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林成活率不高一直以来对辽西干旱丘陵区植被的重建及恢复有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试验研究了竹节壕整地方式对油松移植苗造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造林前进行竹节壕整地,对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均有明显的影响,与未整地的处理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53.55%~74.48%,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28.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场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属薄层黄土低山丘陵区。年降雨量570毫米,蒸发量1700毫米,春旱和伏旱严重,影响造林质量。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初见成效。初见成效。一、改穴状整地为带状整地据我们调查,在干旱阳坡生长的刺槐和油松,  相似文献   

3.
根据辽宁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本文从整地方式、苗木保水技术和造林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多年的造林实践和经验,提高辽宁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油松在丘陵区造林,应选择在阴坡的中下部或厚层土立地;采用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比不整地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9.6%和34.3%;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前;坐水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1.6%;合格苗造林成活率比不合格苗提高47.3%。  相似文献   

5.
西吉县退耕还林工程不同类型区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宁夏西吉县所处的地理条件,从整地方式、树种选择、扦插育苗、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中西部黄土丘陵区和东部土石山地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西部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辽西干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探索这一生态问题,进行了采取竹节壕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竹节壕整地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促进幼树生长具有显的作用,土壤含水量提高58.8%~64.3%,造林成活率可提高41.5%~45.9%,幼树高生长提高158%以上。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县,浅山丘陵区及三河两岸的沙荒区至今仍有荒山荒滩4814万亩。由于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虽经多年治理,造林成活率依旧很低,严重制约了全县的绿化建设进程。为攻克这一难题,邢台县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造林模式,于2001年分别在大沙河沙荒地和浅山丘陵区试验挖掘机整地技术,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机械整地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工整地和爆破整地速度慢、标准低、成本高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中阳县地处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低,成林难。该文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的基础上,从旱地育苗,提前整地,截干栽植,造林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刺槐造林质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肥力不足,用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效益差。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造林,可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11.
<正> 卵石丘陵区气候干旱,表土瘠薄,卵石层较厚,造林难度较大。建国以来,绿化丘陵荒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对丘陵区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整地方式缺乏调查研究,不能做到适地适树。因而,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造林成活率低、林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树”,成林不成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丘陵区设立了69个调查地点,对其立地条件、造林整地、林木生长表现及自然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适合该区的造林树种,整地方式、绿化途径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浅山丘陵区粗麻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造林困难地,选择耐旱耐瘠薄树种五角枫容器苗造林。通过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栽植方法、不同保墒措施等综合性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五角枫困难地造林配套技术。通过对比分析,翼状鱼鳞坑整地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 1%,保存率提高11. 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 7%,保存率提高18. 3%;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10. 2%,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 9%,当年新梢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 2 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5. 1 cm;4种保墒方法中,盖枯叶压石保墒方法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 6%,比覆盖地膜、施保水剂、对照分别提高9%、18%、40%,苗高净增长比对照提高35%。翼状鱼鳞坑整地+截干深栽造林+盖枯叶压石保墒为五角枫困难地造林最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黄土丘陵区的自然特点,提出了在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最后指出了在黄土丘陵区造林的树种选择和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速生杨植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辽宁省昌图县从2002年开始,认真总结了当地几年来杨树秋季植根造林的成功经验,并参照外地的具体做法,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了“杨树秋季植根造林技术”。两年来,共完成杨树秋季植根造林10万亩,栽植杨树根苗1000万株,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5%,且生长旺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杨树秋季植根造林技术1.进行细致整地。根据杨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需选择平原、丘陵区,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平原地区便于机耕作业的要实行全面整地,整地深度25~30厘米,树坑规格50×50×50厘米以上。丘陵坡耕地要实…  相似文献   

15.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多呈梁、峁状。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较脆弱,长期以来,虽然选择乡土树种进行大规模荒山荒地造林,由于受自然条件和造林技术不高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不显著,文章从造林的整体过程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地处兰州北山的干旱黄土丘陵山地,利用塑料大棚容器育苗,在常规造林成活率很低的情况下,采用大规格容器苗、V型集水坑、地膜覆盖、吸水剂等集流整地方法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保存率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杨浩  聂森 《河北林业科技》2013,(5):60-62,68
以径流林业和抗旱造林理论为基础,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试验林进行规划设计。运用地形图配合GPS进行野外踏查,分7个具体步骤最终确定小班立地类型和适宜的造林模式;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多种效益相结合,实施中对整地质量、密度调控和苗木质量三项技术措施进行严格约束;通过次年成活率调查结果显示,苗木成活率较高,造林设计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核桃JuglansregiaLinn.造林成活率,实验中采取不同整地方式、整地时间、根部处理措施以及节水保墒技术,并对其比较,得出影响核桃造林成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先进适用的核桃抗旱造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半干旱地区核桃造林的成活率问题,提高了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希武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25-28,47
通过对半干旱风沙区的平川沙荒、黄土丘陵典型立地类型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以及对抗逆树种的乔、灌行间的混交试验,表明:1)平川沙荒区的生态条件比黄土丘陵区优越。风沙土立地类型造林要增施K肥,粗骨土造林要选择抗逆性最强的树种。平川沙荒区比黄土丘陵区的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16.7%,林木年净高生长量提高了68%。2)针、阔、灌混交效果明显优于阔叶树乔、灌混交,紫穗槐、四翅滨藜比较抗风沙和耐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