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经过多方辗转和时代的变迁,传到西方的茶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相比,既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一些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茶文化起源、形成和演变的研究和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对比,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异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以便在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茶文化日益兴盛的今天,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对新时期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王燕 《福建茶叶》2016,(3):377-378
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后,展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精髓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茶叶作为饮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已久。中国是将茶叶作为饮品加以利用的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由于茶文化传入的时间、传播方式不同,世界各国在茶文化的传播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以中西方的茶文化传播差异最为明显,在饮茶时间、饮茶对象、饮茶方式、饮茶习俗、茶室布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多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尝试从理论层面,对茶文化在中西方的传播差异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茶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徐常利 《福建茶叶》2016,(7):298-299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的文化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互相吸收优秀之处,而不是被地域和国界所束缚。但是,由于各国或各地区在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即使有同一种文化,其内涵与社会功能也不尽相同。作为人类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与各国不同的历史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在21世纪,茶并没有作为一种旧事物退出人们的生活,相反的,它代表着的不同地域文化活跃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基于此,本文将以中国茶和英国茶为例对东西方茶文化的不同内涵进行研究,并以英文单词tea为切入点,对茶文化在西方的生态翻译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的文学宝库中,茶文化是极具艺术特色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中华文学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文学瑰宝。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同时茶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复兴,我国文化与外国的文化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针对茶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现在注重对茶学英语教育工作的积极推进,以茶文化作为基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本文笔者以中西方茶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茶学英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韩静 《福建茶叶》2021,(5):263-264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对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茶文化具有的共同点与差异性进行分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茶文化深度交流提供依据.对于任何文化与语言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因此在对不同文化进行全面认知的过程中,必须以文化生存的角度为出发点,根据不同语言选择不...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耀眼的茶文化,且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自从茶叶传入中国后,西方国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笔者以中英两个的茶文化差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和英国饮茶习惯的差异,基于语言交际视角的茶文化差异与茶道精神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些茶文化的差异,更好地创新茶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思路,笔者认为可以开设茶文化差异专题教学内容,采取对比教学法,以视频化的方式展示二者的茶文化差异,组织开展茶文化的英语实践教学活动,最后是创新茶文化教学的观念,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希望笔者的相关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西方国家自传入茶叶后,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囿于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差别,中西方的茶文化自然存在不少差异。笔者以中英两国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二者进行对比。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比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打造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团队,切实抓好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西方世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也出现了与我国截然不同的茶文化。尽管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上差异明显,但是两种异质文化却为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差异作为典型跨文化交际案例,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与茶文化密切融合,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瑞娟 《福建茶叶》2016,(4):358-359
茶叶以及伴随着茶叶而形成的文化,在中西方的文化表述中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茶文化中西方表述中的异同,让我们更为深切地理解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作用及地位,对于中国的茶文化研究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何志静  叶娜 《福建茶叶》2016,(8):343-344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高,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茶所代表的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统一融合的时代,现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背景的国家交流机会越来越多、深度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茶文化和西方的茶文化必然会产生碰撞。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在制茶、饮茶、观赏茶的内容上与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世界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因为只有了解到双方的差异,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中西方的茶文化的精髓,从而让茶文化能够在民族融合、各国交流的背景下再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志刚 《福建茶叶》2021,(4):287-288
我国是茶叶与茶文化的起源国,茶叶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促使我国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在国外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外来茶文化与本土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过程,也促使国外茶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特点,这反映出了特定文化背景对外来文化本土化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进行比较,能够从文化差异角度...  相似文献   

14.
茶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也在不同时期中完善其所蕴含的人生哲学、精神内涵。西方有其独特的茶饮,形成了属于其国家独有的茶文化和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中西方茶文化的人生哲学,以期对中西方茶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试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留弟 《茶报》2002,(1):40-41
  相似文献   

16.
高杨 《福建茶叶》2016,(7):297-298
中西茶文化在不同的时空有着差异,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中国茶与西方咖啡的文化及起源开始研究,并且对中西茶文化在茶室、饮茶起始时间的差异、品茶文化的差异和影响的差异等发面展开论述,试图对中西茶文化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中叶,茶叶由凯瑟琳公主带入英国,成为英国贵族的饮品。几百年来,茶饮已发展成英国的全民饮料,由此也形成了熠熠生辉的西方茶文化。一方面,英国的文学作品推动了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英国文学作品也折射了西方茶文化的各个侧面,包括茶叶的药用价值、茶饮的美好时光以及茶事的历史变迁等。  相似文献   

18.
郭锦云 《福建茶叶》2021,(4):128-129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高校教育也在开始不断向茶文化历史偏移,在历史的长河中,茶文化可以说不仅传承了历史文明,更彰显了其历史魅力,将茶文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也能加强其精神文明建设.茶文化的特点和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升华,在帮助高校学生管理中也有很大提高,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茶文...  相似文献   

19.
罗明燕 《福建茶叶》2016,(3):339-340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茶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尽管西方茶文化源于中国,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但是由于中西方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语言和非语言等差异,只有正确认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同之处,才能了解西方文化,加深对西方文化认知,促进异质文化之间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异同,旨在为世界茶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强化文化建设意识,通过合理引入茶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创建和谐、健康文化氛围,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几点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教育文化的整体发展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