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作物育种便开始了轮回选择方法的应用,在异花授扮作物玉米上成为一种新颖的育种手段,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杂合的群体将按(1-(1/2~q))~r公式逐代分离迅速纯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的水稻育种计划中实现遗传增益是无可置疑的。目前产量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大多数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灌溉水稻更是如此。轮回选择能在水稻育种中应用,因为它已成功应用于许多自花授粉物种,如大豆、小麦、菜豆、燕麦、甚至水稻。为了提高轮回选择计划的效率,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基础群体,尤其  相似文献   

3.
杂交种在我省烤烟生产上应用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种在我省烤烟生产上应用前景的探讨张宪银(贵州农学院农学系)烟草育种与其他自花授粉作物一样,传统上采用培育纯系品种的杂交育种法,包括常规的品种间杂交育种和抗病育种中采用的远缘杂交。烟草的杂交种利用也早已被尝试过,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如美国的白肋...  相似文献   

4.
王德生 《科学种养》2010,(11):49-49
<正>高产小麦新品种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利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3个高产小麦新品种轮选519、轮选496和轮选716,近期通过  相似文献   

5.
孟凡华  杜振华 《种子》2000,(5):63-63
作物育种又称遗传改良 ,是粮食增产中投入最少而效益显著的一项技术措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种植优良品种就能起到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据测算 ,新品种的应用对大田作物的年增产率为 l%~2 % ,而粮食品质 (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的改进主要依靠育种来实现。育种的途径与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自花授粉作物如小麦是先杂交 ,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装”在一起 ,形成新的纯系品种 ;异花授粉作物 (如玉米 )一般先创制 (或引进 )优良群体 ,然后自交提纯 ,选择优良自交系 ,再杂交 (自交系间 )筛选强优势组合 ,这种途径除聚合优良性状外…  相似文献   

6.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基因在常规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携带有隐性核不育基因,不育率为100%、不育度为95%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与优良恢复系品种测配,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的杂种F1继续种植,从F2育性分离的群体中选择优良不育株,利用其不育基因改谷子自花授粉为异花授粉,进行谷子品种间复合杂交及不同轮回选择群体育种,选育出6个品种和一批具有优异特性的不同世代材料。  相似文献   

7.
纪凤高 《作物杂志》1990,(1):F003-F003
迄今为止,人类能够定向创造新基因仍十分茫然。长期以来作物育种主要利用自然界现存基因的重组进行杂交选育。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开展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的本质是把杂交育种的规模扩大、程序压缩在较短的年限里连续进行。其优越性在于:  相似文献   

8.
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选育玉米新品种时,要提高育种效率,首先考虑的是应有一个明确的育种目标,其次是种质选择,同时还需考虑育种方法。提出“3群”杂种优势群的概念和“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分析了轮回选择、二环选系、单倍体诱导选系的方法及分子育种技术对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作用。结论是:要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应在传统育种技术上下功夫,同时要重视现代生物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科学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50年代的水稻矮化育种,引发了60年代波及世界的“绿色革命”。70年代,“三系”杂交水稻的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彻底改变了“自花授粉作物不能利用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80年代,利用光敏核不育系的“两系”杂交稻育种把水稻推向了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高度。我国的水稻花培育种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大豆轮回选择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轮回选择现状张国栋(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150030)大豆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是杂交育种法,常用的形式是单交、复交和回交。由于这种育种法主张优中选优,要求至少有亲本之一是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所以经过一定时期后,生产上使用品种的亲缘就会十分接近,必然...  相似文献   

11.
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烤烟作物自身特点,分析了烤烟育种应用轮回选择的优势,最后结合育种实践经验,指出创建烤烟轮回选择基础群体应注意亲本的选配、亲本的数目及基础群体的合成方式,提出多目标烤烟育种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结合S1选择法的轮回选择程序,同时建议采用开放式的轮回选择方案、适时引入适当遗传比率的优异种质或基因,根据基础群体所包含的种质状况、选择性状的遗传模型及遗传复杂性确定轮回选择后代种植群体规模,依据轮回选择群体的规模、轮回选择实际进程和目标性状遗传方式确定对后代的选择强度,采用约束指数对多个目标性状同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品质一直是作物育种的目标,而育种过程中方法的改进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因此,了解育种方法,并获悉其在育种过程中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过去几十年作物育种技术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为了厘清作物育种方法的发展历程,为未来进一步提升育种效率,本研究概述了作物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方法,并阐述了这些方法发展的概况,内容主要包括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育种值估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材料和基因克隆及功能的研究,并展望了分子设计育种未来的发展,以期为未来育种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的应用及入选材料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回选择是作物群体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应用效果的论述,提出了群体改良时后代材料的处理以表型混合选择为主,系谱法为辅的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航天育种较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方法,属新兴的育种技术。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作物种子等以来,人们对此议论增多。现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相关情况及近年来的实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矮败小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科所创制的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遗传资源。矮败小麦授以非矮秆父本的花粉,其后代总是有一半靠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株,一半靠自交结实的非矮秆可育株。矮败小麦可以作为育种工具用于单交、复交、回交、阶梯杂交和远缘杂交等多种育种途径,特别是便利地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2006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来自全国科研院所科技人员200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28位…  相似文献   

16.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育种效率是育种家追求的育种手段之一,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已被应用于轮回选择育种中,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能否应用于常规大豆育种程序还未曾有报导。此研究以1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配制15个杂交组合,利用苜蓿切叶蜂授粉,通过对其后代的选择与鉴定,选育出4个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探讨了该方法的育种效率、组合选配与后代选择问题以及杂种优势与后代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常规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杂交玉米良种毕单18父本82的雄花散粉习性进行轮回改良,通过4年8代的轮回选择,育成了41182—5的82改良系,且在制种生产上成功应用。回交育种法对改良自交系的个别缺点或转移某个目标性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轮选987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是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我们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育种,已经探索出一套方便实用的轮回选择技术,并使矮败小麦群体得到了显著改良,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品种(系),其中轮选987就是代表品种之一。轮选987高产、稳产,且品质优良,2001年和2002年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北方冬麦区区试、生产试验,其产量均为第一,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玉米开放的S_1或S_2轮回选择系统与优良自交系种质的循环利用刘仁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轮回选择最早是Hayes和Garber(1919)提出的。目前已成为现代育种将优良基因集中并分离的重要手段,已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普...  相似文献   

20.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问世,为小麦在育种领域开辟了新的育种途径,使得自花授粉的普通小麦,可以利用异花授粉的特点进行轮回选择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等。而有效地利用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花授粉率的高低;异交结实率高,则获得种子费用低,经济效益高,在生产实践中易于应用。为此,近年来许多人采用了剪颖等辅助授粉的方法,剪颖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提高异交结实率,剪颖不但耗费较多的势力,而且损伤了生物体有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