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树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福鼎大白茶,云南在叶种为材料,设计了六种茶树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方案,以纯品DNA的OD260/OD280比值1.8为标准,参考基因组DNA的制率及分子量大小,确定了茶树基因组DNA最佳提取纯化方法,实验表明,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饱和酚对提高茶树基因组DNA纯化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雷姣玲  张广辉  吕才有 《茶叶》2011,37(1):14-16
本文以嫩芽和鲜叶为材料,建立了十里香茶高效、微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的DNAOD260/280在1.7~2.0之间,DNA产率在81.8~483.5 ng/mg之间,能够满足RPAD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十里香茶RAPD分子标记方法,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含:50 ng DNA模板,1.2μL引物,2.5μL 10×PCR Buffer,2.5μL 25 mMMgCl2,2μL 10 mM dNTP,14.8μL ddH2 O1,U Taq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1 min,36℃退火1 min 2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后72℃延伸10 min。15个RAPD随机引物以十里香1号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出1~7条带。  相似文献   

3.
红麻基因组提纯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多种基因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红麻基因组提取中的难点即富含酚类,萜类,单宁,果胶等物质。提出了利用1%抗坏血酸保护单宁,多酚类物质不被褐化,避免了其褐化产物与DNA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提高了DNA得率;并且,提取缓冲液采用了pH条件下Na2CO3存在可加速果胶碱解,分离果胶等杂质,获得了高纯度基因组DNA,适合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红麻基因组提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多种基因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红麻基因组提取中的难点即富含酚类、萜类、单宁、果胶等物质。提出了利用1%抗坏血酸保护单宁、多酚类物质不被褐化,避免了其褐化产物与DNA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提高了DNA得率;并且,提取缓冲液采用高pH条件下Na2CO3存在可加速果胶碱解,分离果胶等杂质,获得了高纯度基因组DNA,适合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具有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裂合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DNA去甲基化酶(CsdMTase)编码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序列分析.全基因组鉴定结果表明,舒茶早基因组中包含4个CsdMTases,系统进化分析将CsdMTases分为DME...  相似文献   

6.
茶树具有高度杂合、基因组庞大及高度重复等特点,这导致茶树基因组的前期研究进展缓慢。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茶树基因组的解析与完善。综述了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将近年来茶树基因组的组装与研究进展按照草图水平、染色体水平和单体型水平进行分类,探讨茶树基因组未来的应用与发展方向,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精确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部分茶树良种的RAPD分子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陈海军  赵东  刘祖生 《茶叶》2002,28(3):119-12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目前浙江省推广的浙农121,迎霜,福鼎大白茶,浙农139等10个优良品种进行分析,共扩增到97条RAPD谱带636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RAPD谱带和位点约8.1条53个位咪,平均每个品种为9.7条63.6个,其中呈现出多态性的谱带72条,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4.2%,供试品种经扩增产生5条-12条不等的谱带,说明引物的不同,RAPD标记谱带也随着产生差异,引物S16能在各品种扩增后产生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可以用来鉴定这些茶树品种,10个品种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3358-0.5774之间,平均为0.4732,其中浙农139和浙农113之间亲缘关系密切,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这10个茶树品种可分成A、B、C三个类群。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条谱带中 ,多态性带达到 84 3 %。中国和韩国茶树品种DNA多态性分别为 86 2 %和 78 2 %。 4 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79~ 0 65 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6个供试品种可分成 4个类群 ;韩国茶树品种和日本的薮  相似文献   

9.
鉴定植物基因组多态性的DNA标记技术之比较:中国高粱的变异性WenpengYang,AntonioC.deOliveira,IanGodwin等RFLP技术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应用DNA标记之先河。对染色体的结构、分类特性以及遗传多态性做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茶树DNA提取方法--LiCl沉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铁观音茶树品种叶片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三种SDS改良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4mol·L-1LiCl沉淀RNA的方法,省却了使用RNase去除RNA的步骤,凝胶电泳表明所获得的DNA纯净,基本无蛋白质、RNA或多酚类等干扰物质,有效地克服了影响茶树DNA提取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茶树中提纯总RNA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克氏一步法分离总RNA的基础上 ,根据茶树叶片生化成分特点 ,做了部分修改 ,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 -半胱氨酸和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不溶性PVP对提取的RNA纯度、回收率和完整性的影响。分光光度计检测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明 :使用本方法并加入 5- 10mmol LL -半胱氨酸或 4 % - 6 %可溶性PVP能提高RNA纯度和 (或 )回收率 ,研磨时加入5% - 10 %不溶性PVP对提高RNA完整性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茶树RAPD反应系统和扩增程序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陈亮  高其康 《茶叶科学》1998,18(1):16-20
以龙井43为材料,使用国产PCR仪,对茶树RAPD分析中影响PCR扩增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茶树RAPD的最适反应系统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25~50ng模板DNA、2mmol/LMgCl2、各0.2mmo/LdNTPs、0.2μmol/L引物和0.5~1.0UTan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80s,94℃变性60s,38℃退火90s,72℃延伸120s,共进行40~45个循环,最后72℃延伸300~600s,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扩增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茶树氮素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比较了6个茶树品种的氮素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在4种施氮条件下,生物量增加值、新梢生长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素经济效率和总的氮素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氮素效率的两个子性状—吸收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对其贡献大小不同,吸收效率是决定不同品种茶树氮素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46  
陈亮  高其康 《茶叶科学》1998,18(1):21-27
应用十聚体随机引物.对原产于福建、湖南、浙江、陕西、贵州、江西和湖北等省的15个无性系品种及其中2个品种的扦插繁殖后代的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在15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05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52.5个,每个品种70个位点。在得到的137条谱带中只有8条是所有品种共有的(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证明了中国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类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可将15个品种分成五个类群:A类群为江苦2号、蓝山苦茶、蓝标1号、北斗1号、福建水仙和政和大白菜等6个品种,B类群为早春早芽、乌牛早和黄叶早等3个品种,C类群为蒿坪茶、狗牯脑、大方贡茶和恩标等4个品种,汝城早芽、龙井43单独成为二个类群。从类群内多态度来看,类群B多态性最低,类群C次之,类群A最高。从类群间平均多态度和净遗传距离反映出类群A与B、B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且基本相似.而类群A与C之间的差异程度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茶树白化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翠  沈程文 《茶叶科学》2016,(5):445-451
白化现象在植物界普遍存在,茶叶作为一种叶用植物,白化变异植株中关键化学成分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儿茶素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物质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茶树生长发育、抗逆性、茶叶制作工艺、口感等有重要影响。叶色变异作为一种突变性状对于茶树新品种选育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研究茶树光合作用机制、叶色调控机理、叶片发育调控等也有重要理论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几年关于茶树白化突变体化学成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儿茶素的研究及茶树白化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树白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CsANR)作为原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催化花青素为相应的2,3-顺式-黄烷-3-醇。为了研究该酶的酶学特性,本文采用原核表达及钴离子亲和柱纯化技术,表达并纯化出目的蛋白;重点对CsANR1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sANR1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5;对底物矢车菊色素的亲和力高于飞燕草色素。Cu2+、Co2+、Fe2+、Mn2+、Zn2+和Hg2+等金属离子对酶有抑制作用,存放15d后酶活下降50%。  相似文献   

17.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是催化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合成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7kD,等电点为6.54;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氨苄青霉素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HPLC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具有ANR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茶树冷胁迫诱导抗寒基因CBF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以茶树叶片为材料,结合同源克隆方法和RACE技术,克隆了1条UFGT基因,命名为CsUFGT。该基因cDNA全长为1526bp,ORF长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等电点5.96,推测分子量为49.486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UFGT(P51094.2)的一致性为59%,相似性为75%,其C-端含有植物UGT家族成员特有PSPG基序。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茶树根茎叶中均表达,在第4叶表达量最高,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甜菜碱是一种能在逆境下大量积累的无毒性渗透相溶物质,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是甜菜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实验采用SMART-RACE技术获得了茶树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BADH1(GenBank登陆号:JX050145),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BADH1的cDNA序列全长1 972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4.8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52,是疏水性很强的蛋白,且具有BADH基因典型的高度保守十肽基序(VTLELGGKSP)和与醛脱氢酶(ALDHs)功能有关的半胱氨酸残基(C)。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茶树BADH氨基酸序列与人参(Panax ginseng)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87%,其余相似性也大部分在8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经历一定时间的冷驯化后表达量升高,说明CsBADH1基因可能参与茶树的冷驯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