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4,(2):14-15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5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6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64亿公顷次.其中,病害0.33亿公顷次、虫害0.31亿公顷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4月1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发两次病虫情报,预警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重于上年,赤霉病和蚜虫呈大发生态势,尤其小麦赤霉病呈重发态势。一、主要病害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北部麦区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流行;发生面积约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约2.5亿亩次。初次药剂预防适期为小麦扬花初期。其中,长江中下游为4月上中旬,江淮、黄淮南部为4月中下旬;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北大部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6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65亿公顷次.其中,虫害0.33亿公顷次、病害0.32亿公顷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西北、西南麦区重发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虫口密度大,纹枯病和白粉病在各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叶锈病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3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2012年,预计发生面积o.67亿公顷次,病害o.3I亿公顷次,虫害o.36亿公顷次,全国约80%的冬小麦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其中,蚜虫偏重至大发生,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吸浆虫和粘虫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6月27日消息,当前,华南、江南早稻处于破口抽穗至灌浆乳熟期,江南中稻、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单季稻处于分蘖期。据各地监测,6月初以来"两迁"害虫在南方稻区灯下诱虫量和田间虫量同比偏少,长江中游局部偏多;二化螟在江南中稻田虫量较高;穗颈瘟近期在南方早稻区陆续显症,江南稻区局部田块发生重。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97亿亩次,同比增加5%。下阶段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江南北部和江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2):14+16-14,16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2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0.7亿公顷次,同比增加10%。其中,病害发生面积0.3亿公顷次、虫害发生面积0.37亿公顷次,同比分别增加28%和2%。蚜虫、纹枯病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吸浆虫有加重发生趋势,条锈病、赤霉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9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4.8亿亩次,虫害发生4.2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蚜虫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发生程度重,条锈病在江汉平原、汉水流域、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中等发生,纹枯病和白粉病在江淮、黄淮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发生趋势如下:一、病害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西南麦区小麦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江汉和江淮)麦区处于拔节期,黄淮麦区处于起身期,华北和西北大部麦区处于返青期。随着近期气温回升加快,小麦主要病虫害从南至北陆续进入发生盛期。其中条锈病在西南、江汉、黄淮和西北部分麦区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病情重;纹枯病在黄淮、江淮和江汉麦区发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小麦生育期在西南大部麦区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处于返青至拔节期,华北、西北大部麦区处于返青期。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主要病虫害从南向北陆续进入发生盛期,条锈病在西南麦区开始流行扩展,纹枯病在西南、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普遍,麦蜘蛛、麦蚜在西南、黄淮局部麦区密度高。截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8亿亩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主要技术措施如下:小麦赤霉病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并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4,(3):11-11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会商结果,预计2014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0.96亿公顷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为主,发生面积0.68亿公顷次;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0.28亿hm2。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区中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5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3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4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1发生趋势1.1病害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中等及以上流行面积约566.67万hm2,应预防面积超过666.67万hm2;其中,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6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7亿亩次。其中,虫害4.9亿亩次、病害4.8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西北、西南麦区重发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虫口密度大,纹枯病和白粉病在各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叶锈病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最新发布消息,小麦病虫发生总体轻于上年同期,条锈病在西南、西北和湖北江汉平原扩散较快,纹枯病、麦蜘蛛和蚜虫在局部麦区发生较重。随着气温回升和小麦快速生长,小麦病虫害陆续进入发生高峰期。截至3月28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1.48亿亩,同比减少23.5%,比2周前增加71.4%;累计防治8176万亩次,同比减少34.4%。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月4日称,目前小麦生育期,西南麦区为拔节至孕穗期(云南处于孕穗至扬花期),长江中下游为分蘖期,黄淮为返青期,华北和西北麦区仍为越冬期。近期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病虫害由南至北陆续发生,条锈病等病虫在西南和汉水流域进入扩散危害期。截至3月3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4985.1万亩,同比上年减少35.1%,比2014年略增2.1%。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区大发生概率高,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800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区大发生,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江淮和华南南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733.33万公顷次。水  相似文献   

18.
<正>从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获悉,截至3月31日,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68亿亩次,比前一周增加18%,同比增加7.5%,累计防治面积1亿亩;油菜病虫害累计发生4936万亩,比前一周增加16.5%,累计防治面积3244万亩。  相似文献   

19.
《种子科技》2021,(8):I0005-I0005
当前,江淮、黄淮等麦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易感流行期。农业农村部日前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了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分析研判发生形势,安排部署防控行动。会议要求,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打好防控攻坚战,全力保障小麦生产安全。会议认为,小麦赤霉病是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当前田间菌源充足,4月多个降水过程将与江淮、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从4月中下旬开始,自南往北陆续进入预防控制关键时期,防控任务艰巨。各地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围绕“控制流行强度,保产量、保质量”总体目标,重点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常发区适时做好雨后补防,严防病害发生流行,力争将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病粒率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20.
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9亿公顷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发生0.5亿公顷次,同比增加4.5%;病害发生0.19亿公顷次,同比增加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