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这部优秀的作品是我国作曲家在推动钢琴艺术民族化发展过程中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推动钢琴曲《夕阳箫鼓》与我国茶道文化的融合,无论是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还是茶道文化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在对钢琴曲《夕阳箫鼓》与我国茶道文化的契合性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钢琴曲《夕阳箫鼓》与我国茶道文化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一般会将《夕阳箫鼓》设计为背景音乐,这是因为这首作品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和茶道中所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有机的契合。通过钢琴版本的《夕阳箫鼓》来向茶艺爱好者进行解读,利用音乐和茶道的相通之处加深其对茶文化的理解,同时对茶艺表演所选择的背景音乐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经典之作,体现出深厚的民族化内涵,目前经常被当作茶艺表演背景音乐,茶馆背景音乐。基于这一现实的考虑以及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尝试将《夕阳箫鼓》与茶文化研究相结合,首先分析钢琴音乐文化审美以及《夕阳箫鼓》体现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特色,其次分析"天人合一"传统精神以及茶文化内涵,最后着重分析了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如何体现出茶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韩征 《福建茶叶》2016,(12):369-370
茶,在我国并不是单一的生活元素。从先秦时期,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关于茶的利用价值的认知,而随着唐朝之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的重要生活习惯,茶开始与我国的文化活动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极具我国特色、充满多样内容的文化体系。本文拟从《夕阳箫鼓》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入手,结合钢琴艺术的价值特点认知,通过研究当前茶艺表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究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在茶艺表演中的具体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5.
茶道文化包含了许多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的内容,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而钢琴音乐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钢琴音乐教学与茶道文化融合在一起,茶道文化能够赋予钢琴音乐教学以形象,而钢琴音乐教学能够赋予茶道文化以灵魂,从而完成一个完美人格塑造。本文从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对钢琴音乐教学与茶道文化的交融进行了探讨,借音乐与茶道相通之处来提升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当然将钢琴曲与茶艺表演相结合,主要是选择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茶艺表演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钢琴曲作为一种西方艺术,两者是否具有融合上的可行性,就值得我们深层次探究。本文拟从茶艺表演的发展过程及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钢琴曲的特点内涵认知,从而探究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将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将茶歌改编为具体的钢琴曲,其不仅是从艺术资源内在关联认知视角出发的具体活动,同时也是将传统音乐艺术与现代音乐理念全面结合的重要表现,因此,价值极大。也要尽可能确保整个茶歌艺术的原有内涵实现等量传递。本文拟分别从茶歌艺术以及钢琴曲的艺术特征认知和理解入手,结合茶歌艺术改编为钢琴曲的价值认知,细化茶歌改编为钢琴曲的具体注意事项,从而精准分析茶歌改编钢琴曲中的方法与艺术传承。  相似文献   

8.
季毅 《福建茶叶》2016,(6):126-127
在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茶艺"的前身是"茶道"——一种以烹茶、煎茶、煮茶、品茶为主要内涵的茶文化仪式。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学者在传统茶道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茶艺"的概念,成为新时代创新茶文化的一种新趋向,并且获得了中华文化圈的价值认同。茶艺指的是一种以生活化导向为发展方向的制茶之技、泡茶之术、品茶之能、享受茶和对茶审美的茶文化艺术。在茶艺文化的视野中,我国民乐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和审美。茶艺文化的核心是尚德中和,道德文章;茶艺文化的行为取向带有明确的生活幸福取向;茶艺文化的外显内涵则指向情感体验式的生活。茶艺文化中民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点:一是与茶艺文化并存于现实感强烈的生活形态中;音乐调式多属于"五声调式"及其变种;注重对受众的"通感"调动,讲究"情景交融";民乐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9.
杨冯圆 《福建茶叶》2016,(3):127-128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唐代茶学家陆羽所作《茶经》中曾记载:"茶道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表明自原始社会开始,我国人民就开始对于茶道的专研。唐宋时期,随着各种文化信仰的繁荣,包容万象同时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茶道越来越兴盛。茶道讲求"心物合一",需要有茶艺工具、背景音乐等配合才能够展现耐人寻味的茶艺艺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都市人群生活压力大,重新开始在茶艺中寻求内心的宁静,由此茶艺作品呈现出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特征。本文主要阐述背景音乐对茶艺作品的重要性,茶艺作品中的音乐创作需要遵循的规律和理念,以期能够为传统茶艺作品增添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吕美佳 《福建茶叶》2016,(8):340-341
"茶艺"顾名思义即品茶的艺术,品茶的艺术由于每个人的品茶时间长短以及个人感悟能力会有所不同,艺术我们无法妄加评论,但是品茶是一门艺术,品茶本身也存在着艺术形式。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早在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小规模盛行了,中国茶文化主要是以茶道和茶艺为主,而若要与日本茶道相比,中国的茶道似乎略显薄弱,所以本文就客观的来探究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和灿烂结晶。中国茶道出现于中国土地上、成长于中国土地上,深刻地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将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了现在成熟、完善的茶道文化以及茶道精神体系。基于丰富内涵之上的中国茶道精神与学生管理存在相似相通之处,如果将茶道精神中的相关内涵融入到学生管理当中,将非常有助于学生管理效果的提升,并以茶道文化的艺术性助推学生管理的艺术性,使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更多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角度和茶道内涵入手,对学生管理艺术进行简单剖析,希望可以推动茶道精神与学生管理的融合,起到提升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茶艺表演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其立足于茶道精神与传统美学之上,将绘画、音乐、服装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于一体而形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中背景音乐对于营造出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饮茶意境,诱发品茶者的情感体验,感悟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首先概述了茶艺表演发展及内涵,确立了茶艺表演主题决定茶艺展示与综合性艺术表现,进而决定了茶艺表演的类型。其次分析了三种主要的茶艺表演类型,根据其主题来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进而对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福安先生采用福建龙岩地区的民间文化《采茶灯》的曲调改编《采茶扑蝶》。龙岩地区的《采茶灯》是福建省最具地方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其因丰富的茶文化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本文选择刘福安先生的钢琴改编曲《采茶扑蝶》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学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尝试分析该作品特色与茶道精神"和"思想的融合,旨在进一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希望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服饰蕴含着传统审美思想与时代精神,而茶道精神与社交礼仪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茶艺表演艺术。本文基于茶艺表演的思想内涵为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为维的研究框架,对中国服饰与茶艺表演内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对我国传统服饰的合理运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茶艺"建设。  相似文献   

15.
侯志琨 《福建茶叶》2017,(11):169-170
茶文化是我国特点鲜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茶艺和茶道精神。茶道不仅是茶事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礼仪道德,也是中国古典文明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融合了儒家理论体系中"中和"的传统思想,这些思想和精神在我国的田径训练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和体现。本文阐述了中国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和深刻意义,分析了我国田径训练的发展历史与形成特点,并探讨了茶道精神与田径训练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6.
茶是我国国饮,茶文化融合佛、道、儒等思想,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茶艺表演是体现茶道的重要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表演艺术和茶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高雅艺术。茶艺表演过程中,根据民族风俗、品茶环境、表演形式和茶叶品种等因素,选择古典乐曲、近代作品、自然界声音等背景乐曲,既能够为品茶者营造出融洽的品茶氛围和品茶环境,也能够增强茶艺表演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音乐美学是对音乐艺术理论的总体概括,其从音乐的本质与内在规律着手对音乐的美学元素进行了系统化总结。无论是东方音乐美学还是西方音乐美学都是美学元素的缔造者,其融合碰撞出来的美学之花异常灿烂。本文在先后论述了东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内涵后,又对我国当前茶艺钢琴曲的编创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最后对东西方音乐美学交织下的茶艺钢琴曲创编之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道艺术与中国茶道艺术存在诸多差异,中国茶道重在品尝茶的味道,而日本茶道重在精神修养,日本茶道奉行"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其诠释的理念以及价值内涵,都是日本文化自身生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日本茶道艺术的形成背景入手,认知"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探究日本茶道艺术的传承与应用机制,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钢琴以其浓厚而宽广的音域,加上其独有的艺术思维,使其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钢琴艺术始终能够将其他类型的音乐兼收并蓄,通过适当改编这一具体的艺术改造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其音响变化的诸多可能性。本文拟从茶歌艺术体系中的茶元素分析与认知入手,结合茶文化内涵的发展历程及应用价值赏析,通过具体探究钢琴曲具体改编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具体内容概述,从而分析茶歌艺术改编钢琴曲过程中的茶元素展现状况。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杰 《茶叶通讯》2001,(4):37-39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一词语 ,至今已使用 1 0 0 0多年。如同茶叶起源一样 ,茶道亦起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 ,日本、韩国、荷兰、俄罗斯、英国等许多国家茶道均由中国茶道发展转化而来。然而 ,至今为止 ,茶道这一词在《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无解释 ,国内外茶学和茶文化专家们亦无统一认识。近几年来 ,“中国茶道”研讨的兴起 ,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分析专家或文献观点 ,有两个核心问题尚未定论。其一 ,茶道是涵盖茶艺 ,还是区别于茶艺 ?!茶道是涵盖整个茶学 ,还是仅指饮茶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