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鱼类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芙蓉鲤、三元鲤等)、鲫鱼(芙蓉鲤鲫、湘云鲫、彭泽鲫、中科三号银鲫等)、鳊鱼(团头鲂)、鳜鱼、鲶鱼(土鲶和大口鲶)、黄颡鱼、鲴鱼、鲌鱼、才鱼、加州鲈鱼和斑点叉尾鲫回等。下面将鱼类人工繁殖的基础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由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用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得到杂交子代芙蓉鲤,再以芙蓉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的新型杂交鲫鱼。1.形态特征芙蓉鲤鲫具有鲤鲫杂交种的典型特  相似文献   

3.
湘云鲫、湘云鲤与其他鱼类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中的残饵和其他鱼类不能有效利用的饵料生物,达到充分利用水体资源获得增效的目的。在该模式中,不论主体鱼是何种鱼类,湘云鲫、湘云鲤均为搭配鱼类。 1. 常规池塘混养 在高产精养池 塘大面积混养湘云鲫、湘云鲤,可以充 分利用水体、饵料,效果很好。在四大 家鱼池塘每 667 平方米(1 亩)搭配 75 ~ 100 克较大规格的湘云鲫和湘云鲤 春片鱼种 100 ~ 200 尾,在不影响池塘 常规鱼产量的情况下,每 667 平方米 可增产湘云鲫、湘云鲤…  相似文献   

4.
正芙蓉鲤鲫是由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筛选出的新型鲤鲫杂交种,芙蓉鲤鲫作为国家水产新品种,与普通鲤鲫杂交鱼相比,生长速度快20%,产量提高23%;养殖性状优良,耐低氧、耐操作、耐运输、耐肥水,食性杂,适应温度能力强,适宜生长环境p H值为7~9,最佳生长水温为24℃~28℃;商品成鱼市场认可度高,肉质口感好、肉多刺少、营养丰富。现将芙蓉鲤鲫稻田  相似文献   

5.
太湖鱼类学调查及渔获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12月对太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鲢、鳙、鲤、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47种,隶属于15科、10目。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刀鲚(Coilianasus Temminck et Schlegel)、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等;鲢、鳙、鲤、鲫的0龄和1+龄鱼的数量百分比较大;多样性特征值平均指标分别为:Margalef指数为4.55,Shannon-Wiener指数H′和H″分别为2.44和2.39,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J″分别为0.67和0.65。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芙蓉鲫及其原始亲本(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5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利用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其中12条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57、0.7478、0.7419、0.7449,遗传距离分别为0.1327、0.2906、0.2985、0.2944。在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时,所扩增的29对微卫星引物中共有13对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17、0.7434、0.6680、0.7552,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4、0.2965、0.4034、0.2808。两种分析结果均表明,芙蓉鲫的遗传结构更接近于父本红鲫,与外祖父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比与外祖母散鳞镜鲤的遗传相似性要大,其遗传结构更偏向于具红色体征的原始亲本。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当龄鱼、小型鱼,甚至是鱼苗;渔获物"三化"(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严重。最后讨论和分析渔业资源衰退成因,提出渔业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华南鲤、尖鳍鲤、三角鲤和须鲫等的营养价值,采集并测定华南地区6个鲤亚科鱼类种群的氨基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SEAA)和鲜味氨基酸(DAA)的质量分数最高都是须鲫,分别是15.88%、6.31%、1.50%和6.07%;根据CS和AAS评分,6个种群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都为缬氨酸(Val),赖氨酸(Lys)的质量分数较高,其ASS都大于1.50。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中,6个群体得分都在74以上,依次为海南鲤(77.77)须鲫(77.52)榕江鲤(76.70)珠江鲤(75.27)尖鳍鲤(74.75)三角鲤(74.66)。可以认为须鲫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在所测定的6个鲤亚科鱼类种群中,须鲫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具有养殖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和资源量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有34种.其中,鲤科鱼类22种,占64.7%;鲿科鱼类5种,占14.7%;鲶科、鮨旨科及鳢科鱼类各2种,各占5.9%;长臀鮠科鱼类1种,占2.9% .主要分布于乌江、赤水河、沅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等水系.主要土著名特优经济鱼类资源年产量1 977t.目前,国内对翘嘴鲌、鲤、鲫、大口鲇、鲇、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吻鮠、斑鳜、乌鳢和月鳢11种鱼类的研究已较成熟;对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瓣结鱼、华鲮、唇鲮、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岩原鲤、鲤、鲫、斑鳠、长臀鮠和大鳍鳠13种鱼类开展了养殖和繁殖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适宜进行开发的鱼类有中华倒刺鲃、白甲鱼、华鲮、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岩原鲤、斑鳠、长臀鮠和长吻鮠等.  相似文献   

10.
以芙蓉鲤鲫为试验材料,在室外水泥池中通过向供试土壤添加5、50、100 mg/kg的外源性镉,并注入池塘水进行芙蓉鲤鲫人工饲养,研究镉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芙蓉鲤鲫组织中的蓄积分布。结果表明,试验组水体中镉含量在试验初期和早期均较高,在试验中期有所降低,在试验后期又出现明显升高;试验组底泥中镉含量均在试验开始初期最高,而在试验中期和后期逐渐降低;试验组芙蓉鲤鲫非可食组织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可食组织,其富集规律表现为:肠道肝脏鳃鳞片皮肤腹肌背肌。试验养殖环境条件下芙蓉鲤鲫的肝脏、肠道、鳃和鳞片是镉蓄积的主要部位,水体中镉含量与底泥中镉含量呈正相关,底泥中高浓度的镉可导致养殖水体中镉含量超标,但不会对芙蓉鲤鲫皮肤和肌肉组织的食用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钱程 《新农村》2011,(2):31+56
1.投饵施肥投饵是满足鱼类生长,提高产量的物质基础。开春后天气逐渐转暖,当水温升至8~10℃时,常规鱼类(四大家鱼、鲫、鲤等)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多。热带、亚热带鱼类(罗非、白鲳、土鲮、泰鲮等)则在12℃以上时开始摄食。由于春放鱼种苗小,水温低,投饵量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  相似文献   

12.
张金宗 《农家科技》2007,(11):28-28
<正>水产养殖通过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可达到优质低耗增效增收。"四大家鱼"是指草鱼(又叫鲩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鲫)。它们的关系是: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专门吃水生植物和陆生无毒植物草料,吃剩的残饵和排出的粪便培育水中浮游生物以供鲢鳙鱼滤食。故草鱼、鳊鱼、团头鲂(三种鱼食  相似文献   

13.
畏寒性鱼类系指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具不耐低温特性的鱼类,目前已推广养殖的品种有鲮鱼、罗非鱼、革(蟾)胡子鲶、淡水白鲳、淡水石斑等.这些鱼类冬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需利用温泉水、地热水、工厂余热水保种越冬,待翌年气温回升适宜时才大面积放养于自然养殖水体.这些鱼类的放养不同于常见的广温性鱼类(像四大家鱼、鲤、鲫、鳊鱼等),因而放养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长吻鱼(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属鲇形目鲿科鱼(鱼危)属鱼类,古名鲴,地方名江团(豚),又名肥沱(坨),是中国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5.
开展鱼类杂交研究,充分利用于一代的杂交优势.对改良鱼类经济性状,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鲤鲫鱼之间的杂交,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国外学者曾开展银鲫X家鲤、鲤X源五郎鲫、源五郎鲫X鲤、色鲤X源五郎鲫等杂交研究阵骏琅,1988」。国内学者曾作过红鲫X湘江野鲤【刘笛,1993]等杂交研究。自1989年起,在前几年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白鲫为毋本.散窥镜鲤为父本的杂交制种研究,六年来已成功繁殖出杂交子一代(取名为兴淮鲫)龟兹6373万尾。养殖试验和大面积生产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兴淮鲫杂交优势显著,具有生长快…  相似文献   

16.
开展鱼类杂交研究,充分利用于一代的杂交优势.对改良鱼类经济性状,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鲤鲫鱼之间的杂交,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国外学者曾开展银鲫X家鲤、鲤X源五郎鲫、源五郎鲫X鲤、色鲤X源五郎鲫等杂交研究阵骏琅,1988」。国内学者曾作过红鲫X湘江野鲤【刘笛,1993]等杂交研究。自1989年起,在前几年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白鲫为毋本.散窥镜鲤为父本的杂交制种研究,六年来已成功繁殖出杂交子一代(取名为兴淮鲫)龟兹6373万尾。养殖试验和大面积生产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兴淮鲫杂交优势显著,具有生长快…  相似文献   

17.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一、鲴鱼的养殖前景鲴鱼生长快、易捕捞、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养殖品种名优鲫鱼有澎泽鲫、高背鲫、芙蓉鲤鲫、方正银鲫、湘云鲫和中科三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适宜饲养、生长速度快和饲养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池塘主养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对转基因鲤鲫杂交(F1)回交三倍体子代鱼进行了红细胞及其核大小的测量和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为:采用血涂片法测量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红细胞面积和体积分别是二倍体红鲫鱼的1.43倍和1.57倍,接近三倍体的理论预期值1.5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鲤鲫杂交子代细胞和二倍体细胞进行相对DNA含量测定,结果为:在所测的12尾鱼中,有9尾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5%,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非整倍三倍体)的鱼有3尾,占总鱼数的25%,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湘云鲫和湘云鲤是由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筠院士为主的课题组培育成功的经多代自交且能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4N)新型鱼类种群(简称“基因库鱼”)做父本,与日本白鲫(2N)母本和鲤鱼母本杂交而产生的后代(3N)。它既具有杂交鲫、鲤鱼的优点,也具有与普通鲫、鲤鱼和一般杂交鱼不同的生物学和养殖特征。1.湘云鲫与其他鲫鱼的外形差异湘云鲫外观与普通白鲫相似,体色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与其他鲫鱼相似,但较小,有两对较小须突(市场假冒品种口须较长);侧线鳞一般为30~32片,背部后侧鳞式较乱;由于性腺不育,腹部比其他鲫鱼小,肌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