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及牡蛎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最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成功并通过市级验收。该市在4亩水面投放虾苗20万尾,笼养扇贝苗2万粒、底播扇贝苗1.2万粒,还适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浅海筏式养殖的主导品种栉孔扇贝连续三年发生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栉孔扇贝的养殖优势如虾池养殖东方对虾一样跌入低谷。为此,我们渔技人员与广大养殖户一同探讨,采取了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模式,确保了浅海筏式养殖的健康发展。现把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进行栉孔扇贝的换季养殖改变传统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购买当年培育的较大规格苗种或越冬渡夏的“老头苗”,把分苗时间提前至当年11月份,每层放苗40-50粒,第二年6、7月份收获,扇贝规格可达5-6cm,一般笼产6-8kg。2.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搞好海湾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3.
海带属冷水性植物,生长期勾11月至翌年5月,海湾扇贝属滤食性动物,生长期是:5月至11月,两者在生长期上无重复阶段,很适合轮养。从劳力安排看,海带收获时间为:5月中旬,海带收割完毕后,正好进行海湾扇贝的分苗养成,收获与分苗两不误,而11月份收获海湾扇贝吋正值?缭菅锥?人力可充分利用:从生态卜看,由厂海带养殖区施肥后,单细胞饵料生物大量繁殖,海带收割后,有机碎屑较多,为海湾扇贝的分笼养殖提供丰富饵科创造厂优越条件一  相似文献   

4.
1、进行林孔扇贝的换季养殖改变传统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购买当年培育的较大规格苗种或越冬渡夏的“老头苗”,把分苗时间提前至当年11月份,每层放苗40-50粒,第二年6、7月份收获,扇贝规格可达5-6cm,一般笼产6-8kg。2、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搞好海湾扇贝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购苗。有技术的养殖单位可自己保苗,无技术的养殖单位一定要购买进入30目以上网袋且入海暂养的较大规格海湾扇贝苗。二是要注意分苗时间,避开牡好附着期,一般在8月25日以后分苗,可有效地避开牡螃附着期。三是适时进行水层调节。9月份还处于台风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对虾病害的影响,对虾养殖业近些年来一直不景气,虾池主要用于保海湾扇贝苗及养殖梭子蟹等,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在1900元/亩左右,渔民没有生产积极性。2008年,我们利用改造后的虾池进行刺参、日本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亩产刺参65千克、日本对虾59千克、海湾扇贝72千克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纯泥底质虾塘是否可以用底播方法养殖海湾扇贝,于1991年7月,选择鲁家峙老虎山1号(7亩)对虾纯泥质底对虾塘进行试验,将购来2万粒海湾扇  相似文献   

7.
1989年4月12日在赣榆县柘汪乡一面积4亩,平均水深1.5米的虾池中,放入规格0.7厘米的对虾苗20万尾,6月9日投入海湾扇贝苗1.5万只,其中1.2万只为笼养,每笼100只,3000只为底养。到10月1日收获时,对虾平均亩产225公斤,平均规格12.5厘米,笼养扇贝折合亩产37.5公斤,规  相似文献   

8.
吴兆林  曹琛 《水产科学》1992,11(11):13-17
中国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试验表明,混养池主要理化因子指标好于对照池,混养池对虾平均亩产和对虾产品规格也好于对照池,并兼得了亩产海湾扇贝202.3 kg的理想效果,试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mm),经过139 d 的养殖,收获时平均壳长达59.7 mm,扇贝柱5.2 g。2012年筏式养殖海湾扇贝晚苗,收获时平均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28.7 g、3.8 g 和13.8%。2013年,晚苗收获时平均壳高、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50.3 mm、24.4 g、3.1 g 和12.7%。按1000 m3育苗水体计算,海湾扇贝晚苗培育可以节省燃煤45.5 t,节约成本6.75万元,养殖晚苗可以降低养殖成本11.6%。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晚苗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褐潮暴发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和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壳高2.7cm的海湾扇贝幼贝在不同时间分苗进入养成笼至收获时个体生长及死亡的差异,从而提出在青岛沿海幼贝进入养成笼的最佳时间是8上旬-9月上旬。研究结果还表明,海湾扇贝产卵后的大批死亡与水温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虾池不同综合养殖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吉桥 《水产学报》1999,23(1):45-52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下各种养殖对象对N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鲈鱼-对虾-罗非鱼(30.91%)>对虾-海湾扇贝(21.0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20.12%)>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7.81%)>对虾-缢蛏(16.93%)>单养对虾(11.52%);对P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缢蛏(16.08%)>鲈鱼-对虾-罗非鱼(12.83%)>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2.63%)>单养对虾(10.88%)>对虾-海湾扇贝(6.01%)>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4.04%);其产出投入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9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1.98)>对虾-海湾扇贝(1.53)>单养对虾(1.38)>鲈鱼-对虾-罗非鱼(1.30)>对虾-缢蛏(1.23)。  相似文献   

12.
用分离于中国对虾(P orientalis)的鳗弧菌Ⅱ型(V anguillarumⅡ)和养殖海湾扇贝(Ar gopectenirradians)的黑美人弧菌(V nigripulchritudo),分别感染健康的海湾扇贝幼体,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不同种弧菌可引发海湾扇贝D型幼体爆发面盘解体流行病。  相似文献   

13.
《齐鲁渔业》2010,(6):47-47
<正>4、5月份,全省各市对二十多个养殖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1病害测报情况分析测报数据显示:虹鳟、鲟、鲂、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牡蛎、海带、中华鳖、黄河口鳖12个养殖品种没有发生病害。草鱼、  相似文献   

14.
海湾扇贝具有生长快、周期短(6—7个月可养成商品贝)、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198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美国引进试养,1984年福建省海洋研究所进行南移试养和育苗研究。我们于1990年11月19日,11月27日先后从罗源县育苗基地购引二批海湾扇贝苗,在沙埕小白露港养殖区进行试养。  相似文献   

15.
十月渔事     
海水养殖:罗非鱼、中国对虾收获(浙江以北,10月上旬~11月上旬)北方亲虾越冬管理开始(10月~翌年4月),罗非鱼苗当年苗进入越冬期,广东、广西的刀额、近缘新对虾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10~12月)育苗开始,广东翡翠贻贝采苗(10~12月),南方采捕泥蚶自然苗(10月~翌年1月),栉孔扇贝苗入笼养成,海带苗出库海上暂养(10月~11月),裙带菜苗出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对虾育苗室培育海湾扇贝苗高产技术和亲贝暂养、幼体培育、虾池中间育成等有关技术环节,并提出海湾扇贝人工育苗高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是:种贝暂养饵料品种要多样化;要保证幼体生活环境的稳定性,老化和原生动物污染严重的单胞藻不能投喂幼体,幼体培育过程氯霉素和青霉素混合使用;虾池中间育成稚贝时,暂养网箱网目大小要适度。  相似文献   

17.
《齐鲁渔业》2008,25(8):12-12
7月份,全省各市对26个养殖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1病害测报情况分析 测报数据显示:牙鲆、中国对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海带、海湾扇贝、虾夷扇贝、栉孔痢贝、牡蛎、缢蛏、中华鳖11个养殖品种没有病害发生。草鱼、鲫、鲤、乌鳢、鲢鳙、虹鳟、鲟、鲂、黄河口鳖、大菱鲆、河蟹、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  相似文献   

18.
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90年,首钢海水养殖场一分场和三分场进行了对虾与海湾扇贝的混养试验。在试验中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部分虾池在不影响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对虾亩产208kg),获得了海湾扇贝亩产113kg,额外每亩净增收入192元以上的好成绩,并为今后大面积的混养提供了数据。一、试验的基本情况在混养试验中,尽量注意到生态条件的差异,并据此观察混养的效果。一分场(曹庄)选择进水沟(20亩)和1O~#池(70亩)二  相似文献   

19.
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湾扇贝自1982年引进我国后,发展迅速,效益明显,但由于目前主要采用的浅海筏式养殖方式投资大,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其大面积发展。在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成本低,效益大,风险小,易于管理,并能充分利用虾池水体及水中饵料生物,起到净化水质、促进对虾生长的作用。虾贝混养可分为虾池保苗和虾池养成两个过程。一、虾池内保苗凡是计划在虾池内保苗的单位,须在春节前清淤  相似文献   

20.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海湾扇贝(Aquipectenirradians)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由中科院海洋所引进至山东、福建沿海试养,获得成功.浙江在1984年引进,翌年人工育苗和海区养殖获得成功.因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