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国自山区发展果树以来,吸果夜蛾的危害日益加剧.据记载,吸果夜蛾的种类以热带及亚热带为多;沿海一带较内陆地区为多.青岛崂山地区虽位于温带北纬36度多,但因在山东半岛南侧,黄海之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年平均温度约11.19℃,冬季最低温度很少低于零下15℃,年平均降水量约822毫米,林木葱郁,野生植物繁茂,很有利于吸果夜蛾的孳生与扩散.苹果、梨、桃、杏、  相似文献   

2.
崂山县是全国重点果区之一,自从山区发展果树以来,吸果夜蛾的危害越来越重,严重的影响果品生产与发展。北宅山区果园,果实被害率达70%,有的果实被迫早采。沙子口公社梨园曾因改换。良种,受吸果夜蛾严重危害,不愿再改换良种。 1965年至1967年,我们在崂山县北宅公社等山区果园进行了吸果夜蛾的种类与防治试验的调查,获得以下结果。 一、吸果夜蛾的危害情况 吸果夜蛾为害李、杏、桃、梨、葡萄、苹果等多种果树的果实(表1),被害果实重者多达30多个虫眼,造成腐烂不堪食用,轻者口味苦涩,不耐贮藏,降低经济收入。同时看出:早熟果早为害,晚熟果晚为…  相似文献   

3.
苹果吸果夜蛾种类多,食性杂,山区果园发生重于平原果园。它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期(果实有芳香味时)为害。吸果夜蛾用虹吸式口器刺吸果实汁液,使受害果面造成许多小孔,5~7天后,刺孔附近果肉干缩或呈海绵状,失液腐烂,严重的影响果实的品质。 苹果吸果夜蛾主要在傍晚以后出来为害,比较难防  相似文献   

4.
山区怎样防治苹果吸果夜蛾苹果吸果夜蛾种类多,食性杂,山区果园发生重于平原果园,它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期(果实有芳香味时)为害,一般9─10月份为害比较严重。吸果夜蛾用虹吸式口器刺吸果实汁液,使受害果面造成许多小孔,5─7天后,刺孔附近果肉干缩或呈海绵状,...  相似文献   

5.
山区或近山区柑桔(特别是早熟品种),被吸果夜蛾为害,已成为柑桔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吸果夜蛾成虫8—11月于傍晚和前半夜飞入果园吸食果实果汁,果实受害后腐烂脱落(有的地方称为“蜂柑”),其中9—10月为危害盛期。而吸果夜蛾的幼虫又是以木防己、汉防己等植物为食物,因此铲除其中间寄主——木防己、汉防己,就可有效地控制其幼虫数量,从而减少为害。1984年我县在湖北省果茶所的指导下,于6月20日至7月10日在六个  相似文献   

6.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类以成虫刺吸水果造成危害的重要果树害虫。吸果夜蛾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可危害多种水果,其中丘陵山区果园受害更为严重,防控难度较大,对果树产业的经济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中国“还地于粮”“果树上山”等政策的倡导和落实,未来山地果园的数量会逐渐增加,需要提高对吸果夜蛾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好防控措施。从吸果夜蛾的危害习性、主要种类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综述吸果夜蛾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从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方面综述其防控技术,并对未来吸果夜蛾防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吸果夜蛾绿色防控与科学治理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吸果夜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果夜蛾类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地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的果园受害更重。凡味甜、多汁、皮薄的果实成虫均喜危害,如苹果、梨、桃、葡萄、枇杷、柑橘等,被害果实果汁被吸干,只剩纤维,并易腐烂脱落,不能食用。幼虫多危害树木、杂草、药材及农作物,食性杂。世界上已知的种类就有10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有嘴壶夜蛾等10余种。  相似文献   

8.
吸果蛾是吸食果汁的蛾类总称,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夜蛾科,而且都是夜间危害,故又称吸果夜蛾.寄主有苹果、梨、桃、李、葡萄、柑橘等.在浙江一般危害柑橘,有时对桃、李等果品也能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怎样防治吸果夜蛾湖南读者陈显吉来信说:我地属山区,吸果夜蛾相当严重,从6月起就开始危害桃、李、葡萄、柑桔等,一直到11月,丰收的果实毁于一旦。我试着用白炽灯诱蛾,收到一些效果,但不明显。有资料介绍用黑先灯诱蛾,但又不知怎样制作。请介绍防治方法。吸果夜...  相似文献   

10.
陈赓 《果农之友》2004,(2):37-37
吸果蛾是吸食果汁的蛾类总称,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夜蛾科,而且都是夜间危害,故又称吸果夜蛾。寄主有苹果、梨、桃、李、葡萄、柑橘等。在浙江一般危害柑橘,有时对桃、李等果品也能造成很大损失。吸果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比较特殊,其幼虫多生活于果园之外,成虫从园外飞入,而且是夜间危害,防治起来比较困难。200l~2002年,笔  相似文献   

11.
油奈吸果夜蛾药剂防治试验古田县农业局林水兰,苏云中,张秋萍一吸果夜蛾是危害油奈果实的最大害虫,山地果园吸果夜蛾数量大,又多为夜间活动,其危害猖獗,每年造成油奈产量损失率20—40%,严重的满园无好果。为此,我们于1996年7月采用百树得、樟脑丸等四种...  相似文献   

12.
山区果园,吸果夜蛾类害虫特别多,每当果实成熟,就有大量的吸果夜蛾类虫为害,严重时产量损失2/3.吸果夜蛾类虫一般都在晚上为害果实,而且果实成熟时不宜化学防治,所以防治难度大.吸果夜蛾类虫已经成了山区农民栽培果树最担心的-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果农的经济收入.为摸索在梨园中有效防治吸果夜蛾类虫的技术方法,2003年引进了频振式杀虫灯,对其诱杀害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吸果夜蛾是山区水果生产的大敌。我场地处半山区,吸果夜蛾甚多,水果受到严重为害,全县各地同样受害严重。我们在识别各种夜蛾形态,生活习性和相应的中间寄主植株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了挖掘中间寄主,捕捉幼虫和烂果诱捕成虫等防治措施,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吸果夜蛾种类多,分布广散,上述防治方法花工较多,并一时难于彻底消灭。桃、梨采收后,吸果夜蛾便很快转移到桔园为害桔果,所以急待研究出较好的防治措施。今年我场  相似文献   

14.
吸果夜蛾对山地桔园危害十分严重,一般产量损失达20%~85%,有的甚至无收。 1990年,青田县农业局应用5.7%百树得乳油(德国拜耳公司产),进行小面积的吸果夜蛾防治试验。选择往年吸果夜蛾为害最严重的山地成年温州蜜柑园,于8月中旬至采果前15~20天,进行连续喷药防治试验。试验设1000倍液(每次喷药间隔期  相似文献   

15.
吸果夜蛾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一类重要果实害虫,常见的有嘴壶夜蛾和乌嘴壶夜蛾。吸果夜蛾1年发生4~5代,田间世代重叠。以成虫或蛹在松土下、杂草丛中或寄主(木防己、汉防已)基部卷叶内越冬,5月下旬开始繁殖,卵散产在木防己等寄主植物上,幼虫在其上取食。9~11月危害柑桔果实,  相似文献   

16.
吸果夜蛾可为害柑桔、梨、桃、李等果实,以前赣南地区尚未作过系统调查。随着赣南山区果树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温州蜜柑上山栽培成功后,柑桔面积扩展迅速,吸果夜蛾为害也日益加剧,现已上升为柑桔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1987年以来,我们对赣南地区柑桔吸果夜蛾的种类及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晓春 《果农之友》2006,(9):48-49
近年来,吸果夜蛾危害呈上升趋势。9月下旬到10月下旬是吸果夜蛾对柑桔的危害盛期.到12月上旬之前还可危害柑桔迟熟品种,这对柑桔生产尤其是山地柑桔构成威胁.导致采前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柑桔产最与品质,特别是其在夜间危害,白天隐蔽,难以被果农发现,即使发现后施药.害虫往往飞之大吉,防治起来十分麻烦。因此防治吸果夜蛾.要注意改进方法.做到巧治。  相似文献   

18.
对云和雪梨造成1次或2次危害的吸果夜蛾共70种,其中发生量大,危害严重的有18种.吸果夜蛾以成虫危害梨果,果肉失水呈海绵状,并易遭细茵、霉菌感染,3~5天被害部位腐烂变黑凹陷,果实脱落.6月中下旬开始危害雪梨,7月为危害高峰.进行综合防治特别是果实套袋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9.
吸果夜蛾以成虫在果实成熟前后夜出刺吸果汁造成采前落果 ,对产量及当年经济效益影响极大。下面将吸果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综述 :1 发生危害特点1 .1 发生种类多 ,危害性大 吸果夜蛾种类国内已发现 60余种 ,湖南仅邵阳地区调查就有 2 2种 ,其中以专食好果的嘴壶夜蛾 (成虫体长 1 7~2 0mm ,翅展 36~ 40mm ,前翅红褐色 ,上有不同颜色的花纹 ,翅尖至后缘有一深色斜线 ,后翅单一褐灰色 )、鸟嘴壶夜蛾 (成虫体长 2 3~ 2 6mm ,翅展 49~ 5 1mm ,前翅深褐色 ,翅面有不明显的波状纹 ,翅尖向外显著突出似鹰嘴形 ,从翅尖至翅的中部有两条…  相似文献   

20.
柑桔吸果夜蛾为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场柑桔被害日趋严重,尤以早熟温州蜜柑受害最重,每当九、十月间,被害果实落地累累,估计果实被害率约在10%左右。为了掌握柑桔吸果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1974年我所对柑桔吸果夜蛾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