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封建剥削。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源头。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黔东南民族地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地改革,每次土地改革都有着不同而复杂的改革内容。综观历史可以发现,台湾历次土地改革都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成为土地改革不同内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改革的出发点.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地权分配是不合理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封建剥削.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源头.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黔东南民族地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 劳务经济“打工经济”作为我国当前最受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它以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为主要特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大创举;是继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中国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它已不再只是一个纯经济学意义上的称谓,而是触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襄樊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把提倡和鼓励发展“打工经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努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土地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样就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引擎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会引发土地制度的许多弊端的显现,因此土地政策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更不能回避。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原则,指明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泸西县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争取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想对现有的农村经济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就必须要对土地制度以及土地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这也是目前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及实现土地市场化经济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但是,我国在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土地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对土地改革制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加快土地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