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年前,龟背竹在北方还算是名花,莳养者不多,能养好的更少。但身为业余花卉爱好者的大连甘井子区房地处刘成友同志,却能养得非常“专业”。他莳养的一盆龟背竹不仅植株健壮,叶片硕大,去年7月还先后抽出了3支淡黄色、革质的花苞,脱鞘后露出了3支长24厘米、呈松球果状的肉穗花序(见照片),长势喜人。这株龟背竹能从仅有两片小叶的小苗养到如今,全是他精心养护的结果。龟背竹性虽喜水,但又非常怕水,尤其是新茎叶长出后,水浇大了,往往又细又弱,故必须适当控制水量。而夏季因气温高,需水量相对大些,应经常保持盆土和叶面湿润,同时还要注意遮光养护。冬天北  相似文献   

2.
异形桂花开     
莳养的一盆4年生(高压后上盆4年)桂花,今年6月开出了一朵特大的异形花,花瓣直径4.2厘米。这株桂花属四季桂系列,不知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异形花。  相似文献   

3.
地涌金莲原产我国云南,属热带植物,在我地尚未见引种栽培的报道。1991年4月,笔者从云南购进一株地涌金莲小苗,经数年精心莳养,已灿然放花,光彩夺目,引起了花友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将莳养经验简介于下: 花苗邮来时,株高不足20厘米,茎干3厘米,无叶,根很少。先洗净根际泥土,晾一天,用过筛的不加肥的素沙土作基质,栽入一口径20厘米的瓦盆内,盆底垫粗煤渣,墩实,浇透水,放于室外通风避雨、无直射光的走廊下。过两日,待盆土水分不大时,用小木棒支撑,外罩一个透明塑料袋,连盆扎紧,  相似文献   

4.
以前我莳养茶花,都是每年春天购买从江南运来的茶花苗。上盆后缓苗极慢,生长差,不好莳养。后来自己摸索着扦插育苗,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自己扦插的苗上盆缓苗很快,生长壮,开花早,好莳养。原因是从江南运来的茶花苗,除途中失水受损外,对北方的气候、水土等一时较  相似文献   

5.
去年夏天,笔者莳养的金丝君子兰盆中出现了大量黑刺蝇、蚯蚓,且繁殖速度惊人,严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长。我急用“速灭杀丁”溶液浇灌,但隔天观察,杀虫效果不明显,于是改用呋喃丹500倍液浇灌,并在盆内浅埋呋喃丹10克(盆径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6.
兰科石斛兰属石斛,原产于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热带雨林中,附生于树干及岩石上。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旱耐寒,喜半荫半阳,忌强光曝晒。 1984年春末,我们将树叉上附生的石斛兰,大胆地用于盆栽莳养,获得了可喜的成果。86年夏天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现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年开花不断。现将莳养方法介绍如下: 1.用盆用土采用透气良好的瓦盆和朱砂盆,盆径的大小视株棵大小而定。最好用新盆,若用旧盆,盆壁山外要涮洗干净,并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朽木渣(颗粒0.5~1厘米)、炭渣(0.5厘米)、锯末和腐叶土按4:3:1:2的比例配制成培养上,用前一周  相似文献   

7.
①栽植简便,适应性强。我地4月。将10厘米长的木节竖立在3厘米深的盆中漫泡催芽,待萌芽后,移植到1厘米深的浅盆中莳养。到5月20日左右长出绿叶。保持盆中不断水。其特点是:深水盆长叶又长根,浅水盆长叶不长根。  相似文献   

8.
笔者莳养文竹多年,从经验教训中摸索出了一个简养法,即用瓦盆沙壤土盆栽、用自制简易供水器湿养。此法不光省心,而且使文竹生长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土上盆上(换)盆前,要选择适宜其生长的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一般的沙壤土添加1/10的腐熟饼肥也可),淋潮,使其达到手握成团,一搓即散的程度。趁湿筛成团粒状,并分成粗(约0.5厘米)、细两堆。按常规洗净瓦盆,垫好盆孔。盆底先放一层1厘米厚的粗沙,再放一层粗粒土,接着栽植株,然后四周填入细土,其上再放粗粒土至盆沿下适当位置,镇实土浇透水即成。  相似文献   

9.
我家的"小巨人"是一盆身高2米多的龟背竹(见图)。自2006年到我家后,它便一直依在2米高的书柜旁健康地成长。如今它比书柜还高出20余厘米,可与姚明媲美了,而且根茎粗壮,叶片厚实,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之美。这株龟背竹是我2006年6月搬家时带来的。当时它是从一株丢弃的龟背竹上截取一段带气根的茎,埋在花盆里发出来的苗。2007年春天,我买到了现在用的这个宝石蓝色的花盆,盆径37厘米,高20厘米,足以为"小巨人"的根部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于是我在盆底部放入足够的有机肥,装上用园田土、山上腐叶土、河沙按4:4:2的比例混合配制的基质,就把这株龟背竹栽了进去。栽上以后果然感觉又漂亮又适合它生长。那时有6片叶,最大的叶片15厘米,现  相似文献   

10.
一盆仙人山,莳养二十年。身高一米五,苞蕾首次现。花绽喇叭状,瓣色粉白问。十二厘米径,筒长十四添。下午五点展,次晨逐渐敛。  相似文献   

11.
很早就听花友讲鹤望兰难养,称不管用什么方法,鹤望兰总是处于“一年发一片新叶,枯一片老叶”的不死不活状态。每当此时我总是把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鹤望兰莳养方法介绍给他们,可他们却说不管用。前年一位朋友把他莳养4~5年的鹤望兰搬到我这里,让我养养,看能否恢复生机。这盆鹤望兰从莳养时间上看应为成龄植株,但从未开过花,几十片叶子,一半呈卷筒状,一半呈劈开的竹筒般的深勺状。栽植用盆为8寸瓦盆。我首先给它换上口径1.2尺的瓦盆。考虑到鹤望兰为肉质根,怕水湿,要特别注意根部的通透,于是我选用煤渣和发酵过的锯末各半混合作栽培用土,并在盆底填入15厘米厚的花生壳做透水层,以解决因  相似文献   

12.
越冬困难是莳养盆栽桃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从88年开始进行了三个冬春的摸索,找到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霜降来临前,在当地头一次大冻之前(-2℃—4℃),将盆桃浇足水。霜冻后,将植株上的叶片和盆上的落叶等全部打扫干净,连同  相似文献   

13.
我单位唐庆梅女士莳养的龟背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叶大形奇,状如龟背,具有长柄,常年碧绿。茎干高2米左右,茎节短而粗壮,深褐色的气生根条条  相似文献   

14.
碗莲的家庭莳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碗莲是近年来家庭养花的新宠,因其植株矮小,花小叶小,可植于花盆或碗中观赏而得名。但它比较娇气,莳养时必须掌握它的栽培技巧。 盆土的选用 首先要选好种养的容器,一般可选择20-25厘米口径,15-20厘米深的碗或其他器皿。泥盆、瓦盆容易渗水,不宜选用。瓷盆、釉盆虽可选用,但必须将盆底用水泥堵死后方可使用。碗莲要求含有机质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蔬菜地的园土也可,土层一般占全盆的3/5。  相似文献   

15.
要使小盆里的树桩,体现出大自然的野气,悬根露爪,可以算是主要手法之一,其中提根最快的树种要属金银花了。一般盆栽树种2—4年翻盆一次,每次提根2厘米左右(最多4厘米)。而金银花根部生长旺盛,每年都须翻盆,每次最少可提根2厘米(多者能提出4—6厘米)。因此,金银花经过多年的加工,必然造型奇特,不失为家庭盆景之上品。我莳养的几盆五宝金银花从扦插到成型六年,一盆提根24厘米,另一盆26厘米,而且年年花开满树,十分诱人(见附图)。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一盆莳养在兰州的金黄素心建兰开出了特大的花朵。该兰呈明亮的金黄色,无任何杂点,花径超过9厘米,为一般兰花直径的2倍左右。花香清幽浓郁,花朵端庄高贵,是国兰中少见的珍品(见彩页)。其花朵之大,颜色之鲜亮,不亚于洋兰。而其浓郁的芳香,却是洋兰比不了的。据莳养者总后勤部兰州物资供应站郭群鸽同志介绍,该兰系产自台湾的素心建兰,由于养护精心,植株非常茁壮。这次开花一茎6朵,十分壮观。花茎高46厘米,像很细的竹杆,共5节,鞘长5厘米,咖啡色,最上面着花的一节长达23厘米。花序轴长4.5厘米。中萼  相似文献   

17.
我在楼房养花多年,不断摸索改善阳台环境的路子,成功地采用了“湿养法”。具体做法是,制作3~5厘米高的白铁盘,置放阳台一侧,如莳养数量少,也可用瓷盘(碗)等搪、陶器皿。里面铺1厘米左右厚的粗沙,上放盆栽花卉。每隔3~5天或稍长时间(酌情而定)向盘内注水一次,保持盆土长期不干。实践证明此法养花生长极佳。下面就“湿养法”再作些解释:  相似文献   

18.
住高楼养兰的朋友都会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空气湿度难以解决。几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找到了一个省工省时、经济实惠、效果好的简易方法。那就是用塑料脸盆、饮料瓶等作容器,装满水放兰盆周围,这样便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空气湿度。笔者用此法莳养的80多种数百盆兰花,成活率高,新增苗数多,盆盆都开花。  相似文献   

19.
我莳养的一株朱顶红,系连体双球根,每球根直径约6——7厘米。去年4月中旬抽出5箭花蕾,每箭有花4朵,5月间陆续开放,花期共1个月。到8月中旬又抽出两箭花蕾,先后开花6朵。朱顶红在南京一般一年开花一次,而今年我这盆却花开二度,出乎意料。回想莳养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上年入冬后,把球根带土球从盆内取出,放于空盆中,在室内保温越冬(以前没有取出)。同时将盆土移到室外露天里,将鱼内脏、鱼鳞、鱼尾等埋入其中。经过室外约3个月左右的雨淋日晒,到立春后鱼内脏等以全部转化为富含氮、磷、钾元素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20.
本人极喜莳养山茶花,初养时因不得要领,所养山茶常是十有九死,代价颇为沉重。近几年,学习了一些栽培山茶花的书籍,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步掌握了栽培山茶花的一些方法。现在我所栽培的百余盆山茶花都枝壮花艳,花径在12~13厘米以上的占了大部分。2004年2月,盛开的一盆品种为‘云斑山茶之都’的茶花花径达到了17厘米。辛勤的劳动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