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拓宽蛹虫草栽培基质为原料开发食品的应用前景,研究了栽培蛹虫草基础基质、碳源、氮源、添加物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栽培基质配方。最终确定基础基质的较优配比为大米80%,黄豆20%,以1∶1.2的料液比添加的营养液中,含绵白糖12g/L,蚕蛹粉40g/L,VC 0.1g/L,VB 10.01g/L。在不影响蛹虫草产量、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栽培基质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营养液,最终确定以大米为主料的代料栽培蛹虫草的营养液配方:玉米粉200 g/L,酵母膏8g/L,MgSO41.5 g/L,KH2PO4 2.5 g/L.添加此营养液,蛹虫草瓶产量(干)5.26 g,比对照增加了1.83倍.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虫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两种培养基主料、蛹粉含量和营养液添加量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出草时间、北虫草产量、质量以及生长周期各项指标对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最适宜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培养基为:每盘300g麦粒培养基,蛹粉15%和料液比为1:1.7。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用自来水配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蛹虫草人工栽培培养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国内7个较大型栽培蛹虫草的产业化基地,深入直观地调查了蛹虫草常用培养基的种类、配方成分、制作技术、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收集了不同产业化栽培培养基上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特征,以期在保证蛹虫草品质的前提下,得到最优的产业化栽培蛹虫草的培养基,为进一步扩大蛹虫草产业化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蛹虫草的代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刘守华 《食用菌》2003,25(1):23-23
通过对以小米,玉米渣代替大米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同时进行大米加猪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试验,结果证明,小米,玉米渣完全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大米加猪血培养基的改良更适宜蛹虫草菌丝的生长,使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高产菌株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繁宇 《食用菌》2009,31(4):55-56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蛹虫草诱变菌株Z9人工栽培的最佳条件,并探索植物生长激素对诱变菌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诱变菌株栽培的最佳的原料一大米蛹粉比(g/g)为100:15,原料含水量以65%为佳,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3℃,最适pH为7.5,在500lx的散射光照时产量最高为5.13g;喷洒赤霉素能有效促进蛹虫草诱变菌株Z9的生长,培养26d子实体产量比未喷洒赤霉素提高7.7%。  相似文献   

7.
沙卫民 《食用菌》2003,25(4):26-26
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成功 ,为医药产品 ,保健产品 ,功能食品等产品的开发生产 ,提供了丰厚的原料。笔者就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菌瓶制作 母种本站分离复壮菌株。大米 93 % ,葡萄糖2 % ,蛋白胨 2 % ,蚕蛹粉 2 .5 % ,磷酸二氢钾 0 .3 % ,维生素B10 .0 5 %。原料装入 50 0ml罐头瓶中 ,每瓶大米培养料约高1cm ,装入大米后 ,每瓶加入的水高出大米 0 .5cm ,每瓶装干料50 g左右 ,水 70g左右 ,料面平整 ,然后用高压聚丙烯薄膜封口灭菌。2 快速发菌 菌瓶灭菌后 ,在接种箱内接蛹虫草三级种 (试管斜面种 )每块菌种约 0 .5cm大小 ,略…  相似文献   

8.
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地,研究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及不同栽培主料栽培蛹虫草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比固体菌种栽培蛹虫草的产量高10%,且产量较稳定;以大米为栽培主料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产业化栽培瓶颈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具有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已经被专业人员深入研究,并将蛹虫草作为药用菌开发利用,但蛹虫草作为一种食用菌品种在我国却鲜为人知,消费量极少。栽培者对蛹虫草的生理特性未深入了解,产业化栽培尚未具备成熟可行的操作技术,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笔者依据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在总结蛹虫草药用机理基础上重点以产业化研究进展状况展开论述,提出解决蛹虫草产业化栽培瓶颈的几项对策,为蛹虫草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干蚕蛹栽培蛹虫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社会 《食用菌》2005,27(6):42-43
蛹虫草Cordyeps militaris(L.ex Fr.)Link的人工栽培,按其培养基一般分为米饭和蚕蛹两种栽培方式。蚕蛹栽培中又有活蛹、毛脚蛹和干蛹之分。基于干蛹来源丰富、耐贮藏、运输方便,栽培也易于成功。同时,蚕蛹又是一味中药,接种虫草菌经培养后,所含虫草素比米饭等培养基高,因此它是栽培蛹虫草的理想原料。现将桑蚕(Bombyr mori Linaeus)干蛹的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工培育蛹虫草常见问题浅析及防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为兼性寄生菌 ,由于适应其生长的基质及生态的特殊性 ,故在人工代料栽培中常有多种原因造成产质量低下 ,甚至绝收的现象。笔者继“蛹虫草优质高产培育技术”等文章发表后读者纷纷来函咨询 ,现就栽培者在蛹虫草代料栽培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综述如下 ,供栽培者参考。1  相似文献   

12.
蚕蛹栽培蛹虫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又称蛹虫草,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由于野生虫草资源不断减少,价格看涨。近年以大米为原料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不太稳定,而以蚕蛹为原料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市场前景较好,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实践中,以蚕蛹为原料栽培虫草较大米培养基在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现将桑蚕干蛹为原料栽培蛹虫草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污染的蛹虫草栽培料为试材,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病原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期鉴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栽培料中污染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蛹虫草栽培料中分离到3株真菌菌株,P1和P5分离物与GenBank中多株深绿木霉分离物同源性最高,均在99.6%以上,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P1和P5分离物为深绿木霉。分离物P3和扩展青霉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特征,鉴定P3为扩展青霉。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栽培蛹虫草真菌病害的鉴别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高产高效栽培料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及其复合物为主料,通过调整麸皮用量,设计了16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通过塑料袋栽培,研究了16种栽培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料上菌丝满袋时间及杏鲍菇产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9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满袋时间为35.83 d;其次是以木屑为主料的配方6,菌丝满袋时间为37.06 d;棉籽壳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普遍较慢.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11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67.6%,每袋(250 g栽培料)的经济效益比生产上常用的配方4增加了0.5597元;其次是以玉米芯和木屑为复合主料的配方16,生物学效率为65.2%,每袋的经济效益比配方4增加了0.4874元;以木屑为主料的配方5产量最低,经济效益最差.可以看出,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及其产量受栽培料C/N和主料种类的影响均较大,配方11、配方16是杏鲍菇栽培的理想配方,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栽培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人工栽培种的分离与复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建娥  冉翠香 《食用菌》2002,24(2):17-18
蛹虫草 ,俗称北冬虫夏草。我国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吉林、河北等省区。现在用人工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已成功 ,人工栽培的蛹虫草经药理学分析 ,其营养及药用价值与天然冬虫夏草相近 ,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叙述了我系人工培植蛹虫草过程中菌种的分离与复壮方法。1 材料与仪器1.1 菌 株 本所生长良好、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人工培植的蛹虫草一瓶。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超净工作台 ,恒温培养箱 ,高压灭菌锅 ,试管 ,小刀 ,接种铲 ,酒精灯等。试剂为 3 8%甲醛 ,0 .2 %升汞溶液 ,酒精棉球 ,无菌水等。2 培养基配制2 .1 培养基的配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开展了不同环境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液体菌种时以刚长满试管的母种最佳,液体培养基最适p H值为7.0,蛹虫草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子实体原基分化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23℃,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湿度为70%~75%,蛹虫草转色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光照强度为700~1100Lx,每d所需补光12h,蛹虫草栽培最适宜通风量为早晚各1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野生蛹虫草是麦角菌科虫草属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和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蛹(Antheraea pernyi)的共生体[1]。传统医书记载天然野生蛹虫草具有补肾润肺的功能[2],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研究也表明了蛹虫草含有虫草素、虫草多糖等活性成分[3-5],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护心脑血管、抗癌等方面的作用[6-7]。近十余年来,在我国南北各地涌现出众多蛹虫草栽培基地,其中南方以人工培养基代料栽培为主,北方则以利用柞蚕蛹培育蛹虫草为主。北京航天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努力,独立设计并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柞蚕蛹虫草工厂,实现了周年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柞蚕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研究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栽培料的最佳配比.以棉籽壳、麦麸、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以产量和栽培周期为主要考核指标,设计4因素15种配方,分别建立产量、栽培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确定高产配方为:麸皮27.8%、棉籽壳36.2%、玉米芯19.7%、木屑9.3%时,产量可以达到198.3 g;最短周期配方为:麸皮14.0%、棉籽壳18.5%、玉米芯9.3%、木屑51.2%,预计得到最短周期值是146.5 d.配方验证试验表明,混料设计可用于白灵侧耳栽培配方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少敏  陈超荣 《食用菌》1994,16(6):16-17
猴头菇的代料栽培已逐渐被人们掌握,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金猴1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我厂复壮提纯。母种配方:稻草500g煮汁,马钤薯200g,白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8,VB_130mg,琼脂20g,定水1000ml。原种配方:木屑68%,麸皮20%,玉米粉8%,黄豆粉2%,石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