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聚氯乙烯(PVC)和氟磺胺草醚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VC处理组中,低浓度PVC(540 mg/kg)对玉米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中浓度PVC(1 620、2 7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高浓度PVC(5 4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单一农药处理组中,玉米株高和根长随着氟磺胺草醚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复合污染组中,PVC和氟磺胺草醚的复合效应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单一污染物胁迫相比,复合组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效果更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单一PVC对玉米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影响,单一氟磺胺草醚会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复合污染组对玉米叶绿素的含量的影响与单一农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为田间地膜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微塑料对大田作物的生态毒理效应,选取了3种不同粒径(75、2和0.1μm)聚氯乙烯(PVC)微塑料4个浓度梯度(540、1 620、2 700和5 400 mg/kg),探讨其对玉米(Zea mays L.)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粒径微塑料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μm粒径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发芽率33%~78%,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3种粒径PVC对株高、根长的影响整体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0.5%~73.6%(株高)、1.5%~39.7%(根长),与发芽率结果一致;2μm粒径PVC对株高和根长的影响最大,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叶绿素结果与此一致。综上,PVC的植物毒性与粒径和浓度密切相关,在中粒径、中高浓度时,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对樱桃萝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塑料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菜地土壤中普遍存在的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为目标污染物,以根菜类蔬菜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var. radculus pers)为供试蔬菜,基于种子萌发试验和土培试验初步探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微塑料对萝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E和PP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仅5 g·L-1的PP对萝卜幼苗芽长具有显著(P < 0.05)抑制作用;两种微塑料均能附着在萝卜幼苗根表面,并显著(P < 0.05)抑制幼苗根的伸长,且该抑制作用随着微塑料粒径减小、浓度升高而增强。土培条件下,PE和PP并未影响萝卜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PE对萝卜叶鲜重、根茎鲜重无显著影响,但PP造成萝卜产量显著(P < 0.05)降低,表明不同类型微塑料对萝卜生长的影响不同。推断其原因是PE和PP对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萝卜的生物量产生了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牛磺酸对断奶小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48只体重为(12±2)g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饮用普通自来水,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2.5、5.0、10.0、20.0和40.0g/L牛磺酸,试验期31d。观察牛磺酸对小肠和肝脏重量,空肠绒毛形态、细胞凋亡、小肠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饮水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且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Q0.05);可线性提高小肠绝对长度、肝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L0.05)。2)2.5、5.0和10.0g/L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空肠肠腺(肠隐窝)深度(P0.05);回肠Prot/DNA随牛磺酸添加量提高而线性提高(PL0.05)。3)与对照组比较,5.0g/L添加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但40g/L添加组有升高的趋势。4)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提高,回肠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7),空肠GSHPx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Q0.05),但不影响血清IGF-I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饮水添加中低浓度的牛磺酸可提高小鼠小肠长度和重量,降低肠隐窝深度,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BALB/C雄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每天80ml,实验期为10天.结果显示,1%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肠绒毛长度、V/C比值、黏膜厚度,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影响最大,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刺糖对小鼠肠推进和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刺糖对小鼠离体小肠和在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以中华墨汁的推进距离与小肠总长的比值计算小肠推进率;采用离体肠管平滑肌收缩实验,以小鼠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及运动指数为指标,观察在正常台氏液中刺糖对小鼠离体肠管的影响,同时观察胃肠通和阿托品对不同浓度刺糖的作用。结果表明,刺糖可增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1),但与胃肠通相比作用缓和(P〈0.01)。35%,70%刺糖溶液均可促进正常离体肠管的收缩功能(P〈0.01,P〈0.01),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舒张作用(P〈0.01,P〈0.01)和胃肠通引起的收缩运动(P〈0.01,P〈0.01)。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刺糖对小鼠小肠运动在体内外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和镉及其复合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究重金属、微塑料和二者的复合效应对农作物种子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水稻种子为实验对象,探究微塑料聚苯乙烯(mPS)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mPET,100、300、500、1000 mg·L^-1和1500 mg·L^-1)与重金属镉(Cd,2、5、10 mg·L^-1和50 mg·L^-1)单一及复合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实验中,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规律,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根长和芽长等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单一微塑料暴露下,总体表现为低浓度(100 mg·L^-1)促进发芽,中浓度(500 mg·L^-1)抑制发芽,高浓度(>1000 mg·L^-1)无影响,即发芽率与对照组持平;两种微塑料对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有所促进。微塑料(100 mg·L^-1和500 mg·L^-1)和镉(2 mg·L^-1和10 mg·L^-1)复合污染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MPs(100 mg·L^-1)-Cd(2 mg·L^-1)复合产生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水稻种子发芽,其余复合污染对种子的发芽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对于低浓度的微塑料(100 mg·L^-1),其与镉复合会对水稻种子芽和根的生长起协同作用,只有mPS(100 mg·L^-1)与高浓度的镉(10 mg·L^-1)复合才会对根的生长起到拮抗作用;高浓度的微塑料与高浓度的镉复合后没有对水稻种子根和芽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单一污染,微塑料-镉复合效应对水稻种子生长特性、根长和芽长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一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微塑料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本研究探究了不同表面修饰(原始、羧基化和氨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PS、PSC、PSN)暴露下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和氧化应激状况,暴露浓度分别为0.2、1、5 mg·L-1和30 mg·L-1。结果表明,3种微塑料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质量的抑制程度表现为PSN>PSC>PS,对水稻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的抑制程度总体表现为两种经表面修饰的微球强于原始微球。PS在较低浓度(0.2、1 mg·L-1)下通过刺激水稻根部提高抗氧化系统的应激水平,避免了氧化损伤;随着浓度的升高,根部抗氧化防御能力逐渐减弱,在30 mg·L-1时引发了脂质过氧化。两种经表面修饰的微塑料在较低浓度(0.2、1 mg·L-1)下即可抑制根部抗氧化系统。PSC仅在最高浓度(30 mg·L-1)下诱导了根部氧化损伤,而 PSN在 1 mg·L-1时就引发了氧化损伤,且随着PSN浓度的升高,氧化损伤进一步加剧。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升高,水稻根表洗脱物明显增多,可能与根部的抗氧化反应有关。最高浓度(30 mg·L-1)PSC和PSN的根表洗脱液中可观察到微塑料,根表吸附可能是导致氧化损伤和生长发育受阻的原因。水稻的芽对微塑料的敏感性远低于根部,芽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3种微塑料均在最高浓度(30 mg·L-1)时引发了芽的氧化损伤,但各处理组间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与原始聚苯乙烯微塑料相比,经表面修饰的微塑料,尤其是氨基化微塑料对水稻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负面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探究微塑料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农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3种微塑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小麦种子为实验对象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微塑料浓度内,三种微塑料均在低中浓度(500 mg·L~(-1))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范围为2.86%~20%,而相较于对照组,在高浓度(1000 mg·L~(-1))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一定的促进。微塑料对小麦种子活力指数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LLDPEEVAPMMA,EVA和LLDPE在低浓度时对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促进高于高浓度,且PMMA对小麦种子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微塑料对小麦苗长、根长和干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仅有LLDPE在10 mg·L~(-1)时明显抑制小麦芽长。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及其毒理学效应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但微塑料对外生菌根真菌的毒性研究仍不多见。为此,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Ld)作为供试菌株,选用粒径80 nm和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塑料微球(PS-MPs)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平板法和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浓度(10~300 mg·L-1)的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情况、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200~300 mg·L-1)的PS-MPs显著(P<0.05)抑制2株真菌的生长,且粒径4 μm的PS-MPs较粒径80 nm的对两株真菌的生物量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随PS-MPs质量浓度的升高,Pt和L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始终显著(P<0.05)高于对照,且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暴露于2种粒径的PS-MPs之中时,Pt和Ld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300 mg·L-1处理下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PS-MPs处理下,Pt和Ld的MDA含量显著(P<0.05)升高(除1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Pt和20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Ld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P<0.05)降低(除10、2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Pt和1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Ld外),菌丝组织电导率显著(P<0.05)升高。据此推测,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同菌株对不同粒径PS-MPs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微塑料对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的急性毒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择B2 M、ACTB、GAPDH、SDHA、HPRT1和ARBP共6个内参基因,研究其在幼龄小鼠小肠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6个内参基因均可获得特异性扩增产物;经geNorm程序和NormFinder分析,6个内参基因稳定度由高到低为SDHA=HRPT1>ARBP>ACTB>GAPDH>B2 M;基因表达的稳定值分别为0.006(SDHA)、0.006(HRPT1)、0.007(ARBP)、0.018(ACTB)、0.029(GAPDH)、0.111(B2 M),最终筛选出SDHA和HRPT1 2个内参基因适合用于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以及观察活性炭在小肠中的状态和血清中内皮素、乙酰胆碱酯酶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就巫山神茶水提物对昆明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血清中内皮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以及活性炭肠道推进率随着巫山神茶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活性炭小肠推进距离和首粒含活性炭黑便排出时间则随巫山神茶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认为,巫山神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小鼠小肠的蠕动. 相似文献
13.
选用体质量和出生日期相近的12头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40±1)d 1次性断奶.采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颈静脉灌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二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水平Gln对早期断奶犊内脏器官生长和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颈静脉灌注中等水平的Ala-Gln为0.68 g/(kg.d.BW),连续灌注7 d,可使早期断奶犊牛小肠长度、小肠质量、肝脏质量、脾脏质量、小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增加,隐窝深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口服rhIGF-1粗制品对仔鼠胃和小肠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rhIGF 1)粗制品对仔鼠胃、小肠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口服rhIGF 10 0 4mg·kg-1·d-1可提高小肠DNA含量 ,尤其对提前断乳仔鼠效果显著 (P <0 0 5 ) ;但对小肠RNA和胃DNA、RNA含量无显著影响。口服rhIGF 1还可提高仔鼠脾脏指数和血清IL 2浓度 (P <0 0 5 )。实验中未发现口服 1mg·kg-1·d-1的L 谷氨酰胺与rhIGF 1有协同作用。另外 ,口服rhIGF 1对仔鼠体增重、胃和小肠重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铅(Pb)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了水稻幼苗分别暴露于10~40 mg·L-1 PS-MPs、20 μmol·L-1 Pb及其复合溶液后根长、根系生物量、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性和Pb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比较,PS-MPs处理降低了水稻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和根长,显著诱导了丙二醛(MDA)和超氧自由基(O2-·)的产生以及根尖细胞坏死,还不同程度提高了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与Pb单一处理比较,10~20 mg·L-1 PS-MPs+Pb减少了根部对Pb的吸收累积,增加了根长和鲜质量,降低了MDA和O2-·产物,减轻了根尖细胞的氧化损伤,而40 mg·L-1 PS-MPs+Pb则增加了Pb含量,降低了根长和鲜质量,促进了MDA和O2-·的积累,并加剧了根尖细胞的坏死。另外,高浓度PS-MPs+Pb还降低了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提高了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表明,PSMPs诱导了水稻幼苗根系的氧化损伤并抑制其生长;低浓度PS-MPs能够缓解Pb对水稻幼苗根系的氧化胁迫,而高浓度PS-MPs则可能与Pb产生了协同作用,加剧了Pb对水稻根系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20日龄无球虫感染的雏鸡6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各试验组分别经口接种Eimeria tenella卵囊0.5×104、1.0×104、2.0×104、4.0×104和8.0×104个·只-1,对照组接种等体积生理盐水;接种7 d后.各试验组鸡全部宰杀并立即解剖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与摄影,研究接种不同剂量E.tenella卵囊对雏鸡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试验组小肠各段可见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病理变化随E.tenella卵囊接种剂量的增大而趋于严重,其中试验V组空肠和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内常可见大量聚集的裂殖体.比较观察发现,空肠的病理损伤最为明显,其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的病理损伤最轻.结果表明,E. tenella在雏鸡小肠内寄生和损伤的主要部位是空肠,其次是十二指肠,最后为回肠,并且其对小肠各段黏膜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与接种的E. tenella卵囊数量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探明微塑料(MPs)对双酚A (BPA)在鱼类肠道中累积特征及鱼类生长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黄河鲤鱼为模型生物,分析了0.5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BPA联合作用下鲤鱼肠道中微塑料及BPA的累积特征、鲤鱼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联合处理下鲤鱼肠道中的PS-MPs含量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且随投加的微塑料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S-MPs累积速率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在BPA+PS(L)处理(1 mg·L-1 BPA+20 μg·L-1 PS-MPs)下,0.25 d时鲤鱼肠道中PS-MPs累积速率达到峰值(373.81 μg·g-1·d-1),BPA+PS(H)处理(1 mg·L-1 BPA+100 μg·L-1 PS-MPs)下,则是在0.125 d达到最高(644.00 μg·g-1·d-1)。与单一BPA暴露相比,联合暴露下鲤鱼肠道中BPA累积量增加,与BPA (1 mg·L-1 BPA)处理相比,BPA+PS (L)和BPA+PS (H)处理下鲤鱼肠道中BPA含量分别提高了6.13%和9.74%,BPA累积速率分别增加了190.01%、373.80%。相较于对照处理,BPA处理和MPs与BPA联合处理均引起鲤鱼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使体质量下降幅度减缓,其中BPA、BPA+PS (L)和BPA+PS (H)处理下鲤鱼体质量(21 d)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1.22%、3.90%、4.33%。当微塑料投加量达到100 μg·mL-1时,联合处理会增加鲤鱼肠道中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抑制MDA产生,从而缓解MPs和BPA联合作用对鲤鱼造成的氧化损伤,并且减缓鲤鱼体质量下降。研究表明,微塑料的存在会增加双酚A在鲤鱼肠道中的累积,且两者联合作用对鲤鱼产生了协同毒理效应,导致鲤鱼生长速率减缓,体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秦香止泻方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及冰醋酸致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1)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灌服碳末,处死动物观察小肠碳末推进率:(2)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组给药方法同(1),给药后腹腔注射2 mL冰醋酸,观察第1次扭体时间和30 min内各组小鼠扭体次数。结果 (1)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组比较,小肠推进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肠康片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疼痛潜伏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体次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止泻方中、高剂量组与肠康片组比较,疼痛潜伏时间延长,扭体次数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香止泻方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抑制及推进作用;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与肠康片组比较,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提示秦香止泻方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