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金华猪、金华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品种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等,屠宰测定其常规的肉质性状以及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含量,探讨不同品种猪常规肉质性状以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测定的6个品种中,金华猪的pH、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系水力都是最高的,都显著高于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猪(P0.05);嫩度和失水率都是最低的,都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在测定的6个品种猪背最长肌13种脂肪酸中除棕榈油酸外,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金华猪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之和以及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都是极显著高于外来品种大约克猪的(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约克(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1)。杜洛克×金华猪的饱和脂肪酸以及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之和均高于长白×金华猪、杜×长金猪和大约克猪,但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金华猪杂交品种中,杜×长金猪的亚油酸含量是最高的,极显著高于杜洛克×金华猪和长白×金华猪(P0.01)。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1,(5)
为深入了解莱芜猪的肉质特性,研究系统测定了42头莱芜猪和30头杜长大的p 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等肉质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群体间比较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两群体比较结果表明,莱芜猪的p H(p H_1和p H_(24))、L_1、a_1、b_1、a_(24)、b_(24)、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P0.001),风干水分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均极显著低于杜长大(P0.001),滴水损失和L_(24)与杜长大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莱芜猪的p H_1与p H_(24)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杜长大的p H_1与p H_(24)呈弱正相关。莱芜猪p H_1和p H_(24)与风干水分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杜长大的p H_1与滴水损失、L_1、a_1、b_1、L_(24)和a_(24)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01),p H_(24)与其它肉质性状相关性均较弱。莱芜猪的滴水损失与L_1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_1和a_(24)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杜长大的滴水损失则与L_1、a_1、b_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莱芜猪的IMF含量与肉色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P0.001),而杜长大的IMF含量只与肉色中的a_(24)、b_(24)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01)。研究揭示莱芜猪的许多肉质性状与杜长大存在大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两群体今后的肉质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5)
研究旨在对宁乡猪和杜长大杂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评估。选取体重、胎次、日龄相近的宁乡猪和杜长大分为两组,每组24头,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同一饲养标准下饲养。结果表明:1)杜长大的日增重是宁乡猪的1.5倍,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杜长大比宁乡猪低27.25%,差异显著(P0.05)。2)杜长大的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胴体斜长和胴体直长等分别比宁乡猪高5.31%、67.99%、248.36%、19.74%、20.23%;宁乡猪的脂肪率和腹脂率分别为40.43%、2.87%,杜长大分别为17.53%、0.49%,杜长大比宁乡猪分别低56.64%、82.93%,均差异极显著(P0.01);宁乡猪背膘厚、皮厚高于杜长大,差异不显著(P0.05)。3)宁乡猪的大理石纹评分和在24 h的肉色红度极显著大于杜长大(P0.01);宁乡猪的pH_1和pH_2均大于杜长大,两猪种的熟肉率、失水率、肉色亮度和pH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杜长大杂种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较好,宁乡猪肉质较好,这主要是脂肪沉积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金华猪不同品系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金华猪3个品系的试验猪各10头,收集其屠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比较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品质中Ⅰ系体型较大,骨大皮厚,瘦肉率为44.88%;Ⅱ系体型中等,瘦肉率为46.51%;Ⅲ系体型小,皮薄骨细,瘦肉率为44.97%。肉质性状中Ⅰ系pH值为6.00,Ⅱ系为5.79,Ⅲ系为6.4;系水力Ⅰ系为0.36,Ⅱ系为0.28,Ⅲ系为0.44;3个品系的肉色都在正常范围内。分别对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育更优良肉质的苏淮猪新品系,跟踪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选育进展,本试验对苏淮猪与苏淮猪高肌内脂系(暂命名为苏淮猪B22系)进行了饲养和屠宰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苏淮猪B22系日增重(g)极显著低于苏淮猪(399.88±13.11)vs(453.95±13.71),(P0.01);在胴体性状方面,苏淮猪B22系的平均背膘厚(mm)(29.25±1.33)vs(24.45±1.64),(P0.05)和第6-7肋背膘厚(mm)(29.49±2.02)vs(23.55±4.30),大于苏淮猪(P0.05),而眼肌面积(cm2)小于苏淮猪(33.50±2.39)vs(37.83±1.37),P0.05;但在肉质性状方面,苏淮猪B22系的肉色红度a值(9.53±0.79)vs(7.07±0.74),P0.05;失水率(35.45±0.72)%vs(39.17±1.39)%,P0.05和肌内脂含量(4.29±0.45)%vs(2.76±0.35)%,P0.05,均优于苏淮猪。总之,苏淮猪高肌内脂B22系具有更优良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各30头,按品种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比例一致,2个组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期127天。结果表明:湘沙猪配套系组背最长肌的L_1~*比杜长大组的显著提高了2.63%(P0.05),肉色等级、大理石纹评分优于杜长大组,花生酸、γ-亚麻酸含量比杜长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1.43%(P0.05)、10.00%(P0.05),而湘沙猪配套系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杜长大组显著降低了4.36%(P0.05),镁元素含量比杜长大组显著提高了4.21%(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表明,湘沙猪配套系背最长肌的L_1~*、花生酸、γ-亚麻酸、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湘沙猪配套系在肉质上总体优于杜长大猪,适合开发作为优质猪肉。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贵州香猪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采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纯种贵州白香猪为对照组,对3种杂交猪及贵州白香猪8月龄个体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胴体长及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贵州白香猪(P0.01),而贵州白香猪在大理石纹、肌内脂肪、蛋白质指标上显著高于各杂交组合猪(P0.05)。此外,杜×香杂交组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而失水率、水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长×香组在胴体长、熟肉率指标上是各组中最高的(P0.05),且其皮厚最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长×香杂交组合效果较优,而以杜×香杂交组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筛选出优质猪杂交组合配套体系,选择沙乌头猪、巴克夏猪和大约克夏猪作为亲本并以纯种沙乌头猪为对照,设计2个杂交组合,沙乌头猪×巴克夏猪(巴沙)和沙乌头猪×大约克猪(大沙),通过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和表观消化率的40个性状比较2个杂交组合与纯种沙乌头猪的优劣。结果显示:①繁殖性能方面,巴沙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大沙产活仔数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5);大沙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巴沙(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②生长性能方面,巴沙、大沙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大沙、巴沙所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③屠宰性能方面,巴沙屠宰率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巴沙、大沙的皮、骨、肉、脂总重和瘦肉率极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1);大沙皮率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和巴沙(P0.01);巴沙的骨率最低,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和大沙(P0.05);大沙的板油比率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④肉质性状方面,大沙肉色a值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巴沙(P0.01),但均在优质肉色范围;巴沙、大沙肌内脂肪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但均在优质肉质范围。⑤表观消化率方面,沙乌头猪、大沙、巴沙各营养素表观消化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巴沙、大沙杂交组合显著提高了日增重、瘦肉率、皮骨肉脂总重,降低了胴体脂率,但是繁殖性能均显著下降;大沙总产仔数、骨率、眼肌面积高于巴沙,皮率、板油重低于巴沙。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择日龄相近的大耳系和小耳系蕨麻猪各15头,共分3栏,每栏5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肥育130日后,随机选择大耳和小耳系蕨麻猪各3头,进行屠宰,对大耳和小耳系蕨麻猪的肥育性能、肉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大耳系蕨麻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耳系(P0.01),料重比显著低于小耳系(P0.05)。(2)大耳系蕨麻猪肉大理石纹评分极显著高于小耳系(P0.01);剪切力显著高于小耳系(P0.05);两品系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大耳系蕨麻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小耳系低,其中硬脂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大耳系蕨麻猪极显著高于小耳系(P0.01),大耳系苏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小耳系(P0.01),大耳系蕨麻猪亮氨酸、赖氨酸以及风味氨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小耳系(P0.05)。得出大耳系蕨麻猪肥育性能优于小耳系,肉质性状方面差异不是很大,仍需加强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择藏猪及大白猪各7头,于18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及肉质等相关指标研究地方品种藏猪及引进品种大白猪的胴体性能及肉质差异。结果表明:藏猪胴体重、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腿臀率藏猪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皮厚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皮重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背膘厚、屠宰率藏猪和大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心重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肺重率、肾重率、脾重率、头重率、花板油率藏猪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肝重率、胃重率藏猪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蹄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肉质pH_1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pH_(24)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均在正常pH范围内;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滴水损失率藏猪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剪切力和肉色评分不显著(P0.05),但两个猪种肉色评分均在优质评分3.1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白猪胴体性能优于藏猪,但藏猪肉质优于大白猪且表现出保水力强、肉色鲜红且肉品质优良等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分别选择体重在20kg左右的杜×长×大及长×荣2个杂交组合的健康去势仔猪48头(公母各半),每个杂交组合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以8头猪起试。分别测试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的肉质性状,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杜×长×大肉色评分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上升趋势;杜×长×大肌肉pH1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2个杂交组合均有升高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含量2个杂交组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2个杂交组合间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特别是在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杜×长×大达100kg时肌内脂肪为2.84%,长×荣则为5.35%。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的全价饲粮,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表明:DLT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高坡猪(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平均背膘厚、肉色的亮度(L*)24 h和黄度(b*)24 h显著低于高坡猪(P0.05);饲喂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可以显著降低猪的料重比(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高坡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胴体长和肉色的红度(a*)24 h(P0.05),显著降低了肉色的L*24 h、滴水损失以及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DLT肉色的a*45 m in和a*24 h(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有显著影响;DLT胴体性状优于高坡猪,肉质反之。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DLT胴体性状和高坡猪的肉质,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五莲黑猪与杜长大猪的胴体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本实验随机选取25 kg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整齐的五莲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商品猪(杜长大猪)健康仔猪各20头,在同一个猪场中采取中等营养标准饲喂至约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上,五莲黑猪的屠宰率(75.40%)与杜长大猪(75.90%)差异不显著,而五莲黑猪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瘦肉率低于杜长大猪(P<0.01);在肉质性状上,五莲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杜长大猪的1.93倍(P<0.05),肌肉水分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1),游离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杜长大猪(P<0.01)。由此可见,五莲黑猪的瘦肉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但其在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优于杜长大猪。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为探究昭通乌金猪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选取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地区养殖条件一致的火毛乌金猪3头和盐津县地区养殖条件一致的黑毛乌金猪3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昭通火毛乌金猪和黑毛乌金猪屠宰率、瘦肉率、熟肉率、眼肌面积、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和失水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总胴体重、中驱重、后驱重、三驱重、头中、胃重、直长和斜长指标差异显著(P0.05),心、肝、肺等器官占身体比重较大。结果表明,昭通火毛、黑毛乌金猪瘦肉率低,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对64头皮杜×长大和18头皮杜×长蓝四元杂交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以比较胴体和肉质性状的优劣,旨在为进一步从事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在活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活体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和最后肋背膘厚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而屠体重和日增重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②在胴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肩部最厚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胴体长和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③在肉质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IMF、pH1和大理石纹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肉色b指标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pH24 h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5),同时皮杜×长蓝的嫩度比皮杜×长大更好;④2种配套商品猪的肉色评分均在3~4之间,属于正常肉色;pH1大于5.9,pH24 h小于6.0,表明肉质正常;皮杜×长大的IMF在1.5%~2.0%之间,皮杜×长蓝的IMF高于2.0%;2个品种的剪切力均小于4 kg,属于消费者喜欢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鲜南瓜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方差试验,选择150头肥育猪(50±2)k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日粮中鲜南瓜的添加水平依次为0、0.10、0.20、0.40和0.80 kg/(d·头),测定猪只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方面第3组和第4组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07(P0.05)和0.06 kg/d(P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11%(P0.05)和14.63%(P0.05)。肉质性状为各处理组均对肥育猪肉色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3组和第4组的肉色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80(P0.05)和1.88(P0.05);大理石纹,各处理组除第1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鲜南瓜作为青绿饲料在肥育猪日粮中应用,可提高生长性能、改善肉质、提高日增质量(P0.05)、降低料重比(P0.05)、改善肉色(P0.05)和大理石纹(P0.05),以第3组的添加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19.
圩猪和大白猪屠宰测定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方品种圩猪和引进品种大白猪的肉质差异,寻求圩猪的优异肉质特性,选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0 kg圩猪和大白猪各6头进行屠宰和肉质测定。结果显示,圩猪屠宰率(65.38%)、腿臀比例(29.57%)及眼肌面积(26.58 cm2)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圩猪实测3点平均背膘厚为24.28 mm,极显著大于大白猪(P0.01);L45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大白猪L24(58.88)极显著高于圩猪(P0.01),圩猪a45(16.82,P0.05)和a24(16.97,P0.01)均高于大白猪,表明圩猪肉色要深于大白猪,表现出鲜红肉色;p H45和p H24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圩猪失水率为21.12%,比大白猪低6.23个百分点(P0.01);肌内脂肪含量为2.32%,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38%)。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条件下,圩猪表现出脂肪沉积力强、保水力强、肉色鲜红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从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两个方面研究了巴克夏猪在少数民族山区的应用效果。通过屠宰测定巴×长×大、杜×长×大与长×大三组的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综合分析巴克夏猪在少数民族山区的应用效果,为其进一步推广及优选出符合少数民族独特饮食习惯的优质肉猪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胴体性状上,巴×长×大组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较低瘦肉率,与长×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巴×长×大杂交猪的肉质指标相对优于长×大及杜×长×大,眼肌面积与长×大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长×大差异显著(P<0.05),且巴×长×大在肉色、大理石纹、熟肉率等指标上与贵州优质猪种剑河白香猪、纳雍糯谷猪及贵州可乐猪相近,而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多喜食肥猪,巴×长×大更符合当地当地的饮食习惯,应进一步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