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文化传统之所以成为几千年来所传颂和践行的道德准则,不仅是因为它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培养人修身自律的道德品质和现实实用性在社会秩序混乱和主体道德失范的今天,尤其需要借鉴。茶文化是世界各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与教育培养具有内在统一性,通过比较中英两国茶文化,我们可以深入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国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苏婕 《福建茶叶》2016,(7):391-392
自古以来,中英两国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体系有很大区别,各自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也是各有千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意与义,这在茶文化中有深刻体现,而英国文化注重仪与用,其也深刻影响了本国的茶文化。如今,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在中英文化背景迥异之形势下,深入、多方面研究两国茶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最早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而得茶之清热解毒效用,而后发展开来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并且蕴含中国儒、佛、道三家精神的茶文化。在16世纪时,茶文化开始向欧洲流传,受到很多国家的接纳和欣赏,但唯独只有英国结合其本土文化,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英国茶文化。通过对中英两国茶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对于两种茶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还可以得出对于中国茶文化进行海外传播的启示,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的源头在于茶叶,而在人们饮茶习惯不断形成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饮茶作为一种饮食习惯,已经和日本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发展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视角阐述了日本茶文化的背景、内涵、主要内容及实践形式等方面,并对日本的文化魅力进行评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视角下,中英两国茶文化之间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发展的现状,而后分析了跨文化视角下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共性特征,如茶文化均成为两国百姓交往的重要载体,茶文化都能够与自己的传统优秀文化有机结合,两国茶文化都建立了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茶文化体系等。最后围绕中英两国茶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如中国茶文化比英国茶文化更加精细丰富,中国茶文化中传统文化因素相对英国更加明显,中英茶文化在茶礼仪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等。  相似文献   

6.
李亮  麻蕊  刘颖 《福建茶叶》2016,(7):307-308
中西方茶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尽管英国茶文化源于我国茶文化,但是两者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语言文化等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中英两国茶文化进行比较,不仅能让我国形成对英国茶文化的正确认识,也有利于中英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建国 《福建茶叶》2016,(7):300-301
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饮品。但又远远超越了饮品的含义,在被中国人赋予多重内涵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更多的外延。其实,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在英国,茶也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本文即基于茶的多维意义从不同层面解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异同。首先从分析了茶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对于中英不同的茶文化,最后分析了导致中英茶文化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吴国权 《福建茶叶》2016,(9):378-379
茶是发源于我国的一种植物,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体系化的茶文化。随着当前全球交流沟通日益频繁,如今文化交流、融合已经成为新常态。英美作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传播发展国家,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体系。英美茶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世界一体化的重要表现,通过有效分析和研究,能够为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多元特点提供重要基础。本文拟从英美茶文化的形成过程概述入手,结合对英美茶文化内涵的分析,从而阐述整个世界茶文化的多维魅力。  相似文献   

9.
彭艳华 《福建茶叶》2016,(11):287-288
茶叶源于中国、产于中国,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孕育了丰富的茶文化,而英国与中国同样是注重礼仪的国家,素有饮茶的习惯,茶文化在英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与英国在茶文化方面有了一定的联系,却也是各有千秋。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中英文中不同的茶含义,并且进一步解析了蕴含其中的茶文化,基于多维含义对中英茶文化做出对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交流进一步成熟,如今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创新与突破,尤其是要能够从跨文化视角来认知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有效交流。本文拟从中英茶文化的具体特点和不同分析入手,结合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融入中英茶文化跨文化交流的客观需要,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英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赵保成 《福建茶叶》2016,(11):243-244
随着世界信息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下的教学开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关注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关于中英茶文化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于茶的起源分类、品饮习惯、关于茶的相关语言等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对中英文化之间的异同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西文化的语言形成和文化背景中可以得出,文化的学习是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的,语言学习又深化了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张自胜 《福建茶叶》2016,(5):398-399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缺一不可,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组成内容。中英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跨文化交际都有较强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志静  尹鑫 《福建茶叶》2016,(11):394-39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英国茶文化讲究实用性。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比较,对中英不同文化体系进行分析,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静  薛浩涵  朱佳 《福建茶叶》2016,(3):340-341
中英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是促进茶叶世界化,茶文化世界化的必经之路。中国的茶文化对于人的内心感悟和精神升华更加关注,英国的茶文化则对人的礼仪形式更加在意。本文简单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本质,对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宏燕 《福建茶叶》2016,(4):320-321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茶的起源说起,分析了茶的多维意义,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文斌  丁启红 《福建茶叶》2016,(2):210-211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茶文化发展最快速、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正是因为英国人热爱饮茶,视茶为时尚、健康的饮品,因此茶叶自传入英国以后,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进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英国特色的英式茶文化。而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自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4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其中蕴藏了太多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即便是英国,其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难免会受到中国的影响。在茶叶贸易逐渐频发之后,红茶在英国大范围普及,才演变成今天以红茶为主的品饮文化,而英语作为英国人的母语,在以整个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发展条件下,茶文化的渗透,必然会带给英语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对英语教学进行几方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到中英茶文化的异同。中英茶文化的外在物质层面主要从茶叶和茶具两方面展开对比,中英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层面主要从茶历史和饮茶风俗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中英茶文化的语言文学层面从茶语言和茶文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茶,源于古代中国,一开始被作为药来食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明清两朝,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始,茶叶也随之被带到欧洲。这种新颖而别致的饮品很快便在欧洲流行开来,特别是在英国,茶叶不仅作为一种奢侈品在此扎根,并且发展出一种别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渗透到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中英茶文化形成背景不同,导致两者间在内涵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彭晨 《福建茶叶》2021,(1):109-111
英语教育属于一种双向互动的特殊文化教育,把中英茶文化比较加入到英语教育教学进程中,能够彰显文化语境具有的位置,加强现代学生们的语感,提升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故而,本文简要阐述了中英茶文化茶叶、茶具、饮食、内痔层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中英茶文化比较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任维平 《福建茶叶》2016,(5):317-318
茶对英国人而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饮品。英国人通过茶将其高雅而又独特的茶文化传播给世界。英国女性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同时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也得到逐步提高。笔者对英国茶文化及英国女性的魅力进行研究,以期阐释女性在英国茶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茶文化的发展对英国女性生活的影响,展现英国茶文化中的女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