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木耳代料栽培由于极易污染杂菌,因而生产发展不快。近两年来,盐城市有不少菇农和菌种场试种黑木耳,多数因杂菌污染而失败。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袋栽黑木耳防杂菌污染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987年6月8~20日,共生产1120袋(17×33厘米聚丙烯袋),其中青霉和水霉污染的仅32袋,没有出现链孢霉污染。菌丝50~55天发到袋底,成品率97%。其中污染杂菌的29袋重新灭菌接种,发菌正常,实际只报废3袋。现将防污技术要点简介如下:发菌栽培期避开高温梅雨季节我地区袋栽黑木耳一般都安排在7月中旬,此时正值梅雨高温期,空气湿度常达90%左右,气温有时达32~34℃,杂菌污染率高,一旦发生链孢霉污染,很可能导致绝收(?)椐我们试验(?)秋耳袋栽可提早到5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景宁县袋料黑木耳栽培从2003年开始规模发展,栽培量迅速扩大,由于生产技术及经验不足,在栽培过程中菌筒很容易受杂菌污染而导致烂筒,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为了促进袋栽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烂筒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袋栽黑木耳烂筒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袋栽黑木耳技术性强,尤其是秋栽,如何克服杂菌感染,已成为当前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难题.我县盛产甘蔗,蔗渣资源丰富,加之气候温暖(年均温20.2℃),春秋两季均适台发展黑木耳生产.生产实践证明:春季栽培,接种期气温约在15℃时杂菌污染较少,但开洞挂袋出耳期二次感染率较高;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黑木耳袋栽中大量发生杂菌侵染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为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以往栽培黑木耳杂菌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刚接种好的袋子处于高温(25~28℃)状态,加之发菌期间种块萌发较慢(一般需6—8天),因而在袋内料面最易被侵染。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技术性强,特别是防杂菌污染这一关不易掌握,大面积生产一旦受污染,其经济损失将不堪设想。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调查资料,就导致袋栽香菇杂菌污染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县自推广袋栽黑木耳技术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杂菌污染也较严重,给耳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对杂菌的污染进行了重点探索,现就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浅见.(一)灭菌不彻底污染的杂菌,最常见的是霉菌.我区菇农大多是采用常压灭菌,因锅封闭不严,锅内装料又较多,常常灭菌不透,幸存的霉菌孢子萌发繁殖造成料袋污染.灭菌不透的料袋(17×35cm),接种  相似文献   

7.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8.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范迪宽 《食用菌》2006,28(6):40-41
黑木耳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黑木耳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加,黑木耳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以前,河南黑木耳栽培以段木栽培为主,随着禁伐森林力度的加大,耳木资源短缺,段木栽培量逐年减少。使河南黑木耳产量不断降低。因此,袋料栽培必将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虽然袋栽黑木耳技术在国内早已成功,但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在河南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成功应用。我们结合河南气候特点,摸索出适于河南推广的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必将促进河南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荣菌厂 《食用菌》2004,26(2):36-36
本人在生产黑木耳菌种的过程中,按常规套盖法套袋。生产黑木耳菌种,发现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生产杂菌。事后经分析认为:由于套环盖内环与外盖挟在中间袋膜存在空隙,虽然空隙较小,但由于袋包从蒸锅搬出  相似文献   

10.
袋栽香菇杂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各地正大力发展袋栽香菇生产,然而由于杂菌的污染问题,给香菇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我校袋栽香菇污染率也曾达到90%以上,造成过成批报废。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我们采用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时间涂抹接种后的袋表,以杀死或抑制表面的杂菌孢子,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在山西吉县指导地栽黑木耳生产,纠正了生产不规范的操作,找出影响黑木耳栽培袋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将污染袋回锅灭菌,改接种平菇,减少了损失。菌种为朝阳黑木耳888,适应性好,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在袋栽香菇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菌侵害,一旦发生污染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杂菌污染是袋栽香菇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与实践,对袋栽香菇的杂菌污染原因进行了剖析.(一)栽培原料质量差①杂木屑没有充分晒干,在贮存期间引起了霉烂;或木屑过粗,在制菌筒时剌破袋壁而造成直接感染.②石膏粉不纯,红糖发酸,麸皮霉变,都会导致杂菌污染.过磷酸钙未经火炒研细即直接使用,拌料中难以均匀,其颗粒与其它原料扭结成团易发生绿霉.  相似文献   

13.
王正前  张守明 《食用菌》2006,28(6):48-48
黑木耳作为一种黑色和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物食品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全世界有90%的木耳产自于中国。目前,袋栽黑木耳已在各地大力研究和发展,但在生产管理中,常因菌袋污染高、菌袋成品率低、养菌周期长、管理工作工序繁锁、出耳少、出耳不整齐等因素,造成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低下,很多生产者出现亏损。笔者从2000年开始探索黑木耳袋料栽培,研究出了黑木耳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特整理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属耐寒怕热型菌类,南方地区因地下水位高,在袋栽过程中,存在黑木耳菌丝期和出耳期被霉菌严重污染的情况,以及粘菌侵害造成的流耳病等,都会使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达到黑木耳袋栽高产、稳产、品质高、降低污染率的目的,南方冬季大棚袋栽黑木耳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1 塑料大棚 搭建大棚应有利于调控温湿度、通风换气。采  相似文献   

15.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我乡1997年春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在试栽10000袋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秋季又在全乡7个村46个栽培户示范推广了156000袋.但由于生产物资未能及时到位,延误了生产时间,大部分栽培袋在越冬前未能采耳,只能进行越冬管理.经过精心细致的管理,大部分栽培袋越冬后表现较好,感染率低,木耳长势健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忽视技术环节,杂菌感染严重,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造成了损失,结合具体生产,笔者认为塑料袋地栽黑木耳越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金顶蘑又称金顶侧耳、黄金菇、榆黄蘑等,具有色泽艳丽、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口感脆嫩等特点。金顶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段木栽培、床栽或袋栽,福建松溪县以袋栽为主。近年来,福建松溪县有许多菇农利用黑木耳废菌袋(即杂菌污染袋,回收成本为0.3元,袋)栽培金顶蘑,这种栽培方法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方亚雷 《食用菌》2010,32(3):57-57
黑木耳属于中温型木腐菌。我省沿江地区适宜春秋两季栽培,秋栽在10月上旬,制袋必须在8月上旬,而此时气温高,杂菌易污染,菌袋的成品率只有50%-60%,有的甚至全报废。春栽在4月初,制袋必须在元月底、2月初,而此时气温低,菌种很难萌发,同样存在高污染的风险。为了克服上述弊端,确保地栽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试用竹(木)签种接种木耳栽培袋。经过连续4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袋栽平菇的成品率,确保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笔者近年来对现行的平菇袋栽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推广中深受农民欢迎. (一)改生料或发酵料为熟料因为生料或发酵料中仍存在一些杂菌,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往往污染严重而失败。熟料袋栽,因原料经高温灭菌和无菌操作,接种成功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全国重点棉区,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利用棉籽壳发展工、副业,我们从1981年起开展了棉籽壳袋栽黑木耳的研究。现已选育出适宜在棉籽壳上生长的优良菌株,并初步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防止杂菌污染,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俊延  郭毓智 《食用菌》2006,28(4):51-52
黑木耳为著名的食用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地栽黑木耳技术的成熟和黑龙江丰富的木屑资源,黑龙江地栽黑木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仅在黑龙江垦区,2005年预计生产地栽黑木耳近亿袋。因此,如能准确把握其生产及管理技术,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近几年对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对黑龙江主要黑木耳产区的考查结果,介绍地栽黑木耳栽培袋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