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农业种植业快速发展,常见的农业病虫害也得到有效地防治。进行规模化种植小麦时,会发现小麦秆黑粉病可以给小麦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属于真菌、条黑粉菌属。本文中主要主要介绍了小麦秆黑粉病的具体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麦秆黑粉病是为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秸秆还田,菌源逐年积累,加上有些农户私自引种、串种和不重视种子处理,致使小麦秆黑粉病又呈发展趋势,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据调查,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新麦18、新麦19上.  相似文献   

3.
玉米黑粉病在我们大关县已上升为玉米主要病害,发病损失很重,成为当地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该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叙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只有培育抗病品种才是最根本、彻底地解决黑粉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黑粉病又叫瘤黑粉病,俗称灰玉米,灰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我省的各玉米栽培区都有发生,尤其西北干旱地区发病更普遍、更严重.据笔者多年调查,酒泉地区发病率为4%~9%,严重地块14%~25%,杂交制种玉米发病率更高,为30%~45%,严重时高达80%以上,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慈姑黑粉病的发生规律,阐述了其发病特点,概述了其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两方面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3年玉米瘤黑粉病在新源县的发生实况,总结出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播途径,分析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又称玉米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全国大面积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如2000年全国玉米发病面积180万hm^2,绝收3万hm^2。一般减产10%~30%。2001年豫北山区发病率5%~10%,严重地块15%~3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病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10.
南阳市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及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南阳市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状况及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对秆黑粉病的抗性,于2011年4-5月份在南阳市各县区随机选取1~3个乡镇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并于同年10月至次年5月对河南省广泛种植的15个小麦品种进行秆黑粉病抗性鉴定。调查结果表明,除宛城区、西峡县和社旗县没有发现小麦秆黑粉病外,其他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病茎率为0~10.7%,发病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41.5%,推测全市发病小麦面积约75万hm2。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对该病的抗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甚大,豫麦57属免疫品种,运旱618、漯麦4-168、豫农001、偃展4410、04中36、百农矮抗58为高抗品种,开麦20、濮麦9、郑麦9023为中抗品种,豫农202、豫宝1、金博士1为感病品种,豫麦012和豫农-416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特点、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稻粒黑粉病的病原物、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和发病因素,提出了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玉米黑粉病是大关县玉米的重要病虫害之一。该病属侵染性病害,侵染时间长,玉米苗期至成 熟期均可侵染。主要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倒装句植株出现不结果实的空杆, 大大降低了玉米的总体产量,从而对玉米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文章根据近年来对该病监测、调查、 分析、研究等情况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流行条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会对玉米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该文介绍了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3年玉米瘤黑粉病在新源县的发生实况,总结出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播途径,分析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对玉米黑粉病发生程度调查分析,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秆黑粉病是我县六十年代以前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后经防治,基本被控制。但近年来,此病又明显回升。据调查,1984—1986年仅有零星发生,病秆率千分之一以下,对产量基本无影响;1987年明显加重,大部分麦田均有发生,全县平均小麦病秆率1%左右,个别地块高达35%;1988年仍呈上升趋势,平均病秆率为1.5%;1989年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125万亩小麦,平均病秆率为4.1%,最高达51.9%,预计平均每亩减产10公斤,全县减产1250万公斤,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其回升原因:  相似文献   

19.
调查分析了固原地区玉米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黑粉病又名"乌霉"和"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 一、黑粉病的症状特点及危害 (一)症状特点 黑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各个器官都能感病,具有分生能力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瘤状物.初为白色或浅紫色,逐渐变成灰色,后期变为黑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