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桑黄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萍  陈艳秋 《食用菌》2006,28(4):8-10
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食用菌实验室分离得到的7个桑黄菌株进行了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母种、液体、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上的菌丝日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桑6、桑7菌丝浓密、粗壮、长速快,有子实体原基形成,是人工驯化栽培首选菌株且桑6优于桑7。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发酵法考察6个桑黄菌株的生长特性、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以及相对酶活性.通过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评价桑黄菌株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东北桑黄D适用于固体培养,菌株粗毛纤孔菌182适用于液体发酵,2个品种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桑黄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其药用功能,本试验测定了6种不同来源的桑黄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总抗氧化活性、清除·OH能力和清除O2-·能力,分析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桑黄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各样品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野生桑黄SH-2最佳。桑黄体外总抗氧化活性、清除·OH能力和清除O2-·能力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从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DNA损伤的抑制,MDA、SOD含量等方面对桑黄(Phellinus sp.)抗氧化研究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10个桑黄菌株进行农艺性状对比,通过在试管、培养料等不同条件下对桑黄菌的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综合性状优劣排序:SH2>SH4>SH7>SH6>SH3>SH9>SH 10>SH8>SH1 >SH5;出菇材质杨木优于硬木,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桑黄菌株(Inonotus linteu)S-1为试材,采用人工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桑叶提取物浓度对菌丝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桑黄菌株S-1人工栽培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桑黄菌株S-1最适斜面培养基为PDA,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为5.0~5.5;优化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0.05%~0.30%的桑叶提取物,对试验菌株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以添加浓度为0.25%时促生长作用最为明显;在人工栽培培养基上,桑黄菌株S-1具有良好的子实体形成能力,其最适栽培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18%、豆饼粉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蔗糖0.2%,生石灰1%、石膏粉1%、桑叶提取物0.25%,含水量65%.  相似文献   

7.
选取7个均称为桑黄的不同形态的子实体,对子实体分离后得到的纯化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Rf=0.805处出现一条稳定一致的共有酶带,而桑6和桑7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或者没有。  相似文献   

8.
研究蛹虫草白化菌株AB6的子实体水提液和50%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B6子实体水提液和50%醇提液对有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及对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作用都强于出发菌株B6。AB6的水提液对羟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但其醇提液的清除作用低于B6。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对桑黄进行扩大培养,通过吸光度测量的方式测定桑黄活性成分,即多糖、黄酮和三萜类的定时定量测定,总结出桑黄菌丝体在扩大培养过程中菌丝体质量、胞内和胞外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桑黄的各种成分进行精准把控.  相似文献   

10.
桑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报道。本文讨论桑黄活性成分研究、相关药理作用,并分析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以期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及桑黄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八种灵芝菌株的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8个灵芝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沂山灵芝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91mm/d;经150r/min、25℃液体摇床培养10d后,安丘大灵芝菌株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22g/100mL;济宁圆芝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17.59μg/mg。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沂山灵芝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胞外酶活变化与栽培性状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10个菌株胞外酶活性及与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与栽培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7号菌株除外),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3、4、8号),栽培中产量相对较高。纤维素酶活性高峰时间出现较漆酶、多酚氧化酶早,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早的菌株菌丝长速较快。蛋白酶活与栽培产量呈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0(6号菌株除外),蛋白酶活最低的3号菌株,栽培产量最高;而活性较高的5、9号菌株栽培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以树莓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燥、红外干燥、热风恒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式处理树莓,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树莓样品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体外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拓展树莓加工产品方式,提高树莓干燥效率和品质。结果表明:干燥处理后样品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对ABTS^+·和DPPH·清除能力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损失最少,分别为(2.47±0.29)mg·g^-1和(2.06±0.61)mg·g^-1,ABTS^+·和DPPH·清除能力最大,其IC50分别为(4.53±0.04)mg·mL^-1和(5.17±0.12)mg·mL^-1;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最适宜于树莓的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