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种草地早熟禾抗盐碱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方草坪建植中常用的四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进行了萌发期及苗期耐盐碱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混合盐碱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的萌发和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随混合盐碱浓度的升高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和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胚芽;对幼苗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发现,低浓度盐碱胁迫使SOD、CAT和POD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且在中等浓度下达到最高值,高浓度处理则开始下降;随着盐碱处理浓度的增大,MDA的含量也在缓慢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四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耐盐碱能力依次为:午夜>巴林>巴润>优异。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甜高粱资源对混合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挖掘耐混合盐碱胁迫甜高粱资源,并筛选适合甜高粱芽期和苗期耐混合盐碱胁迫的鉴定指标,本研究设置4个不同浓度混合盐碱液(T1、T2、T3和T4,对应的Na+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mmol/L;对应的p H分别为7.12、8.01、8.80、10.07)对5个甜高粱品种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甜高粱的相对发芽率、幼苗茎叶鲜重、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各材料耐盐性的强弱。结果显示,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所有材料的相对发芽率和茎叶鲜重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SOD活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3处理SOD活性达到最高值。依据T3处理的各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5个测定指标与综合抗盐碱指数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脯氨酸含量(0.95)、茎叶鲜重(0.93)、相对电导率(0.92)、SOD活性(0.91)和相对发芽率(0.74)。5个材料耐盐碱适应能力强弱按隶属函数法的排序为雅津106号雅津4589号雅津2号雅津4184号雅津10号,按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排序为雅津2号雅津106号雅津4589号雅津4184号雅津10号。以上结果表明,5份甜高粱种质对混合盐碱胁迫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茎叶鲜重、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活性是评价甜高粱耐盐碱胁迫性的关键指标,雅津106号的抗盐碱能力最强,雅津10号的抗盐碱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种子的耐盐性强弱,筛选耐盐性较好的品种,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盐溶液对15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均受到盐胁迫的抑制,呈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除“黄马夹”相对发芽势在0.3%盐溶液下有所提高外,其余品种的相对发芽势均明显低于对照,且盐浓度越高,相对发芽势越低。经隶属函数法评价得出各品种种子萌发耐盐性依次为:“纯绿”>“百思特”>“黄马夹”>“绿夏”>“公园”>“瑞银”>“新哥莱德”>“如意”>“蓝莓”>“布鲁克”>“标致”>“光影”>“优美”>“赛威”>“水晶”。  相似文献   

4.
5.
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Nitrate transporter,NRT)可有效调节与转运NO3-,提升氮素利用效率.分析草地早熟禾硝酸盐转运蛋白NRT2.4基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的表达规律,旨在揭示硝酸盐转运蛋白NRT2.4基因在氮素调控中扮演的角色.以草地早熟禾为材料,首先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草地早熟...  相似文献   

6.
发掘可供宁夏盐碱地种植的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以湖南稷子,宁夏无芒稗和朝牧一号稗子等3种牧草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种子萌发试验方法,将中性盐和碱性盐按以下摩尔比例混合:A处理(NaCl︰Na2SO4=1︰1)、B处理(NaCl︰Na2SO4︰NaHCO3=1︰2︰1)、C 处理(NaCl︰Na2SO4︰NaHCO3︰Na...  相似文献   

7.
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芬芬  罗雨晴 《种子》2012,31(2):85-87
为探明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萌发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 SO、NaHCO3和Na2 CO3混合液对水稻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浓度的升高和pH值增大呈下降趋势.低盐或低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较小,高盐或高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水稻种子萌发主要受到盐浓度的影响,当盐浓度达200 mmol/L时,各盐组合水稻种子均不萌发.  相似文献   

8.
陆婷  李英霜  康健 《种子》2019,(2):12-15,19
以野生橡胶草为研究材料,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和浓度配制成25组梯度混合盐溶液,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混合盐胁迫对橡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相对盐害率上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初生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盐浓度条件下,pH值高的混合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强;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盐浓度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导因素,pH值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9.
将NaHCO3和Na2CO3按5:1混合,在不同盐碱浓度处理下对7个不同甜高粱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平均根长、平均发芽率和盐害率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甜高粱种子耐盐碱性由强到弱的综合排序为:MN 3739> M-81 E>贝利>Rio> ES 725> 3222>雷伊.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谷子萌发、生长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反应,初步筛选耐盐碱材料,旨在为谷子耐盐碱机制研究和耐盐碱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和依据。结果表明:浓度≥60mmol/L盐碱胁迫下,谷子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显著降低;芽长、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体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浓度≥60mmol/L盐碱胁迫下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品种间各指标差异较大;谷子芽期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为60~100mmol/L。从20份谷子材料中初步筛选出苗期耐盐碱材料3个,中耐材料6个,敏感材料8个,高度敏感材料3个。耐盐碱的9324-8-3、坝谷214和晋谷23号3份材料中9324-8-3耐盐碱程度最高,盐碱害指数为22.38%。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为生产和生活便利修建的固定住所,社会表现为农村居民空间的聚集,其时空演变与景观格局变化受当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通过成都平原边缘洪雅县1997、2006、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借助RS、GIS软件提取农村居民点数据,结合DEM高程及坡度数据,研究了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7—2015年,18年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更加聚集,地理聚集方向没有变化,持续地逐渐集中于该县北部平缓区域;(2)坡度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强烈,农村居民点中超过70%分布在0°~5°范围内。随坡度的升高,农村居民点的斑块数及斑块面积总体上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3)海拔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显著,500 m范围集中了超过55%的农村居民点。从1997—2015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变化结果及趋势来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逐渐优化过程,农村居民点有从高海拔地域向低海拔城镇迁移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东港市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东港市1989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指数分析了东港市10年来的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人工湿地面积普遍增加,天然湿地面积普遍减少,平均分形维数大部分降低,湿地景观破碎度增加,多样性指数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下降,聚集度指数增加。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城镇规模的扩大,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为活动已成为东港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3.
分析城市生态敏感性因子及其分布特征,在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喀什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植被覆盖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水体等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ArcGIS空间分析与单因子分析法相结合,对喀什市生态因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势和坡度低、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而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布于地势和坡度较高的丘陵、荒地、未利用地等区域,其中因子敏感区面积最大的是水体因子,最小的为坡度因子,面积占75.46%和0.33%;从生态因子敏感性程度来看,坡度大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坡度小的区域则敏感性程度高,地势高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地势低的区域敏感性程度高;从生态因子敏感区特征来看,高度敏感区的自我恢复能力差,敏感性总体程度高;中度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较弱、生态系统不太稳定;低度生态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的生态系统较稳定,敏感性程度低,能承受外界因素的破坏和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喀拉库勒湖区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时空变化规律,以研究区1990、1999 和2010 年3 期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景观分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拉库勒湖区1990—2010 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类型空间转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喀拉库勒湖区域在外观特征和空间格局均有显著变化,荒漠和河流面积先减小后扩张,湖泊面积持续扩张,绿洲和冰川面积呈先扩张后减小。整体景观蔓延度和破碎化程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异质性增加,景观变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精确了解成都市高新区城区绿地分布结构,利用Quickbird影像数据,结合其他地学信息,以GIS、RS为主要技术手段,辅以人工实地调绘信息,对成都市高新区南部园区进行了绿地景观信息分类与提取,完成了对高新区南部城区的绿地现状GIS成图。在GIS成图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别从斑块水平指数、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层面研究了高新区南部园区景观格局的特征,提出了研究区域内的绿地景观分布格局的问题,旨在为高新区南部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揭示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2010年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 9.2和FRAGSTATS 3.3软件,通过多种指数从景观组成结构与斑块分布状况、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要素空间关系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的面积和斑块数分别占景观总面积和总斑块数的85.05%和83.39%,为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排序为:阔叶混(42949.05 hm2)>橡胶(14678.66 hm2)>非林地(14378.50 hm2)>槟榔(4236.73 hm2)>芒果(3857.55 hm2)>松类(1872.70 hm2)>桉树类(1713.98 hm2)>相思类(1655.16 hm2)>其他经济林(402.63 hm2)>阔叶类(377.95 hm2)>竹类(27.68 hm2),阔叶混、橡胶、槟榔和芒果在森林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各个类型斑块分布不均匀;整体景观的斑块彼此邻近,空间分布较均衡,破碎化程度低;竹类景观受人为干扰因素最大。  相似文献   

17.
景观破碎化数量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 110161;2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管委会林业局,沈阳 110163)  相似文献   

18.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和2009年森林调查资料,在ArcGIS和Fragstas 3.3的支持下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没有变化,阔叶树、灌木林、杉木林3种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80.44%提高到94.51%;景观基质均为阔叶林,占总面积比例由63.63%提高到75.82%;总斑块数量由301块下降到174块;平均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多样指数由1.233下降到0.862;优势度指数则由0.846升高至1.217。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进而向阔叶林演替,景观趋向连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任婕  陈传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206-212
为全面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现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提取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和周长等信息,选取分维数、破碎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2个方面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灌丛、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叶林、中山草甸、人工植被、阔叶矮曲林和落叶阔叶林等9种植被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均匀,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2)在植被景观类型水平上,选取分维数、破碎度和聚集度进行景观异质性研究,针阔混交林的分维数最大,为1.1678,边界形状最不规则;人工植被的破碎度最大,为0.0503,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各植被景观类型的聚集度都在95%以上。(3)在植被景观水平上,选取分维数、破碎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5个指标分析景观异质性,其值分别为1.1479、0.6298、98.1909%、0.6629、1.4565;研究区各景观形状较规则,破碎度小,聚集度高,各景观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多样性水平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的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火地塘林区1958、1988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获取该地区景观格局转化数据,应用马尔柯夫转移矩阵模拟该地区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火地塘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和主要林分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实际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该模型模拟火地塘景观未来的变化情况,但是对火地塘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模拟结果要明显好于对主要林分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