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鉴定,得出该区有22科、95种野生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2.
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进行了野外采集、专访周边农户、贸易调查、市场走访等形式调查,参照文献对采集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集到食用菌类共48种,隶属18科。分析了保护区内食用菌资源情况,并提出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合理的开发建议,使该保护区食用菌资源得到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野生食用菌的主要种类—食用牛肝菌的资源现状、生境、生态、产出量等进行初步调查,并针对当地这一稀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蔚华 《食用菌》1998,20(5):5-6
林芝地区位于藏东南,属山地林区,最低海拔2900m,常年气候温和多雨,森林植被及真菌资源丰富,故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笔者1982~1994年曾在当地工作,并于1987年5月开始对该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经初步整理共有74种,分属于19科41属。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其中当地群众喜食的11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常山是一个山区小县,位于与闽、赣、皖交界的浙西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0~1900mm,境内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为主,为野生食用、药用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作者从事食用菌工作多年,利用下乡辅导菇农的机会,对境内野生食用药用真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集到真菌标本138号,经鉴定有价值的食用药用真菌有24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对12种野生食用菌和2种栽培食用菌中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生食用菌总三萜含量极显著高于栽培食用菌;多糖含量在12种野生食用菌和两种栽培食用菌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中总三萜和多糖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效液相色谱对野生食用菌三萜酸进行分析结果,野生食用菌所含三萜酸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曾小飚 《北方园艺》2013,(2):141-144
于2008~2011年,采用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56种野生食用菌,隶属21科,33属;总结出了保护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具有的种类丰富且优势科明显、夏秋季种类和树生种类突出、营养丰富且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分析了其利用存在的资源本底不清、重视不够、资源利用率低、市场利用和综合开发程度低下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开展食用菌科学研究、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并举、让社区参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元蘑肉厚,味美,营养价值高,是东北著名食用菌之一。但至今仍靠野生采集,人们曾试图变野生元蘑为栽培品种,多次尝试均未成功,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菌丝培养与菌种保藏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来源:1979年我们对本省张广才岭亚布力地区元蘑(俗称)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野生子囊菌。在新疆南部颇为著名,味道鲜美,质地细腻,在可食的子囊菌中属上乘,但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为进行食用菌资源调查,合理开发和广泛利用野生食用菌,笔者向《食用菌》杂志推荐新疆普遍采食的棱柄马鞍菌,有意者可做些调查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华县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享有“野生菌王国”的美称,其野生食用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南华县野生食用菌年产量与前一年及前两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周产量与前一周降雨量呈正相关,与前一周温度具有负相关。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处于野生食用菌采摘和初加工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产业链过短。因此,在林地内创造低温高湿环境可提高野生食用菌产量,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产业链延长。通过研究南华县野生食用菌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探明各种野生食用菌的地理分布,是研究高等真菌区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的有效途径。金耳(Tremella mesenterica)是我国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了解和扩大货源极其重要。鉴于预测食用菌地理分布域,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金耳地理分布做了近两年的调查和收集工作,以探寻预测野生食用菌地理分布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丰富,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但近年随着野生食用菌市场扩大,以及人们对野生食用菌认识加深、需求增加,导致其商业价值成倍上涨。受生态环境变化和过度采集的影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种类和自然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概况、保护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讨论,以期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多个层面对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我输欧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含有尼古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论证,提出了食用菌中尼古丁成因研究的科学方法并介绍了食用菌中含有的尼古丁的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情况,为有效破解食用菌国际贸易的技术堡垒建立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口蘑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区的立体自然气候特点,山多林茂,雨水集中,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其中,也有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松口蘑。近两年来,鉴于国际贸易出口的需要,我们对本省松口蘑发生林地进行了调查,就其形态特征、分布情况、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一、概述 1.形态特征:松口蘑简称松蘑,俗称老鹰菌、老人头、菁鸡(土从)、黄鸡(土从)、臭鸡(土从)、  相似文献   

15.
松茸、美味牛肝菌、干巴菌、印度块菌是楚雄州4种珍稀野生食用菌,通过在试验基地对4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的定点观测和访问调查,得出4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从菌蕾形成到腐烂整个过程的历时时间、生长周期及达到各商品级别的生长时间等,掌握4种野生食用菌从菇蕾形成到成菇(经济成熟菇)所需的平均时间及平均个体大小,即质量达到经济价值最大、重量最高的有效时间,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野生食用菌保育技术措施,从而有效提高4种野生食用菌在单位面积林地内食用的最高经济收益,为楚雄州开展珍稀野生食用菌保育技术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1株来源承德的野生食用菌为试材,研究了其生态环境、形态结构,并从形态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同时,提取了其DNA,对其ITS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得到其分子鉴定的结果;综合常规形态鉴定和基因序列鉴定,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其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博斯腾湖周边采集的野生蘑菇为试材,采用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方法对其进行物种鉴定,并采用系统化学预试法对其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测定,明确该野生蘑菇的分类地位,及其子实体所含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蘑菇样本为巴尔喀什蘑菇,其子实体营养成分丰富,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类、三萜类、黄酮类、内酯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以往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调查结果,以及本区优势野生食用菌鸡油菌的营养、药用价值;总结对野生鸡油菌初步组织分离培养结果,并提出进一步人工驯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北高原尖顶羊肚菌的生境调查初报暴增海,马桂珍(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066800)在承担“张北高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课题期间曾多次到河北省张北高原进行野生食用菌资源实地考察。现将经鉴定为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的生境初报...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是稀有食用菌。为了搜集本地羊肚菌野生生长条件第一手资料,在南通市科委的资助下,我所对羊肚菌的生态条件正式立题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工作已取得初步结果。现简报如下。 1研究内容 调查本地羊肚菌品种;设点监测并与气象资料、生境调查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室内外菌丝生长观察。 2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