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我国在一些食品生产商的产品中检测到“苏丹红Ⅰ号”,引起政府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国家质检总局于3月2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含有苏丹红Ⅰ号色素的食品进行检验监管。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工业染料苏丹红Ⅰ号的检测与监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苏丹红Ⅰ号的理化特性、以及在食品中违规使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和残留检测技术 ,并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用于检测食品中苏丹红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苏丹红是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的总称。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化学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无良商贩看重苏丹染色鲜亮,将其应用到食品当中。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已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因为在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机构,正是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悄然走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生活,甚至有人说21世纪将是转基因食品的世纪。尽管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国内科学家的观点也存在分歧,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争议日趋激烈,并引起了全世界公众的高度关注。文章将对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安全性评价、检测和监管工作等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6.
2005年肯德基的调料中查出苏丹红Ⅰ号,2006年某些超市出售的“红心鸭蛋”中查出苏丹红Ⅳ号……一时之间,苏丹红名声大噪,闹得沸沸扬扬。以致有人看见任何红色食品都要考虑再三,这种望“红”却步的做法究竟对不对呢?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学们知道苏丹红是什么吗?苏丹红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苏丹红(苏丹红I、Ⅱ、Ⅲ、IV)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化样品的前处理,降低成本,缩短仪器检测时间。[方法]选用Athena C18-XDB色谱柱(4.6mm×150.0mm,3.5um),以乙腈水溶液和乙腈丙酮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食品中苏丹红。[结果]该方法检测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0.01mg/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9%~2.0%,回收率为90%~96%。[结论]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由苏丹红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剖析,对苏丹红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其是一系列工业合成染色剂,共分为六类,这些均不允许应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对苏丹红的危害以及它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科学》2005,(2):26-26
2005年3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这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分析速度较快、效能较高且操作方便的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定量方面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其安全状况关系着民生问题、经济发展大局和食品出口数量及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该文介绍了定西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了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监管良好氛围,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增强监管意识,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等。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苏丹红HPLC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洲  傅小伟  刘炼  俞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01-17303
[目的]建立食品中简便、易行检测苏丹红Ⅰ~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萃取样品处理,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1%冰醋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1%冰醋酸、20%丙酮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8nm,对辣椒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结果]苏丹红I~Ⅳ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66、0.9974、0.9937,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5%、5.34%、1.99%、7.56%;辣椒粉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87%、90.90%、87.55%、81.07%;辣椒油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83%、91.99%、88.83%和86.86%;苏丹红Ⅰ~Ⅳ号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2、2.46、2.30、5.02¨∥kg。[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精密度符合要求,可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用油溶性偶氮染料.常用于彩色蜡、油脂、汽油、溶剂和鞋油等的增色添加剂。家用的红色地板蜡或红色鞋油通常含有“苏丹红一号”的成分。由于其存在可能的致癌性.欧盟自1995年起便禁止使用苏丹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食以安为先     
霍怡 《农家致富》2006,(23):4-5
质量决定效益 11月12日.北京食品市场上苏丹红再度现身.由河北白洋淀国华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被查出含有大量苏丹红Ⅳ号。11月14日.北京食品办又检出6种咸鸭蛋含有苏丹红。“红心”鸭蛋事件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突击对蛋制品进行检查,一旦查出问题蛋制品,立即封存、停售。几天后,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业科学》2019,(16):257-259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及食品检验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监管模式下如何改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其次,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统筹规划,国家、省、市、县4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经费的作用,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总体部署,抽检做到全覆盖。再者,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考核,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因此,在新监管模式下,强化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管理,才能从源头入手、从根本上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董瑞军 《现代农业》2011,(9):105-107
近年来有关食品企业监管中推行应用HACCP原理的呼声、建议越来越多,普遍认为:在食品企业监管工作中推行应用HACCP原理是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笔者作为国家注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和认证机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7.
何谓苏丹红     
《新农业》2007,(1):35-35
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人造化学染色剂,我国及其他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  相似文献   

18.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众多,从早期的地沟油、苏丹红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问题以及冠生园月饼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公众的饮食安全。虽然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我国食品检测领域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如食品检测标准不健全、食品检验技术手段落后、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等。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也开始越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检测技术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食品安全检测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离子液体/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IL-GR/GCE),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苏丹红Ⅰ在IL-GR/GCE的电化学行为,并对辣椒粉中苏丹红Ⅰ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苏丹红Ⅰ在IL-GR/GCE上出现了1个氧化峰,苏丹红Ⅰ浓度在10~65μmol/L范围内,线性扫描伏安法的氧化峰电流与苏丹红Ⅰ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μmol/L。该电化学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辣椒粉中苏丹红Ⅰ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农业质量标准》2005,(2):35-35
自英国在麦当劳快餐中查出含有致癌成分“苏丹红一号”以来,国内一些洋快餐和部分加工食品“涉红”问题也陆续被曝光。到目前为止,“入榜”食品已有数百种之多。“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经毒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这一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一些著名品牌的“涉案”,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诸多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