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利用草甘瞵和二甲四氯开展豚草化学防治研究,2004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设计了20%草甘磷、40%草甘磷和20%二甲四氯3种试验处理,每种处理设3次重复,另设3个对照小区,共12个处理小区,主要对豚草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农药可以有效破坏豚草的生长和蔓延,施用20%草甘磷、20%二甲四氯、40%草甘磷防治豚草,两周后,豚草萎蔫率分别达到76.3%、82.5%、85.6%;同种农药的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但是存在农药飘移二次污染环境的潜在危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在豚草生长的幼苗期;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稻田恶性杂草雨久花、野慈菇、莎草等而盲目加大除草剂用量的现象,进行了水稻田除草剂常规防治与加入助剂、药剂减量防治的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46%二甲四氯·灭草松用量减少10%,药后5天对雨久花防效几乎无影响;减少20%以上,药后10天内对雨久花防效影响较大;15天以上对雨久花防效无影响。药后5天,46%二甲四氯·灭草松水剂减量10%,对萤蔺的防效几乎无影响。药后10天,46%二甲四氯·灭草松水剂减量20%~40%,对萤蔺的防效有一定影响;药后30天,对萤蔺的防效无影响。说明助剂有提高二甲四氯·灭草松水剂药效的作用,对稻谷增产无作用,对农药减量控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0%草甘磷水剂、41%农达水剂、13%二甲四氯钠水剂及20%使它隆乳油四种药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不同化学药剂的防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0%使它隆乳油1200m l/hm2与20%使它隆乳油750m l/hm2防治效果为佳,分别达100.00%与99.00%,而13%二甲四氯钠水剂效果最差为52.00%。  相似文献   

4.
柚树溃疡病是影响柚子生产的一个重要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快等特点,大多数柚农采用化学防治,而可供选择的农药品种又有限,易造成农药的抗药性,增加了溃疡病的防治难度。笔者从检疫、培育无病苗木、种植防护林、清园、病虫兼治以及引入亚磷酸二氢钾(KH_2PO_3)与20%噻唑锌悬浮剂协同进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介绍防治柚树溃疡病的方法。通过小区试验,亚磷酸二氢钾(KH_2PO_3)500倍液与20%噻唑锌悬浮剂300倍液的协同效应最好,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87.71%。  相似文献   

5.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和评价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异辛酯(40%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以及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确定最佳施用剂量,为该农药大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条件(一)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作物为冬小麦,品种为周麦22号。  相似文献   

6.
正一、实验目的为探讨和验证大能、秋佳、麦普瑞3号、灭杀光等新型麦田专用除草剂的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为指导生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二、实验材料大能(5%唑啉、炔草脂乳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秋佳(3.5%苄嘧、苯磺隆+50%二甲四氯WP;江苏激素研究所股份公司)麦普瑞3号(10%塞酚磺隆+快草酯+双氟;山东青岛农冠农药有限公司)18%灭杀光WP(15%二甲四氯钠+3%苄嘧磺隆;  相似文献   

7.
豚草杀虫活性物质毒力测定及安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豚草的扩散蔓延趋势,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从豚草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配制植物源杀虫制剂防治森林害虫。结果表明:豚草粗提物10倍药液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的校正死亡率为93.02%,20倍药液的校正死亡率为80.23%,40倍药液的校正死亡率为60.47%。试验测得豚草粗提物对3龄黄褐天幕毛虫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1048.7mg/L。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豚草粗提物对红鲤鱼(Cyprinus carpio)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224.87mg/L。根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认豚草杀虫活性物质粗提物的毒性为低毒,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小,属于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农药。  相似文献   

8.
14种除草剂对豚草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类除草剂茎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4种除草剂对豚草的生物活性顺序为:氟噻乙草酯〉甲磺隆〉啶嘧磺隆〉乙氧氟草醚〉麦草威〉百草枯〉莠去津〉草甘膦〉使它隆〉敌草快〉氟磺胺草醚〉西玛津〉二甲四氯〉苯达松。本试验结果可为不同生态区豚草的防除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选用对口的除草剂 农达、农民乐、克无踪等遇土即产生钝化作用,丁 (丙 )草胺为芽前除草剂,对秧苗相对较安全;草甘磷、二甲四氯、百草枯等残效期长、成本低,二甲四氯对水生杂草有特效.应根据稻田环境及季节要求选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玉米穗虫危害,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玉米籽粒品质,筛选效果较好的玉米穗虫的绿色防控措施,依托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通过设置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性诱捕器、喷施生物食诱剂和化学药剂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处理,开展防治玉米穗虫的性信息素、生物食诱剂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 mL/亩防效最好,保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玉米生长中后期建议在玉米授粉后3~5 d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玉米穗虫;根据虫害预测资料并结合天气预报推广生物食诱防治技术适时开展生物防治;同时改进性信息素成虫诱捕技术,根据需要将多种靶标昆虫信息素合成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增效剂与除草剂协同使用,研究筛选化学防治豚草与三裂叶豚草的减施增效技术过程中施用的最佳药剂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2种除草剂的田间适宜用药量作为减药基线,对比分析2种增效剂在减药15%、30%和50%水平下协同使用处理下豚草与三裂叶豚草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防治三裂叶豚草与普通豚草时,添加增效剂在减药15%、30%和50%水平下药后45或78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整体较好的是激健,防效分别为64.23%~98.84%和65.37%~98.09%。2种除草剂在田间适宜用药量处理下药后45 d或78 d的株防效分别为99.24%、97.59%和100.00%、97.69%,在减药15%、30%水平下与增效剂激健协同施用处理的株防效分别为87.70%~98.65%和88.77%~97.96%,与田间适宜用药量的株防效相当,分别相差0.59%~11.54%和0.27%~11.23%;在减药50%水平下与增效剂激健协同施用处理的株防效分别为54.30%~67.00%和55.63%~67.14%,低于田间适宜用药量的株防效,分别相差30.59%~44.94%和30.55%~44.37%。【结论】21%氯氨吡啶酸AS 17.50 mL/667m2、75%苯嘧·草甘膦WG 42.00 mL/667m2,合理添加增效剂可有效控制5月约6叶期株高为23 cm左右的三裂叶豚草和6月约8叶期株高为12 cm左右的豚草的发生与为害,减施30%可行,不同增效剂之间的增效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增效剂推荐使用激健15.00 mL/667m2,其次青皮桔油15.00 mL/667m2。  相似文献   

12.
利用依天得(1000亿个/g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以不同浓度防治黄瓜白粉病,经试验结果表明,用依天得40、60g/667m2防治黄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以60g/667m2的防治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20.0%三唑酮乳油60g/667m2的防效相当,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物农药依天得取代化学农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表面张力是评价制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测试表面张力的基础上,探讨用液滴的铺展系数、干燥时间来选择与草甘膦铵盐相配伍的助剂的可行性.通过测定各单一助剂以及助剂和草甘膦铵盐混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间、有效沉积和生物防效发现,草甘膦铵盐溶液的表面张力越低,接触角越小,铺展得越好,干燥时间越短,沉积越多,防效越好.但是当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30 mN/m时,应该考虑它降低药液沉积的可能性.另外,加入Triton X-100或OP10的草甘膦铵盐溶液防效很好,比Roundup低5%;而加入Tween80后的草甘膦铵盐溶液沉积比Roundup高,但是防效比Roundup低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除草剂对罗布麻田杂草防除效果。[方法]采用专杀禾本科杂草的盖草能、精喹禾灵乳油和专杀阔叶杂草的白阔净进行了2年生罗布麻田杂草的除草试验。[结果]高效盖草能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其对稗草和狗尾草的杀灭效果均在35.0%以上;精喹禾灵对稗草和狗尾草的杀灭效果分别为14.8%和28.6%;白阔净对藜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防治效果达到30.8%,且未对罗布麻造成药害。[结论]为完善罗布麻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变化,阐明一定浓度的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过程中草甘膦喷施时间及浓度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1-V5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同期监测该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结果】1.23-12.30 kg•ai•hm-2的草甘膦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1.23-2.46 kg•ai•hm-2会抑制GTS-40-3-2主茎节和主茎复叶的生长及降低成熟期的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GTS-40-3-2的单株有效荚数和百粒重在喷施不同浓度草甘膦后保持对照水平,株高、结荚高和有效分枝数等产量相关性状在较低浓度草甘膦处理后还有一定增长。草甘膦对GTS-40-3-2生长繁育的影响因施药时间的不同存在差异,4.92-7.38 kg•ai•hm-2的草甘膦显著抑制V1和V2期大豆的生长和产量,但对V3-V5期大豆的产量构成没有明显影响;V3-V5期大豆茎叶生长的减缓发生在喷施一定浓度草甘膦后10-20 d,30 d后茎叶生长恢复至对照水平,但较高浓度(9.84-12.30 kg•ai•hm-2)的草甘膦仍会导致V4和V5期大豆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明显下降,V3期GTS-40-3-2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受喷施草甘膦的影响。【结论】1.23-2.46 kg•ai•hm-2的草甘膦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在转基因大豆生长的V1-V5期均能安全使用而不会造成大豆的生长抑制和减产。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一定程度上损伤大豆的结粒水平,但籽粒质量不受影响。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程度为:V1、V2>V4、V5>V3,田间除草时选择V3期喷施草甘膦,从对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角度而言,相对最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对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防治非耕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4.7%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可有效防除反枝苋、地肤、旱稗、小藜、狗尾草等杂草。74.7%草甘膦胺盐可溶性粒剂是一种苗后茎叶喷雾除草剂,适用于非耕地防除多种杂草,施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适宜剂量为2060.0g a.i./hm^2,药液量750.0L/hm^2。  相似文献   

17.
葡萄园应用性诱剂诱捕斜纹夜蛾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为葡萄园大面积应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隔4 kn的两个葡萄园分别设置性诱剂诱捕区和化学防治对照区,诱捕区于2011年4月10日~9月20日挂诱捕器,期间每40d更换一次诱芯,对照区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调查记录诱捕区诱虫量及两个试验区斜纹夜蛾在葡萄叶片上的产卵数及幼虫数.[结果]应用性诱剂诱捕葡萄园中的斜纹夜蛾成虫,可使田间斜纹夜蛾幼虫发生量减少71.3%,减少75%的杀虫剂使用量,节约29.3%的成本.[结论]性诱剂可有效诱捕葡萄园中的斜纹夜蛾成虫,在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方果园杂草进行了75.7%草甘膦铵盐SG一年大田药效实验。75.7%草甘膦铵盐SG(Glyphosate)是由浙江龙游绿得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试验于2005年7月在华南农业大学柑橘园进行,采用每公顷有效用量分别为1135.5、1704.0、2271.0、3406.5g(ai)的4个处理,对照药剂75.7%飞达草甘膦SG(市售)处理为1704.0g(ai)/hm2,另设空白对照,共六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小区面积30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杂草防效均达到97%以上,并且在试验所选用的4个剂量中,以处理药剂为3406.5g(ai)/hm2时除草效果最好;药后15d即达到杀草高峰;灭草谱广,75.7%草甘膦铵盐SG能够迅速有效地灭除禾本科、菊科、苋科中绝大部分杂草,仅发现对鸭跖草和火炭母效果不理想;试验期间柑桔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9.
研究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对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2007-2008年在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对该制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药种比1∶50~70)对玉米无不良影响;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85%和71.57%,与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拌种、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08%,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在防治丝黑穗病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为81.06%,略高于对照药剂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包衣,显著高于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为1∶60时防效为72.65%,介于两个对照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95%,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因此,该种衣剂的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拌种包衣.  相似文献   

20.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飞飞  孙其宝  陆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86-8487,854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巨峰葡萄病害的药剂。[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农药,以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500倍液、植物源农药新型A水剂500倍液、20%银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巨峰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80%蓝代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在套袋和避雨栽培条件下,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结论]在江淮地区,可以交替使用以上植物源农药,防治巨峰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