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种、培养基配方、接种方法对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影响不同。对蚕蛹虫草菌种、培养基配方、接种方法三因素进行优化,以接种后蚕蛹感菌率、出草整齐程度、转色情况等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通过菌株活性检测,筛选出性状稳定的蚕蛹虫草菌种;通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筛选出发菌快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分别采用喷洒、浸泡、注射的方式接种蚕蛹虫草液体菌种,筛选出最优接种方法为注射。  相似文献   

3.
韦会平  肖波 《食用菌》2004,26(2):19-19
当前,蛹虫草栽培中普遍存在出草(子实体)难或出草不整齐的问题,我们用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开展了不同环境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液体菌种时以刚长满试管的母种最佳,液体培养基最适p H值为7.0,蛹虫草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子实体原基分化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23℃,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湿度为70%~75%,蛹虫草转色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光照强度为700~1100Lx,每d所需补光12h,蛹虫草栽培最适宜通风量为早晚各1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营养液,最终确定以大米为主料的代料栽培蛹虫草的营养液配方:玉米粉200 g/L,酵母膏8g/L,MgSO41.5 g/L,KH2PO4 2.5 g/L.添加此营养液,蛹虫草瓶产量(干)5.26 g,比对照增加了1.83倍.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蛹虫草D1为试验菌种,分别对蛹虫草生长各主要阶段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液体菌种制作、发菌及菌丝体生长、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等主要性能特征,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分别为0~50、0~10、300~500、200~300lx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生长及发育性能良好,出草产量较高。说明对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光照强度管理是保证和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优化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保证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以菌球大小、菌球均匀度、生物量、生长周期、北虫草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最终优选出的北虫草液体菌种最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起始pH 6.0,装液量80 L,培养时间3 d,接种量20%。  相似文献   

8.
用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会平  肖波 《食用菌》2004,26(2):19-19
当前,蛹虫草栽培中普遍存在出草(子实体)难或出草不整齐的问题,我们用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①供试菌株:我所自育的渝草1号。②液体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米饭栽培工艺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又称北虫草和蛹草,是虫草属的模式种。据检测,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效果与野生冬虫夏草基本一致,而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虫草素、虫草多糖等均超过冬虫夏草,因此蛹虫草的开发应用受到了医药界和美食界的重视,蛹虫草的栽培热也在国内迅速掀起。但在栽培实践中往往出现只长菌丝不出草,或即使出草而质量低劣,子实体短、细,构不成产量,致使栽培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菌种的选育,或经继代培养后引起种性衰  相似文献   

10.
蚕蛹栽培蛹虫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又称蛹虫草,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由于野生虫草资源不断减少,价格看涨。近年以大米为原料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不太稳定,而以蚕蛹为原料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市场前景较好,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实践中,以蚕蛹为原料栽培虫草较大米培养基在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现将桑蚕干蛹为原料栽培蛹虫草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的代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刘守华 《食用菌》2003,25(1):23-23
通过对以小米,玉米渣代替大米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同时进行大米加猪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试验,结果证明,小米,玉米渣完全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大米加猪血培养基的改良更适宜蛹虫草菌丝的生长,使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虫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两种培养基主料、蛹粉含量和营养液添加量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出草时间、北虫草产量、质量以及生长周期各项指标对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最适宜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培养基为:每盘300g麦粒培养基,蛹粉15%和料液比为1:1.7。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用自来水配制。  相似文献   

13.
柞蚕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人工栽培柞蚕蛹虫草高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孢子分离技术选育菌种保证了虫草高产;接种不同状态的菌种时,液体菌种效果好,硬化率高,从而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在0.3-0.5mL时蛹体完全变僵蛹时间明显短,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小于0.2mL时,僵蛹时间长,容易感染杂菌,头部基本坏掉,影响了产量;菌丝生长期25℃恒温培养,蛹体完全变硬时改20℃恒温培养,蛹体硬化快,子实体分布均匀,长势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北虫草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虫草栽培技术要点北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又名蛹虫草,同冬虫夏草同为虫草属,是一种具有较高医药和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东北三省为主。北虫草人工栽培以高蛋白、淀粉等为栽培主料,采用罐头瓶熟料栽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俊明  李婕 《食用菌》2023,(6):43-45
试验采用全自动多工位磁动力液体菌种发酵设备生产的羊肚菌液体菌种。为减少栽培羊肚菌小麦的用量,探讨大田栽培羊肚菌应用液体菌种的可行方法,畦床开浅沟铺底料(起黏结剂和保湿作用),喷洒液体菌种,辅以外源性营养袋提供后续营养。结果表明:喷洒羊肚菌液体菌种畦床能正常出菇,羊肚菌产量虽低于对照(固体菌种),但大大减少小麦的用量。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的应用提供有益的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8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平均直径、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培养周期以及子实体形态、重量、粗多糖含量的对比研究,筛选出优良的蛹虫草菌株。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菌株CC-8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子实体出草整齐均匀,出草率高,形态好,产量高,颜色为橘黄,子实体粗多糖含量高于其他菌株,表明菌株CC-8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作为栽培菌种进行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18.
为拓宽蛹虫草栽培基质为原料开发食品的应用前景,研究了栽培蛹虫草基础基质、碳源、氮源、添加物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栽培基质配方。最终确定基础基质的较优配比为大米80%,黄豆20%,以1∶1.2的料液比添加的营养液中,含绵白糖12g/L,蚕蛹粉40g/L,VC 0.1g/L,VB 10.01g/L。在不影响蛹虫草产量、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栽培基质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比及液体菌种稀释倍数对蛹虫草人工栽培过程中发菌速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料液比、大米类型、氮源种类及液体菌种稀释倍数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利用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大米类型〉料液比〉氮源种类〉菌种稀释倍数,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籼米、料液比1∶1.0、蛋清2个/L、液体菌种稀释1倍。  相似文献   

20.
平菇液体菌种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平菇固体菌种栽培中常用的5个平菇菌株作为供试菌株,制备液体菌种,采用熟料袋栽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综合分析各菌株栽培特性表明,CCEF89菌株在菌丝活力、长势以及抗杂菌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产量高、菌盖厚实、韧性强,不易破碎,商品性好,是进行平菇液体菌种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