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日本鬼鲉脊柱和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软骨-硬骨双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鬼鲉从初孵仔鱼到35日龄的发育过程中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以10日龄髓弓的出现和1 1日龄脉弓的发育为起点;其中,椎体、髓棘、脉棘在20日龄形成,至35日龄基本完成骨化并伴随着躯椎的弯曲,并且发育和骨化顺序均为从前向后.附肢骨骼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臀鳍、背鳍和腹鳍.胸鳍的发育以3日龄胸鳍的匙骨、支鳍骨原基的出现为起点,11日龄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形成,35日龄胸鳍下端支鳍骨游离.腰带和腹鳍出现较晚,在18日龄开始发育,但发育较快.背鳍和臀鳍出现在20日龄,23日龄时出现完整背鳍和臀鳍形态,并伴随着鳍棘的发生;背鳍从身体中部出现,此后鳍棘由前向后发育,而臀鳍从身体中部向后发育.尾鳍发育以8日龄仔鱼尾下骨的发育为起点,15日龄尾鳍基本成型,尾下骨和尾鳍条分为上下两部分.35日龄尾鳍支鳍骨形成并初步完成骨化.对日本鬼鲉脊柱和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研究,为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适应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覃锐 《河北渔业》2008,(12):29-30
日本鬼鲉属于毒蚰科,鲈形目,为热带及暖温带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浮性卵,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到后剧烈疼痛,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高级海水鱼类之一;在药用上,其汤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治疗痔疮的功效。因此,开展这一品种的人工养殖试验,不仅可以增加新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而且还能出口创汇,对渔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现将其种苗生产试验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日本鬼鲉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鬼蚰受精卵盐度在19—35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27—31。盐度高于31,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低于27,孵化率随盐度的下降而降低。(2)试验盐度范围内鬼铀仔鱼SM值为3.49~22.12,仔鱼生长和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3~27,适宜盐度范围为19—31。  相似文献   

5.
殷蕊  殷禄阁  宫春光 《河北渔业》2014,(2):46-48,56
<正>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称老虎鱼、海蝎子,属硬骨鱼纲、鲉形目、毒鲉科、鬼鲉属,近海暖温性底层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千叶县、新泻县以南的日本南部,琉球、朝鲜,在我国台湾海域、南海、东海、黄海及渤海都有分布。喜栖于有石砾或岩礁底质的浅海中。鬼鲉体型怪异,体色会随环境而变化。在近岸浅水区多为深褐色,并带有红黑色或红色斑纹。在浅海藻类中生活的多为红色或紫色。鬼鲉的头棘和背、腹鳍棘基部有毒腺,若被刺异常疼痛[1]。鬼鲉肉质鲜美细嫩,在药用上有清凉解毒的功效。据《中国药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 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 72.20%.总脂肪及极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随发育而显著下降.中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有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其含量相对稳定.野生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总脂肪的主要脂肪酸为DHA(22∶6n-3),16∶0,ARA(20∶4n-6),EPA(20∶5n-3),18∶0和18∶1n-9.总脂肪及极性脂肪的DHA,ARA,EPA含量(mg/gDW)均随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发育而显著下降,且DHA和ARA含量均在胚胎囊胚期至尾芽期大幅降低.中性脂EPA和DHA含量随发育呈先升后降,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初孵仔鱼和2日龄(2DPH)卵黄囊仔鱼.中性脂ARA含量随发育逐步升高,峰值出现在3日龄(3DPH)卵黄囊仔鱼.在胚胎发育前期,总脂肪DHA和ARA相对EPA被选择性消耗,饱和脂肪酸(S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相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被机体选择性消耗,N-6PUFA相对N-3 PUFA被选择性消耗;在胚胎发育后期及卵黄囊仔鱼阶段,总脂肪EPA相对DHA和ARA被选择性消耗.在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SFAs中16∶0相对18∶0被选择性消耗.胚胎发育后期阶段和卵黄囊仔鱼阶段,总脂肪MUFAs中16∶1相对18∶1被选择性消耗.实验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阶段极性脂肪中DHA、ARA和EPA可以向中性脂肪中转移,胚胎和卵黄囊仔鱼对不同类别脂肪中的重要脂肪酸的消耗具有选择性,且其选择性与发育阶段相关.  相似文献   

7.
鬼鲉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与饥饿致死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鬼鲉(Inimicus ja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和仔鱼饥饿致死时间.结果表明,仔鱼和营游泳生活的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白天,并以白天摄食为主,6日龄仔鱼、17日龄营游泳生活稚鱼的摄食率高峰为10:00和14:00.随着生活习性的转变,其摄食节律也发生明显变化,稚鱼和幼鱼在营底栖生活方式的阶段,以夜间摄食为主,另一摄食小高峰出现在早晨.进入底栖生活阶段的29日龄稚鱼、40日龄幼鱼的摄食高峰为22:00和6:00.鬼鲉仔、稚、幼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6日龄仔鱼69.7%,17日龄稚鱼57.7%,29日龄稚鱼42.3%,40日龄幼鱼17.7%.在饥饿条件下鬼鲉初孵仔鱼、1、3、5、8和10日龄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92 h、216 h、168 h、80 h、178 h和264 h,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144h、120 h、120h、60h、108 h和144h,说明5日龄仔鱼是鬼鲉早期发育中最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仔鱼呈现头大、体短、身瘦、体色发白等形态特征,行为上表现为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和静卧底部.长期饥饿后仔鱼脑后部下陷明显,其形态特征可作为判断仔鱼饥饿致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生长与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44尾重量相近的许氏平鲉幼鱼分为4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2尾鱼。将黄芪、当归、红枣、干姜、甘草、白术六种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后超微粉碎,分别按质量百分数0(对照组)、1%、2%、3%加入到许氏平鲉基础饲料中进行投喂,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许氏平鲉的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1%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明显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及3%组(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许氏平鲉生长和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作用,建议的最适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9.
陈成进 《水产养殖》2011,32(6):14-16
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称虎鱼,属鲉形目、毒鲉科,分布于我国、朝鲜和日本,为近海底栖肉食性小型鱼类。其肉质鲜美,有清凉解毒功效,是一种优质的增养殖经济鱼类,目前我国沿海一些地方开展了鬼鲉人工养殖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鱼消化酶活性随日龄的变化过程,探讨消化酶的发育特性与饥饿的影响,以其初产仔鱼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实验组,分别在1、2、3、4、5 d时开始初次投喂(即C、D1、D2、D3和D4组)和完全不投喂(S组)。结果显示,仔鱼前期的许氏平鲉消化酶的比活力波动较大,进入仔鱼后期(22 d后),消化酶比活力逐渐稳定;而总活力在仔、稚鱼阶段均不高,变化不显著,进入稚鱼后期后(26 d后)随日龄显著升高;存活的各实验组仔、稚鱼消化酶活力在相同日龄时差异并不显著,但由于前期的饥饿,实验结束时D2、D3组仔稚鱼的全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C、D1组。结果表明,延迟投喂时间对许氏平鲉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生长后期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1.
鲈细菌性类结节病的病原及血液病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金珊 《水产学报》2004,28(6):703-708
2002年5月从患细菌性类结节病的濒死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02517-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 20E系统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糖、蛋白质、尿素、胆固醇等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活性增强,说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鲈在营养物质代谢、抗病力、消化、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4种化学疗剂及地榆、乌梅、木瓜、五味子等4种中草药对该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鳀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瑞景 《水产学报》2004,28(1):79-83
2000年6月26日8-10时在35°00′N、121°00′E周围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鳀鱼的天然受精卵,11时受精卵开始孵化,12时收集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水温为23.0~24.8℃条件下,鳀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仅1d多时间;仔鱼的不可逆点发生在孵化后第6天。鳀鱼后期仔鱼发育阶段都具有胸角这一形态特征,其胸角不能作为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的依据。这一发现补充和完善了鱼类学上关于仔鱼胸角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在日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15±3℃)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耗氧率、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3℃的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变温对刺参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变温过程中刺参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前24 h内变温组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恒温处理组(P<0.05),在48 h后其日耗氧率均值与恒温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排列顺序为24 h(0.022 5mgO2·g-1·h-1)>48 h(0.021 5 mgO2·g-1·h-1)>72 h(0.018 7 mgO2·g-1·h-1)>恒温组(0.018 1 mgO2·g-1·h-1)。变温处理下刺参的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24 h~72 h日平均排氨率与恒温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中测得的刺参O∶N值在27.01~33.63,且变温对刺参的O∶N值有显著影响(P<0.05),其主要原因是变温处理对刺参的氧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分析发现,变温可以使刺参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比率增大,从而影响了刺参O∶N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日本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混养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试验池投入产出比为1:3.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thermal amplitudes of diel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 juvenile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were studied 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15 and 18°C with three diel different fluctuating amplitudes of ±2, ±4 and ±6°C. The optimum thermal amplitudes for growth of the juvenile sea cucumber at the sizes of this experiment, at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15 and 18°C, were estimated to be ±1.38 and ±1.67°C respectively. In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regimes, the growth rate at 15°C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18°C. However, the growth rate at 18±2°C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15±2°C.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ng temperatures enhance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growth of sea cucumbers compared with that at constant temperatures. Theref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sea cucumber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water temperatures fluctuate daily and seasonally, should be made from data obtained at fluctuating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刺参冻干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刺参的冻干加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加工三组(500g/组)活刺参,成品中蛋白质分别为:盐渍干参33.64g,含量17.71%;活性刺参46、20g,含量83.24%;免发刺参41、14g,含量82、28%;合理运用冻干技术不但能有效保全刺参的活性、营养成分,而且食用便利、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鲜石莼磨碎液和两种海参专用饲料对体长2.90±0.04cm,体重0.49±0.02g的稚幼参进行了为期40d的喂养试验。实验结束时,投喂鲜石莼磨碎液的海参体长为5.15±0.25cm,体重为2.76±0.39g,其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都显著高于投喂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和其中一种配合饵料组,但与另外一种配合饵料差异不显著。投喂鲜石莼组海参的成活率达到85%,高于其他各组,但与其中大部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