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同源四倍体形态及发育特性(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声  段新慧 《草地学报》2006,14(1):92-94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又名鸡脚草、果园草,是温带著名草种,在世界牧草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1]。鸭茅是云南省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禾本科牧草之一。但现有当家品种多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育成,在云南各地结实性普遍极差,不能生产种子[2]。云南省野生二倍体鸭茅资源丰富,分布广泛[3],具有良好的结实性。另一方面,有关我国鸭茅四倍体栽培种遗传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同源性高,遗传差异较小[4],间接地反映我国鸭茅栽培种的基因相对匮乏。因此,加强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资源的研究,为解决在云南的结实问题,为丰富我国鸭茅基因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供试的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及其同源四倍体鸭茅进行单株和条播种植,旨在获得不同倍性水平鸭茅农艺性状特性。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具有营养生长期比同源四倍体长,后期生长迅速,生育期比同源四倍体长的特点;同源四倍体各构件中的叶量(P<0.01)和单株产量(P<0.05)明显地高于同期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随着倍性的增加,增加了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千粒重,但是生殖枝所占的比重、穗量、种子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降低,导致同源四倍体的育性不及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在干物质产量方面,同源四倍体每次刈割的产量和年干物质产量比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鸭茅分别提高20.3%~72.8%和18.3%~41.5%,枯草比例下降23.9%。从供草的均衡分析,同源四倍体供草均衡性优于喜马拉雅野生二倍体。在饲草营养价值方面,不论野生二倍体还是同源四倍体,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含量、磷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增加,而且随着倍性水平增加,同期生长不同倍性鸭茅的各营养成分增减不一,尤以完熟期的鸭茅随倍性水平的增加,钙含量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3.
二倍体鸭茅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钟声  杜逸 《草地学报》1997,5(1):54-61
采用横断山区野生的五份二倍体鸭茅与采自横断山和庐山的野生四倍体鸭茅进行农艺性状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鸭茅生育期比四倍体长26天,拔节期延迟45天,以后的生长速度高于四倍体。但种子质量,分蘖力,再生性,茎叶比,抗热力等均不如四倍体鸭茅;分蘖期刈割,年均干草产量3650kg/ha,相当于四倍体的30%,粗蛋白质年均产量573kg/ha,相当于四倍体的26.5%,二倍体孕期干物质年产为3930kg  相似文献   

4.
1国外鸡脚草研究动态鸡脚草(DactylisglomerataL.)亦称鸭茅、果园草。原产欧洲。1960年引入美国。目前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亚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北非高原等温带地区和地中海气候区,是草地畜牧业先进国家建植永久性人工草场的重要牧草之一。温带地区国家对鸡脚草的研究较多,在施氮水平、植物形态学、种子生产、生态幅度和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英国怀特等人对二倍体鸭茅的分布和生境因子、物候和部分农艺性状、形态特征、组织解剖、矿物质含量和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英国、丹麦、瑞典、比利时以及新西兰…  相似文献   

5.
不同倍性鸭茅同功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化遗传学的方法,对我国亚热带地区几个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不同生育期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鸭茅二倍体各品系之间,四倍体各品种(系)之间的同源性较高,遗传差异较小,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酯酶,过氧经物酶同功酶等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宝兴鸭茅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外收集的鸭茅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开展了一系列育种研究.采用细胞学等研究手段,发现我国西南区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除四倍体外,尚有二倍体广泛分布.所有四倍体鸭茅在产草量、品质、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二倍体.通过多年的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四倍体新品种宝兴鸭茅,并于1999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新品种.在重点介绍该品种选育推广的基础上,对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遗传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帅素容  张新全 《草地学报》1997,5(4):261-268
采用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的方法,对我国亚热带地区几个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的核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不同生育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野生二倍体鸭茅之间,各四倍体之间的同源性较高,遗传差异较小;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在核型,花粉数量,种,子千粒重,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虽然正常,但花粉育性和结实率不  相似文献   

8.
万刚  张新全  刘伟  谢文刚  周禾  彭燕 《草业学报》2010,19(6):187-196
为揭示鸭茅栽培品种与野生材料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利用25对SSR引物对23份鸭茅材料(包括品种、四倍体、二倍体等)进行扩增,获得了251条清晰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0.04个条带,多态性比率为10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24(A01E14)~0.42(A01F24,A03B16),平均值为0.33。23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065~0.6061,平均遗传距离为0.3870,6个栽培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088,低于所有材料遗传距离的平均水平。聚类分析将相似地理来源、相同倍性和品种分别聚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AMOVA分析结果表明,类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类群间的遗传变异;不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表明,野生材料类群与栽培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而四倍体类群较二倍体类群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西南区7种野生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PMC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四倍体鸭茅MI平均构型为6.04+7.93Ⅱ+0.03Ⅳ,二倍体鸭茅MI平均构型为4.55+2.41Ⅱ+0.04Ⅰ;它们在花娄育性、结实性上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主栽的32个鸭茅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DUS测试,并基于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及长江流域地区生长的优质鸭茅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供试鸭茅品种(系)可根据其物候期的差异,主要分为早、中、晚熟3种类型,生育期介于230~307d。各供试鸭茅品种(系)在抗锈病、越夏率、生长速度、草产量、茎叶比、鲜干比、分蘖数等均差异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以‘滇北’、‘01472’、‘Cristobal’、‘宝兴’、‘波特’等表现较为突出。供试14个DUS性状在各鸭茅间表达程度各不相同,可用于区分供试鸭茅品种(系),并得出关于鸭茅产量、抗性及品质的供试种质综合排序,最终筛选出17份表现较为优异的鸭茅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鸭茅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范彦  曾兵  张新全  马啸 《草业学报》2006,15(5):103-108
以宝兴鸭茅和国外安巴鸭茅品种为对照,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新疆等地的32份野生鸭茅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试验筛选出引物12个,共扩增出多态性带8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7.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3.1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92 0~0.926 0。这说明我国鸭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32份中国野生鸭茅材料分为五大类,同一地区的鸭茅品种(系)基本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并对我国鸭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从国外引进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鸭茅、粗穗冰草和 草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核型,鸭茅和粗穗冰草的染色体数目28,基数是7,是四倍体; 草染色体数目14,基数是7,是二倍体。  相似文献   

13.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从国外引进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鸭茅、粗穗冰草和溚草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核型,鸭茅和粗穗冰草的染色体数目28,基数是7,是四倍体;溚草染色体数目14,基数是7,是二倍体.  相似文献   

15.
鸭茅     
鸭茅又名鸡脚草、果园草。原产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温带地区。现已遍及世界温带地区。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我国新疆、四川、云南等地有野生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均广泛栽培,在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青海、甘  相似文献   

16.
选择7份云南分布较为广泛的野生画眉草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引进种弯叶画眉草和法恩高羊茅为对照,对供试植物的物候期、分蘖性、饲草产量、常规营养成分、再生草株高及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知风草和黑穗画眉草野生资源农艺性状差异较大。4号、5号和6号黑穗画眉草和2号知风草的分蘖性、再生性、产草量、再生草产量、营养价值等几个指标均名列前茅,其粗蛋白含量高于弯叶画眉草,而粗纤维含量低于弯叶画眉草,2号知风草的粗蛋白含量甚至超过了法恩高羊茅。农艺性状综合比较,4号、5号、6号黑穗画眉草和2号知风草具有进一步开展优良牧草品种选育的潜力及生态功能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鸭茅(Dactylis glomeraza L)又名鸡脚草、果园草。原产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温带地区,现已遍及世界温带地区,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在我国新疆、四川、云南等地有野生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均广泛栽培。鸭茅建植速度快、长势旺盛。产草量高。叶量丰富,草质柔嫩,富含营养物质。各种家畜均喜食。鸭茅具有显著的耐荫性,在果树或高秆作物下种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我国果品产区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培育自有知识产权牧草品种,促进民族种业发展,提高牧草养殖经济效益,四川农业大学利用从全国畜牧总站国家草种质资源库申请的50份资源和从野外采集的二倍体、四倍体野生鸭茅种质资源,经过20余年不断试验,采用测序新技术,融合生物信息学,完成了鸭  相似文献   

19.
鸭茅为世界重要禾本科牧草之一,多为四倍体或二倍体。快速鉴定其倍性可为鸭茅遗传背景研究及多倍体材料的创制提供技术支撑,加快育种进度。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4种细胞核DNA解离液,对比2种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最终建立鸭茅倍性鉴定高效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解离液处理后的细胞核DNA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利用Otto制备鸭茅细胞核悬浮液效果较理想,峰型完整,碎片峰较少且样本峰信号清晰,其荧光变异系数为5%左右。内外标法检测各有优势,外标法检测更快速更简便,而内标法准确性更高。在以外标检测为主的基础上,共在46份鸭茅材料中鉴定出二倍体鸭茅22份,四倍体鸭茅24份,为鸭茅遗传育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20.
鸭茅为世界重要禾本科牧草之一,多为四倍体或二倍体。快速鉴定其倍性可为鸭茅遗传背景研究及多倍体材料的创制提供技术支撑,加快育种进度。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4种细胞核DNA解离液,对比2种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最终建立鸭茅倍性鉴定高效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解离液处理后的细胞核DNA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利用Otto制备鸭茅细胞核悬浮液效果较理想,峰型完整,碎片峰较少且样本峰信号清晰,其荧光变异系数为5%左右。内外标法检测各有优势,外标法检测更快速更简便,而内标法准确性更高。在以外标检测为主的基础上,共在46份鸭茅材料中鉴定出二倍体鸭茅22份,四倍体鸭茅24份,为鸭茅遗传育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