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害虫的灯光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回顾了灯光防治害虫的简要历程,以及当前灯光防治工具的应用情况,指出利用昆虫对黑光灯、白炽灯的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优势和不足、黄色灯干扰夜出型蛾类行为的原理和应用趋势。并提出了今后灯光物理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夜行昆虫趋光特性的研究及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昆虫学界在夜行昆虫趋光特性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归纳了昆虫趋光性与光的波长、强度以及与感光生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夜行昆虫趋光行为的本质,简要总结了我国将昆虫趋光性用于灯光防治害虫的历史,提出利用害虫趋光性开展灯光防治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灯光诱捕昆虫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灯光诱捕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各种诱虫灯具的开发利用,并展望了灯光诱捕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灯光诱杀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粮油菜果及林木害虫发生、消长规律的分析,充分研究了灯光诱杀技术在小麦、玉米、蔬菜上的有机组合,获得了灯光诱杀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最佳应用方法。灯光诱杀防治害虫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植物害虫的诱杀力强、诱虫种类多、数量大,能有效降低害虫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密度,无污染,对人畜无害,有利于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生产的农产品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频振杀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防治技术,它利用害虫趋光、波、色、味的特性,动用灯光诱杀害虫,将灯光的光波设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并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  相似文献   

6.
郑叶辉 《河北农业》2004,(11):20-20
频振杀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防治技术,它利用害虫趋光、波、色、味的特性,运用灯光诱杀害虫。将灯光的光波设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并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以触杀飞向灯管的成虫,致使其死亡或昏迷后落入集虫锥盘。并进入集中袋内,以防止未致命的成虫逃逸,达到消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虫口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袁照蓉 《农技服务》2012,29(9):1049
银杏大蚕蛾是凤凰山公园的主要食叶害虫。采用以灯光诱杀成虫为主,结合人工砸卵、捕杀幼虫、摘茧等项物理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其为害,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蓝莓果树害虫发生种类及数量,为蓝莓果园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导,2011—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和灯光诱捕方法对蓝莓果树的主要害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蓝莓果树主要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长春地区蓝莓果树害虫共有32种,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苹毛丽金龟成虫、舞毒蛾幼虫、黄褐天幕毛虫幼虫为5月份主要害虫;黄刺蛾幼虫、舞毒蛾幼虫、黄褐天幕毛虫幼虫为6月份主要害虫;黄刺蛾幼虫和双斑萤叶甲成虫为7月份主要害虫;双斑萤叶甲成虫为8、9月份主要害虫;桃蚜和大青叶蝉成虫全期发生。诱虫灯对蓝莓果树害虫诱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蓝莓果树害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
灯光诱杀害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很早就知道"飞蛾扑火,自寻死路"这一自然现象,一般有翅类昆虫都有一定的趋光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嚐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的特点借助灯光诱杀害虫。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灯光诱杀害虫已经从无到有,不断向前发展,成为防治农林业害虫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灯光诱虫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在波长320~680 nm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光谱范围越宽,诱虫种类越多。宽谱诱虫灯对于常见的各类害虫绝大部分都有效。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是以诱虫光源的距离为80~100 m为半径所作的圆,有效面积2~3 hm2;有效范围还与诱虫光源的种类、功率、安置高度等有关。灯光诱虫是根本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是杀虫灯科学的使用方法。有紫外灯和荧光灯2种灯管的节能灯作诱虫光源,节能而且诱虫效果好。阐述诱虫光源和杀虫灯的分类、性能及命名,杀虫灯安全高效自动控制系统及杀虫灯现行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