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脱贫致富之路的扩展,以务农为主的农村人口正在加速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在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已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14年的54.77%,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但是,中国西部地区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行程中,至今仍有大部分区域处于欠发展的状态中,其发展潜力与空间有待于激发和释放。从目前的发展数据来看,中国东南部的城镇化水平高于西部,而西部的甘肃、青海等省份又远远落后于陕西、四川等省份的发展水平,形成了典型的内部性区域差异。这种内部性的不平衡发展,会导致欠发达地区被长期排斥在全国经济发展体系之外。如何将东南部的优质项目、先进理念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带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应该是"新趋势"下西部省份迫切需要研究和思考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陕西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陕西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本文以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城镇化发展模式三个方面, 分析陕北地区发展情况,集中表现为:资源的富有未能促进区域长足、高效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指出要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应注重发展多功能资源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城镇承载力;完善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推动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化品质。  相似文献   

3.
吴潇  张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02-1805,1833
基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概况,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口质量及数量的影响、公共产品服务的滞后性、技术发展的停滞性、低梯度增长的落后性以及制度建设的僵化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约束机制,从表层上看,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约束力量来自于资本欠缺;从深层上看,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约束力量源于文化滞后。并从制度、经济、文化3个层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约束机制的破解思路。基于这一思路,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西部城镇化动力机制上应"四力"驱动,即外部力量的拉动力、区域市场环境的内聚力、农村内部的扩张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吸引力。创新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引擎,产业的空间聚集及其现代化是城镇化的主动力,政府行为、外资带动、大型工程项目等其他动力为从动力,从动力以市场为媒介经由主动力实现其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农村全面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是加快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必要环节。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不容乐观,呈现出低水平非耦合发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非耦合发展的制度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农村社会基础环境、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乡镇企业4个方面构建促进西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创新框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对2007—2014年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总体都在上升,但公共服务指数发展较快。(2)人口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过渡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3)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度在空间上集聚特征不显著,空间差异性不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在空间上不显著的原因,指出两者关系主要受到自身区域情况与外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侯小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20-6223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了I/U和N/U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东部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中部地区可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西部地区应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东北3省应以大力提高当地工业化的质量、加快产业结构提升为主,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揭示中国西部城镇化格局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成渝区变化较大,青藏高原区变化最小;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要素趋于主导地位,政策、自然要素处于领先地位,人口素质及空间要素影响相对较少。通过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格局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展城镇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差异问题,应在政府指导下走科学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并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合理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格局和影响因素能够引导城镇化发展,从而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特征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20年中国西部地区县域非农业人口长序列统计资料和GIS技术,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现状特征,揭示了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西部县域城镇化进程趋向于良性发展;县域间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差异明显变小,城镇化总体上呈现出趋向加速发展启动的态势;城镇化发展中心呈现东移趋势,在西部的东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西部县域城镇化高速增长地带;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趋向于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53-255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众多综合实力较强城市的聚集地。从区域经济学和城镇化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选取16项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查阅近5年该地区有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该地区各市(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分析发现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31个省份为对象,构建适用的工业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测度其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发展强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模拟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工业—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第一,工业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生态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中部、西部、东北的工业城镇化滞后于生态城镇化,东部工业城镇化发展强度较高。第二,不同省份工业城镇化指数的绝对差异比生态城镇化大,江苏、广东与山东工业城镇化高居首位,广东、北京、江苏生态城镇化遥遥领先,多数省份的生态城镇化快于工业城镇化发展。第三,工业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在东中部地域,呈与高铁线型分布吻合的线状分布特征,生态城镇化高值区横跨东中西3大区域,呈线带围合态势。第四,多数省份的工业——生态城镇化为磨合初级与磨合勉强协调,耦合度高值区大片集中在东中部省份,协调发展度的高值空间格局呈现沿海省份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纳进城农民,使转户农民真正市民化。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产业支撑,新城镇、新城市出现空城现象,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转户难以转业,市民化道路非常艰巨。通过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在测算出各地区2005—2014年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且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距不断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距相对较大,而总体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农户投资能力显著正相关;各区域农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同中存异,人均GDP对东部和西部、城镇化水平则对中部和东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镇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对西部农村绿色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寻求西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契机,探讨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08-209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切入点和关键点,也是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深入了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发展的目标与手段匹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遵循发展规律,才能有序推进该区域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面临的共性问题出发,提出应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构建完善的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其公共服务基本保障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5.
梁颖  蔡承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8-17630,17633
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了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区域优先序选择。东部地区优先提升城镇化质量,对小城镇建设进行长远规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发展与国际城市化水平接轨;中部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走城乡互动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西部地区优先建设新农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收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5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各省的生态效率,分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区间差异,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β收敛情况。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效率逐年改善,区域差异明显,但大部分区域的差距在缩小;2)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考虑空间互相关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收敛速度呈现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的格局;3)在引入城镇化等控制变量后,β条件收敛速度上升,东部和西部尤为明显;4)城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因此,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收敛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区域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和区域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很强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它们的内在关系表现为:农业结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整以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而城镇化又必须以区域农业发展为前提。从世界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看,农业首先为城镇化发展完成原始积累.“以农促城”推动区域城镇化。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镇积累增多,达到“以城哺农”,反过来促进农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缓慢,农业调整就缺乏动力;反之,农业发展不足会导致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不可持续。可见.二者之间形成了既相互联系、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具有许多优势条件,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同时,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较低、区域竞争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加快推进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的重大发展战略,如重点区域突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工业升级战略、服务业提升战略等,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强化人才科技保障、创新财政金融保障、增强土地资源保障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是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本文以丽江市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形成机理,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总结出丽江所代表的“塔台模型”旅游驱动型城镇化模式,阐述了旅游驱动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