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渡培养、炼苗处理和移栽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激素和低蔗糖浓度10g/L的过渡培养基进行过渡培养能够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5个百分点;苔藓作为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室内炼苗3d 室外炼苗3d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0.0%,不炼苗的移栽成活率较低,只有65.5%。  相似文献   

2.
基质及炼苗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和成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基质A(苔藓)、B(椰糠:泥炭:珍珠岩=1:1:1)、C(蛇木条:珍珠岩=8:2)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移栽后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92%以上;且落地前炼苗3d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综合考虑成活率、叶片生长及生产成本,可首选苔藓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另A、B、C等3种基质也适宜作蝴蝶兰成苗的栽培基质,自出瓶后17个月时株均抽花梗率达42%,但考虑到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时可采用基质A与B,如用A作栽培基质,春季应及时换盆.用B作基质时,应考虑配置滴灌设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质和不同的驯化方式对黄瓜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质对组培苗的影响较小,而组培苗在移栽前1周,经25~30℃的促生根液体培养后,生有大量新根的组培苗在各种养分充足的培养基质上成活率都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霍山石斛试管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万群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63-163
为了提高霍山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以实现产业化生产,采用不同基质、不同继代次数及不同培养基培养的生根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木屑+碎石的基质上,试管苗继代在三年内,生根培养基不加任何激素的生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种苗质量及生根苗培养基激素含量和栽培基质是霍山石斛组培苗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以烟叶唇柱苣苔无菌芽苗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和不同生长素对其根系分化及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蔗糖30 g/L时,组培苗生根率高达100%,生根数多;在珍珠岩基质中栽培的生根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好,是烟叶唇柱苣苔组培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6.
将密闭培养的栀子组培苗移栽到不同基质中,观察其成活率和长势,以期筛选适合于栀子组培苗移栽的基质。结果显示:在珍珠岩、锯末、腐殖叶、有机土体积比为1∶1∶2∶2的基质中,栀子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为80%,且幼苗叶色油绿,长势较健壮,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均优于其他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木薯培养苗离体快繁体系,以GR911木薯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根天数、生长高度、炼苗天数、移栽季节及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3-4月)采用在生根培养基上35 d、高度达5~6 cm的健壮苗作为移栽成活的前提条件;组培苗在温室大棚自然光条件下炼苗4d,移栽基质为草炭∶表土(1∶1)可以明显提高成活率,移栽成活率达89.51%.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移栽效果不同.营养条件及透气相对较好的基质配比如泥炭mix6+珍珠岩、国产泥炭和国产泥炭+珍珠岩较适合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叶片数、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将菠萝组培苗移栽到泥炭土基质和河沙基质巾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150 d,泥炭土和河沙2种基质处理的菠萝组培苗的根长差异不显著,但叶片数、叶长、株高、生根条数、根重及地上部重量差异极显著;移栽后60 d,泥炭土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达96.3%,而河沙基质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为81.7%,说明2种基质均可用作菠萝组培苗移栽后的栽培基质,但从综合效果来看以泥炭土基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大花蕙兰组培苗落地前炼苗3~5天,可提高成活率6.7%~13.4%,不同栽培基质影响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落地成活率,水苔是较为理想的移栽基质,其移栽后3个月成活率达86.7%.瓶苗移栽后浇水时切忌过干或过湿,等新根长出每周宜进行一次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迅速、增殖率高、易脱毒及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蝴蝶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提高蝴蝶兰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蝴蝶兰品种“V31”(台林红天使)小苗为试材,对比研究N∶P2O5∶K2O分别为30∶10∶10(高氮)、9∶45∶15(高磷)、20∶20∶20(等量)的花多多专用肥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N∶P2O5∶K2O为9∶45∶15的蝴蝶兰小苗出根最快,45 d即可全部出根;施用N∶P2O5∶K2O为20∶20∶20的蝴蝶兰小苗新增叶片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N∶P2O5∶K2O为30∶10∶10的蝴蝶兰小苗叶冠幅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移栽后45 d内用高磷肥处理,而后在根系生长良好基础上以高氮肥和N∶P2O5∶K2O为20∶20∶20肥料交替施用最有利于蝴蝶兰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花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对花梗诱导、丛生芽增殖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BA 3 mg/L+NAA 0.2 mg/L适合花梗诱导,诱导率达90%以上;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1/2MS+BA 5 mg/L+NAA 0.2 g/L的综合效果好,培养20~30 d后的增殖系数达到3.1;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MS(1/2N)+IBA 0.1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液对蝴蝶兰水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蝴蝶兰水培的可行性及其最适营养液配方,分析了5种配方营养液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根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蝴蝶兰根系能进行适应性生长,并保持正常的吸收功能。自制营养液IV中蝴蝶兰植株生长势最强,其大量元素配方为Ca(NO3)2.4H2O 354 mg/L+KNO3177 mg/L+KH2PO457.5mg/L+MgSO4.7H2O 185 mg/L。  相似文献   

15.
为培育成熟、健壮的蝴蝶兰苗,以蝴蝶兰品种V31为试材,研究肥料浓度及肥水管理模式对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花多多1 500倍液或2 000倍液,并采取1次肥1次水交替施用的肥水管理模式的蝴蝶兰生长量较大,其同期叶冠幅增加值、新增叶片数、假鳞茎直径等都较其他处理的蝴蝶兰大。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因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配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的效果及其诱导因素。[方法]以蝴蝶兰(f001和f006)试管苗根尖和叶为外植体,以MS和KC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活性炭,各设置16个处理组进行原球茎诱导,研究其对诱导蝴蝶兰原球茎效果的影响。[结果]在KC+6-BA 1.0 mg/L+NAA 0.3 mg/L+AC 0.3%的培养基中,蝴蝶兰f006根段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20%;f001根段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1.0 mg/L+NAA 0.2 mg/L+AC 0.2%,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7%,f001叶片的诱导培养基配方采用KC+6-BA 4.0 mg/L+NAA 0.2 mg/L+AC 0.1%,其原球茎的诱导率达10%。[结论]该研究中所用的6-BA和NAA激素和活性炭浓度在MS和KC培养基上对蝴蝶兰原球茎的诱导影响均不显著;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中其适宜的外源激素浓度与组合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李成慧  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8-10369
[目的]优化蝴蝶兰不定芽快繁技术中增殖培养基的成分及其浓度,完善蝴蝶兰快速繁殖技术。[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手段,在增殖培养基上诱导出蝴蝶兰不定芽,研究6-BA、PVP的浓度以及不定芽大小对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培养基1/2 MS+0.2 mg/LNAA+10 mg/L 6-BA+2 g/L PVP+1 g/L水解酪蛋白+20 g/L蔗糖+8 g/L琼脂(pH 5.4)是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10;以长为1.0~1.5 cm的不定芽作为蝴蝶兰扩繁材料较为合适。[结论]结果表明该研究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和快繁技术可用在蝴蝶兰种苗快繁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蝴蝶兰无菌播种繁育实生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蝴蝶兰无菌播种繁育实生苗关键技术有果荚采收时间、消毒方式方法、无菌播种技术以及借助温室大棚如何进行壮苗移栽管理等方面.蝴蝶兰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 MS+NAA 1.0 mg·Lq+6-BA 0.2 mg·L-1+香蕉20 g·L-1+活性碳2 g·L-1+蔗糖20 g·L-1.  相似文献   

19.
刘丽凤  王景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01-11603
[目的]对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蝴蝶兰种子无菌播种高效萌发体系,以及原球茎诱导和芽苗再生的培养体系,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以及所添加的激素组合及浓度进行选择。[结果]对种子萌发来说,选择授粉后120d未开裂的蝴蝶兰果荚内的种子播种为宜;最适培养基pH值为5.2~5.6。蝴蝶兰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花宝1号(300倍稀释)+3mg/L6-BA4-0.1mg/LNAA+20g/L蔗糖+2g/L蛋白胨+0.2%活性炭+6g/L琼脂;在此条件下,蝴蝶兰的萌发率最高达65%。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有效防止蝴蝶兰芽苗的褐化现象.添加蛋白胨能促进蝴蝶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结论]该方法研究了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培养条件,为蝴蝶兰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蝴蝶兰克隆苗根系生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蝴蝶兰(Phalaenopsis) 克隆苗根系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组培苗生根培养阶段的培养基基本成分、培养基附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以及培养阶段的光照条件对蝴蝶兰组培苗根系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以改良Hyponex基本培养基+活性炭1 g/L+蛋白胨1 g/L+椰子汁10 %+IBA 1 mg/L,在前期1000~2000 lx、后期4000~8000 lx的光照强度下培养3个月的效果最佳,发根率可达100.00 %,平均根长3.3 cm,多根率(3条根以上的小植株所占比例)为84.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