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否为外生菌根菌,在温室条件下,用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种和液体种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栲树(Castanopsis sp.)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后,思茅松一、二级侧根及吸收根表面上,均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缠绕生长;菌丝有锁状联合,但是并没有菌丝套和哈氏网发育的迹象。接种10个月后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也缠绕在栲树根的表面,有发达的菌索;菌丝有锁状联合,呈结晶体状,但没有任何菌根结构形成。在同样的温室条件下,思茅松和印度块菌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也不能与思茅松和栲树形成外生菌根。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可能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  相似文献   

2.
魏杰  闫伟 《北方园艺》2015,(3):126-130
该文对30多年来对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油松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2个门、2个亚门、4个纲、10个目、20个科、27个属,其中已定名的种有43种。旨在了解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并为今后高效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几种菌根型食用菌的菌根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 6种共生型菌根食 (药 )用菌在相应树苗上完成菌根合成 ,并成功地长出子实体的事例 ,说明菌根食用菌的发展途径 ;就有关菌根合成的方法及技术作一初步介绍 ;对菌根合成技术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对菌根型食用菌今后的研究与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瓜菌根化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为试材 ,用菜园土与河沙的不同配比及蛭石作为基质处理 ,接种丛枝菌根菌Glomusversiforme(简称GV)和不接种CK(接同样量的灭菌的沙土 )。结果发现丛枝菌根菌的侵染率在菜园土与河沙不同配比处理中较高 ,为 48.48%~ 5 6 .15 % ,蛭石处理的侵染率较低 ,为 37.82 %。基质处理 2 (菜园土∶河沙 =1∶2 )的丛枝菌根促生效果最显著 ,与对照比在叶面积、干物质量、壮苗指数上 ,分别提高 44 .0 9% ,36 .46 %和 83.6 2 % ,是黄瓜菌根化育苗的理想基质。此外 ,在菜园土中接种丛枝菌根菌也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5.
VA菌根对植物有益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芳  肖华山 《蔬菜》2006,(10):27-29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分为3个主要的类型,即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及内外生菌根。泡囊丛枝菌根是一种最常见的内生菌根,因其胞内菌丝体呈泡囊状和丛枝状,故称泡囊丛枝菌根(简称VA菌根或VAM)。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该类真菌都形成泡囊结构,但都形成丛枝结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称为丛枝菌根。VA菌根和世界上90%以上的植物种类都能形成共生体系。大量研究表明,VA菌根真菌能促进宿主对土壤中矿质元素P、N、K、Cu、…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菌的分离与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生菌根菌在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大型真菌领域研究及发展的主要对象。归纳了真菌研究过程中基础且关键的步骤即分离与培养,从分离材料、分离方法、分离部位、分离过程、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的筛选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结合已分离培养成功的外生菌根菌的例子,旨在为未培养成功的外生菌根菌提供参考,以及为外生菌根菌的深入研究和资源拓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蛭石、珍珠岩、椰糠、泥炭作为介质,与土壤按照体积比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比较Glomus mosseae接种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在这些基质栽培下生长、菌根侵染率和矿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土+蛭石作为栽培基质最有利于菌根的侵染(73.58%)和苗木的生长(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整个植株干重),土+椰糠混合的表现最差。以土+蛭石基质下菌根化枳实生苗叶片具有显著最高的磷、钙、锌、铁含量。因此,土+蛭石混合是一种高效的柑桔苗木菌根化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8.
菌根(Mycorrhizae)是土壤中的一类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结合体。其中,以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和VA菌根最为重要。研究表明VA菌根分布最广、作用最大。几乎全部落叶果树,包括苹果、梨、桃、杏、樱桃、葡萄、猕猴桃、石榴、山楂、枣、核桃、草萄等均形成VA菌根,板栗和山核桃等则形成外生菌根。 VA菌很能改善果树矿质营养、水分状况、内源激素平衡状况、抗病性,促进生长。在果树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菌根生物技术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在果树栽培中,我国素有“栽树易带姥娘上”的经验,来提高果树移栽成活率。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9.
波氏块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对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波氏块菌孢子液接种锥连栎树苗后,第1个至第2个月可形成淡黄色、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5mm-1.99mm,直径为0.18mm-0.29mm。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其外延菌丝为排列整齐的刚毛,呈半透明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外延菌丝呈透明、半透明、排列整齐的刚毛是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形成的菌根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绿菇与云南松共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菇 (Russulavirescens) ,是一种可食性野生真菌 ,目前在人工条件下 ,很难获其纯培养菌种 ;本研究是利用其无菌孢子对云南松的无菌苗进行人工接种 ,从而获得了绿菇与云南松的外生菌根 ,这说明了绿菇与云南松有共生关系 ,是云南松的外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