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系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Ebcrhart和Russcll(1966)提出的方法,评价了1990年参加国家级东北片第四轮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晚熟组6个点的3个品系,克863,春薯84-8和呼单81-213,以及对照品种克新2号的产量稳定性,克863和春薯84-8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克新2号,而呼单81-213的产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4个品种(系)的bi和I差异不显著,S^2di表现出显著差异,克863和克新2 相似文献
2.
3.
2002年,从荷兰引进10个组合1 000多粒实生种籽。2003年在加格达奇种植实生苗世代,并开始选择。至2008年入选品系9个。2009年进行田间试验,以克新13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评价这9个品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植物学性状、生育期、块茎性状、产量、商品性及其抗病性。9个品系的生育期在67~79 d之间。其中6个品系的产量高于对照,以品系22-32-20-34产量最高,折合每667 m2产量为2 751.32 kg。这些表现优良的品系可以提交参加省区域试验或作为亲本材料用于下一轮育种。 相似文献
4.
5.
6.
马铃薯新品系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berhart和Russell(1966)提出的方法,评价了1990年参加国家级东北片第四轮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晚熟组6个点的3个品系,克863,春薯84—8和呼单81—213,以及对照品种克新2号的产量稳定性.克863和春薯84-8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克新2号,而呼单81-213的产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4个品种(系)的bi和1差异不显著,表现出显著差异,克863和克新2号的S和0差异显著,而春薯84-8和呼单81-213的S和0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者克863产量不稳定,春薯84-8表现出平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晋北丘陵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北地区是山西马铃薯的主要产区,约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0%,但大部分丘陵山区由于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粗放,生产力水平提升缓慢,单产低而不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简要分析了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优势与问题,从选择品种、水肥管理、种薯处理、规范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提出了该地区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以达到指导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早熟马铃薯新品系的引进与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6,(3):135-139
为选育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早熟、商品性好和产量高的马铃薯新品系,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对引进的10份马铃薯早熟材料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F04007’和‘F00070’产量高,生育期短,商品性较好,可在贵州省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08CA0847’花青素含量高,抗旱性和产量也较好,可作特色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3年马铃薯小薯整播与切块播种对比试验,发现小薯整播表现出抗旱保苗、长势旺盛、抗病性强、增产显著的四大优点,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现状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当地的印第安人就栽培向日葵。我国向日葵栽培也有很长的历史,大约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传入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向日葵主要分布在北方12省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山西、辽宁、宁夏、陕西、甘肃、河北、青海、山东。 相似文献
13.
14.
南繁大豆生长特点及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南繁大豆的主要生长特点,针对这些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分析相关原因,并结合海南气候资源条件和大豆南繁的实践经验,从大豆播种、留苗密度、肥水运筹、杂草防除及病虫鼠害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南繁大豆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马铃薯》2016,(5):261-267
为了选育适合安徽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系,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13个新品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系的植物学特性、生育期、丰产性、抗性和块茎品质等进行观察记载、调查和测定。经过综合性状评价,新品系‘D671’、‘D514’和‘N138’较对照分别增产13.93%,10.70%和8.10%,且这3个品系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John A. D. Anderson Peter J. Wright Peter Jaksons Aleise J. Puketapu Graham P. Walker 《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2018,95(5):504-512
Fourteen potato lines, including some indicating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zebra chip (ZC), were assessed in trials over three seasons at Pukekohe (New Zealand) under three insecticide regimes: FULL (pre-plant plus 14–15 foliar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 season), REDUCED (4–5 foliar applications) and NIL (no insecticide). In all three seasons there were consistent reductions in tuber yield, dry matter and tuber size from the FULL to the REDUCED to the NIL insecticide treatment. ZC severity recorded in crisp slices before and after frying tended to be highest in the NIL treatment and lowest in the FULL treatment. All lines had symptoms of ZC in both raw and fried crisp samples but there wer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lines, with some showing significantly fewer symptoms of ZC than current widely grown potato lines in New Zealand. The potential of these ZC-symptom tolerant lines, both as parents in a breeding programme and for possible release, is discussed. CLso titre of individual tubers of three lines was also determined from the 2014 NIL plots using qPCR.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so titres and ZC scores in either raw or fried crisp slices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lines. 相似文献
17.
18.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是中国传统的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之一。近年来当地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脱毒种薯繁育和马铃薯生产,使山西省马铃薯迅速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三低一弱"问题,本文结合山西省马铃薯发展规划和实践调查,提出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旨在为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