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介绍了食用向日葵新品种AR7-737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为食葵提质增效及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12个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进行了10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为:各性状在评价杂交种优劣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产量、盘径、株高、叶数、茎粗、粒长、结实率、百粒重、粒宽、生育期。为选育食葵杂交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欧洲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Hübner是取食向日葵花盘和种仁最为猖獗的害虫。为明确不同向日葵品种开花物候期和抗虫性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2个代表性的向日葵品种(其中食葵9个,油葵3个),在田间调查各品种开花期,在生理成熟期采用籽粒被害虫情指数评价品种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在所选的12个向日葵品种中,开花期处于R5.1~R5.2阶段(筒状小花开放率在10%~20%)的品种适逢葵螟成虫羽化、产卵高峰期,其受害程度显著高于处于其他花期阶段的向日葵品种。此外,前期鉴定出的高抗油葵品种MGS,由于开花期处在R5.2阶段,所以在本试验中的籽粒被害虫情指数较高;而高感食葵品种星火因尚未进入开花期,其籽粒被害虫情指数最低。因此,实践中在制定播种期时应根据不同向日葵品种开花物候期的差异,合理避开成虫发生高峰期,以减轻向日葵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食用向日葵新品种KC91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从轮作倒茬、播种期及种植密度确定、精细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辅助授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向日葵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龙粳16(原代号龙D99-70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外源DNA导入方式育成,2006年审定推广,同年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成为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它具有熟期早、抗瘟性强、米质优、耐寒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株型较理想的新品种。该项成果的研究先后被列入黑龙江省攻关、国家攻关、863和农业部跨越计划。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品种抗向日葵螟鉴定及抗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自然抗虫鉴定法连续3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对56个向日葵品种进行了抗向日葵螟鉴定,结果表明,17个油葵品种中除P50表现为中抗(籽粒被害率为6.7%),其余品种全部表现为高抗,籽粒被害率均在0~2.5%;而39个食葵品种中仅新食葵7号表现为高抗(籽粒被害率为1.9%),其余多表现为感虫或高感,籽粒被害率在5.8%~54.1%。进一步利用黑色素鉴定法对所有品种进行了室内检测,其结果与田间抗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认为:在进行田间自然抗虫鉴定时,宜根据田间向日葵螟成虫种群动态选择适宜的播期,使向日葵的开花期与向日葵螟成虫发生盛期尽量吻合,以提高害虫对向日葵的选择压力和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同时避免出现播期避害现象,干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外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杂交种及我国自交系作为基本育种材料,通过回交与自交的方法,选育出含油率高、自花结实性好、产量高的油葵新品种陕葵杂l号,陕西省油葵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0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50kg/hm^2,含油量47%,出仁率75%。  相似文献   

9.
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向日葵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用化控技术塑造合理株型,通过不同浓度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对食用向日葵生理特性分析,研究植物调节剂对向日葵生理特性影响以及合理的施用量。以新食葵7号为材料,将喷施缩节胺、多效唑和矮壮素设置5个不同处理浓度,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向日葵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向日葵的各生理指标影响不同,缩节胺200mg/L、多效唑100mg/L和矮壮素12g/L提高向日葵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的积累量、降低丙二醛的产生、增强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植株的生理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甘薯种植地区已经形成了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农村经济联合社+农户种植等模式,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由科研单位负责科研攻关,培育新品种。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推广新品种,以企业为龙头,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科研、推广、加工”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甘薯产业化模式。这些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甘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甘薯产业化生产。现就甘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新品种利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芸豆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出口商品之一,黑龙江省又是芸豆生产加工的重要产区,中白类型芸豆是黑龙江省主要出口芸豆类型,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目前,生产上种植的中白类型芸豆品种有日本白和白沙克,由于品种连年种植,混杂退化严重,商品质量差,并且目前主栽品种抗性较差,芸豆生产风险较大,因此,芸豆生产上急需抗病性强、高产的中白类型芸豆新品种。针对以上目标,选育了适宜黑龙江及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良中白芸豆品种龙芸豆8号。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龙联1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莲江口农场有限公司科研站联合育成。2010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米质优良,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丰产稳产。其优良特性遗传力强,已被多家育种单位用作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3.
吕彬 《中国稻米》2007,(3):39-40
龙粳18号于2006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现场验收,在10.7hm^2连片种植田上进行采点实测,龙粳18号平均产量11600.0kg/hm^2;实收780.4m^2,产量达11265.0kg/hm^2,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耐寒等特点。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富合4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龙粳31为母本、垦系1344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富合48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推广种植,从培育壮秧、及时移栽、合理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龙粳14号是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超级稻品种,该品种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穗大粒多,经国家级专家于黑龙江省佳禾斯地区6.7hm^2连片产量鉴定,产量超过700kg/667m^2,并且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二级以上标准,实属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替代空育131和合江19的理想品种。本文根据龙粳14号的特征特性及多年的生产试验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品种龙粳28(原代号龙育04-146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常规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于早熟、优质、丰产、多抗、适应性强的大粒型水稻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水稻第四积温带品种产量不高的空白。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9011。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品种资源对菌核病抗性室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核盘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40个不同向日葵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上生长的核盘菌和PDA培养基相比,菌丝的生长速度大大降低。菌株经PDA培养基培养接种向日葵叶片后,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抗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用Minimal medium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接种供试的向日葵不同品种叶片后,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依据接种后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将供试向日葵品种划分为三组,即:抗病品种如食葵765、油葵KS7等,共3份;耐病品种如3146、新葵杂5号等,共9份;感病品种如LD1093、新葵杂6号等,共28份。  相似文献   

18.
张云江 《中国稻米》2012,18(6):67-68
龙粳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具有整精米率高、食味优、高产、抗病、耐冷、抗倒伏性突出的软米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是黑龙江省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播种面积25万hm~2,居全国第2位。向日葵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种植向日葵投入低,经济效益高,黑龙江省向日葵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但目前黑龙江省种植的向日葵多为常规种和地方品种,这些品种植株高大、单产低、抗病性差,影响了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满足黑龙江省生产对向日葵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永加县茗岙乡的观光农业近几年快速发展。2006年,全乡油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吸引了数千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乡的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乡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引进了6个集观赏、采收于一体的向日葵新品种,并进行了栽培对比试验,以为优质向日葵新品种在我乡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