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初生犊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3天的犊牛,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 犊牛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原,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子宫及脐带也可感染。由于初生犊牛体质较弱,对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和一些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阴雨和潮湿等恶劣的条件和犊牛出生后不能及时吃到初乳等不良饲养条件下,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当怀孕母牛缺乏营养,维生素和蛋白饲料等不足,也可导致犊牛发病。患病犊牛病初,体温升高至39.8℃  相似文献   

2.
牛副伤寒病是由牛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一种主要侵害10~30日龄新生幼犊的传染病。犊牛通常是采食了病牛、带菌牛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发病,带菌母牛有时还可通过乳汁排出病菌感染犊牛。未喂初乳、乳汁不良、断奶过早、寒冷潮湿以及寄生虫侵害等因素可促使本病发生。犊牛副伤寒病往往呈流行性发生,成年牛呈散发。  相似文献   

3.
正此病对新生犊牛的威胁较大,春夏季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重症的可引起死亡。精心的饲养管理,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病请兽医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治愈。1病因主要是对犊牛护理不当,如牛舍不卫生、圈舍阴暗潮湿、牛床垫草不洁、潮湿等。母牛乳量不足,幼牛过早的采食饲料或人工哺乳时不定时、不定量、乳汁不卫生,乳温过低等,都可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发生消化障碍或胃肠道感染。犊牛舔食粪尿或吃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也都是发生下  相似文献   

4.
犊牛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本病不仅影响犊牛生长,严重的可导致犊牛腹泻、便血甚至死亡.牛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 1发病原因 球虫主要感染2岁以内的牛,其中以犊牛的发病症状最严重,而成年牛多为隐性感染.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适宜的湿度、温度,犊牛食入被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后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5.
犊牛肺炎泛指犊牛期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是犊牛的常见病之一,以2个月龄内的犊牛发生小叶性肺炎疾病最为常见.犊牛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感染.不良因素的刺激、血源感染、继发于某些疾病以及吸入异物等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弛张热或间歇热,肺部听诊有捻发音及啰音,肺部叩诊有灶状浊音区,咳嗽、呼吸加快...  相似文献   

6.
正犊牛痢疾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防治不当,会给养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介绍了犊牛白痢和红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一些良好的效果。1犊牛白痢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发病率高。1~3月龄犊牛最易感染。1.1病因由于饲料、水源或饲具等被大肠杆菌污染,经消化道感染导致犊牛发病;牛舍狭窄,牛只密度过大,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防寒条件差,牛受寒感冒、饲料营养不全、  相似文献   

7.
犊牛球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肠道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犊牛,对养牛业危害较大。该病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尤其是对放牧于低洼潮湿牧场的牛最易发病。发病犊牛以血便、粪便恶臭、高度贫血和消瘦为特征,笔者对驻马店市某牛场一起犊牛球虫病进行了诊治,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犊牛腹泻是严重危害犊牛成长的常见病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犊牛死亡和发育不良,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主要针对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白痢,俗称稀屎牛,是犊牛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2~3周龄犊牛,尤其3日龄的犊牛最易感染发病。该病以剧烈腹泻、脱水和败血症为特征,在天气变化剧烈、忽冷忽热、管理不上去,牛舍阴冷潮湿,不卫生的环境更容易诱发,病毒常在2~3日内虚脱而死,至死率高达80%~100%。即使活下来,也发育不好。一旦发病,尚无特效药治疗。因此,重在抓好犊牛白痢发病易感阶段的早期预防,效果显著,事半功倍。1 喂好孕牛饲养妊娠牛,要喂品种多、营养全的配合饲料,以保证胎儿对蛋白质、胡萝卜素、骨粉、食盐及青饲料的营养需要。孕期要保证孕牛的适当运动,以生下体重大、健康和抗病力强的犊牛,就好养活.发病少或不发病。2 孕牛免疫为有效控制犊牛大肠杆菌的发生,可给妊娠牛预防注射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株所制成的菌苗,可对犊牛白痢有较好预防效果。3 产前消毒牛场要抓好防疫卫生,牛舍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防止阴冷潮湿,消除疾病的诱发因  相似文献   

10.
肺炎是犊牛生长发育过程中最易感染的一类呼吸系统疫病,发病原因主要归纳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犊牛肺部感染后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和感染疾病有关,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有做好妊娠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降低环境应激刺激,减少环境温度突然变化,降低犊牛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急性腹泻、快速脱水以及肠毒血症。通常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容易感染发病,特别是7日龄以下且没有吮吸初乳的犊牛更易发生,而10日龄以上的犊牛较少发病。该病通常在冬春季节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就会给广大养牛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概述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犊牛大肠杆菌主要是小于10日龄的幼小犊牛易发,尤其是1~3日龄新生犊牛的易感性最高。该病通常发生于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以及连绵阴雨时节,且往往呈现散发性或者地方流行性。犊牛感染后较快出现发病,可呈现急性败血型、肠型或者肠毒血型,主要特征是急性腹泻和明显虚脱。该病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犊牛健康,同时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角膜炎也称红眼病,该病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大,患牛会出现明显的眼部胀痛、流泪、眼睛红肿、充血等现象,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1流行病学牛传染性角膜炎多发于犊牛及青年牛,成年牛偶有发生。感染牛大多是一只眼睛发病,双眼同时发病几率不高。该病可一年四季发生,尤其是潮湿及天气炎热的夏季发病几率更高。该病和强日光照射、灰尘对于眼部的刺激有关,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病情会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门源县泉口镇泉沟台村浩门河畔放牧的30头犊牛,在潮湿地区放牧情况下对牛只是否感染牛皮蝇蛆病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检出2头犊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率为:6.67%.这表明,在浩门河畔放牧的犊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牛皮蝇病的感染,说明在今后工作中,重点指导养殖户做好驱虫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一般病因有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和大肠杆菌感染,但往往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来不及找到病因犊牛已出现死亡。初生犊牛抵抗力低,奶温忽冷忽热,变质奶,天气骤变、潮湿、阴冷等都会引起犊牛的腹泻。  相似文献   

16.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给犊牛喂初乳或喂得过晚,以及初乳不足或质量不好,犊牛不能获得足够的抗病力;母牛分娩前饲养管理不当,犊牛发育不良;另外,环境卫生不良、畜舍潮湿、通风不良、气温突变等,均可引起犊牛产生应激反应,使机体抗病力下降或消化障碍而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7.
犊牛白痢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败血、下痢为特征。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犊牛,特别是大群舍饲时会出现该病的暴发,而小群饲养时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该病主要以消化道感染,偶有通过皮肤、黏膜感染。分娩前后母牛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或能量;犊牛生后未及时吃到或没有吃足初乳;母牛舍卫生条件差、阴冷潮湿,气候多变等,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1病因分析大肠杆菌是犊牛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原因,多感染20日龄以内的犊牛,粪便带有血液和炎性产物。沙门氏菌引起2~6周龄的犊牛发生腹泻,也常见于2~3月龄的犊牛发病。魏氏梭菌引起犊牛发生急性出血性肠炎和迅速死亡。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多  相似文献   

19.
轮状、冠状病毒易引起1~3 周的犊牛产生疾病,病毒暴露在环境中的病毒增多,母牛乳汁中的抗体效价却开始下降。犊牛肠道轮状、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发病症状与仔猪传染性肠胃炎相似,大肠绒毛和黏膜表面成熟的吸收细胞被破坏,导致消化和吸收不良,水分和电解质迅速流失。犊牛出现低血糖、酸中毒和低血容量等症状,甚至可发展成器官衰竭或死亡。应尽早发现和确诊轮状、冠状病毒病,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减少牧场1 月龄犊牛的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正犊牛腹泻是养牛业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规模化养牛场中发病率很高,犊牛发病之后,会出现拉稀、呕吐、脱水消瘦等临床症状,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由于初生犊牛抵抗力较差,一旦感染腹泻病,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引发犊牛腹泻的因素,掌握有效诊治方法及防控措施,才能在养殖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1 发病病因依据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但感染性腹泻是造成犊牛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引发的腹泻,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