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84年8月在广东省林科所林地采集到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病死幼虫,经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四角形多角体病毒。在室内用养虫盅养虫,将四角形多角体悬浮液喷洒在松枝上,供幼虫取食。幼虫感毒后,初期食欲不振,活动迟缓;后期虫体萎缩,刚毛竖起。喷病毒后第七天幼虫开始死  相似文献   

2.
细皮夜蛾(Selepa celtes Moore)是一种为害八宝树、大叶紫薇等树木的害虫。1984年10月初,在本所标本园的八宝树上采到幼虫(见封二图1)。于室内用养虫盅(规格10×15cm,并燃烧酒精消过毒)饲养,至10月18日幼虫全部死亡。死虫大部分掉下盅底,体色变黑,表皮不易触破(见封二图2)。镜检死虫,有大量的多角体。多角体呈三、四至多边形。同年10月20日又在八宝树上采回幼虫,在室内用上述养虫盅饲养。22日有部分幼虫死亡,死虫症状同上。镜检亦观察到有同种的多角体。在无病区的大叶紫薇树上,采回  相似文献   

3.
文摘     
马尾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生产方法的研究(广东省林科所森保室,广东林业科技通讯,1983,1:7—10) 近年来进行了室内和林地搭栅养虫、林间放卵块和放养幼虫以生产病毒的研究,表明在林间立木放养的幼虫上生产病毒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产量高。因春季多雨,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增殖,因而解决大量复制的技术问题,是“以病毒治虫”的首要环节。我们自1979年起开始研究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复制的有关技术,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一、病毒复制 1.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松林,采集距结茧1-2个龄期的老幼虫,室内饲养在33×33×54厘米铁纱笼内,每笼300-500头,也可饲养于塑料薄膜围成的高50厘米的空间,大小视幼虫数量而定。一平方米可养虫2,000头,四周培砂压紧,上部敞开。在饲料松枝上用0.5亿/毫升多角体悬液均匀喷湿,松枝插入砂缽保  相似文献   

5.
栗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Lef-ebure)是一种园林树木害虫,为害大叶紫薇、枫香、栎及相思等。1984年10月初,在本所标本园的大叶紫薇树上采到该幼虫。在室内置于养虫盅(10×15厘米)饲养,幼虫全部死亡。死虫以尾足勾住枝叶倒吊,体内组织液化下垂,稍触即破烂,流出浓液。浓液无臭,镜检发现大量的多角体。伊红染色多角体呈粉红色。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有些呈不规则形,大部分呈六角形的十四面体(由两个六边形和十二个梯形的面组成),大小为0.6~3.0微米(见封三图1)。超薄切片透镜观察,多角体内包埋许多长杆状的病毒束,病毒束两端钝圆,内有单粒、双粒及叁粒病毒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自1979年发生美国白蛾以来就开展了生物(仿生物)药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经过十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确,定了几种药剂的防治方法。1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1防治方法将美国白蛾2~3龄幼虫喂食喷过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树叶进行接毒,接毒后5~7d收取虫尸,盛在暗色瓶内放在冰箱(-4℃)或冻库内(-10℃)保存,或制成粗提纯剂放在冰箱或冷库内保存。第一代防治用头年第二代虫尸提纯剂,5×10PIB mL,第二代防治用当年第一代虫尸稀释液,2×10PIB mL。1 2防治效果从防治效果看出(见表1),2~3龄幼虫的死亡高峰为第8天至第9天,3龄为第1…  相似文献   

7.
树粉蝶又名山楂粉蝶,为害次生林和果树。广泛分布于欧洲,亦分布于中国和库页岛。笔者于1981年在黑龙江省中医学院内山丁子树上,发现树粉蝶病死虫,经鉴定其病原为核型多角体病毒。这在我国是首次发现。通过3年的研究证明,此病毒对树粉蝶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是很有价值的生物防治手段。据Krieg报告,树粉蝶核型多角体为多角形,病毒粒子为杆状,核酸为DNA,核酸所占的比例为9%。苏联曾用粹取的悬浮液5×10~6PIB/ml喷稠李叶饲喂2龄幼虫,12天后  相似文献   

8.
经试验,总结出了青杨天牛病毒在活体内复制和在窖内保存的方法。把虫瘿解剖后剩余的枝条粉碎物作为养虫基质,把带盖金属盒作为培养盒,在装好基质的培养盒内喷适量的青杨天牛病毒液,放入青杨天牛健康幼虫,在15C~20C的环境温度下,青杨天牛病毒便可在幼虫体内复制。该病毒应在低温下(4C左右)保存,但温度不能太低。以虫瘿的形式在地窖内保存青杨天牛病毒,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害虫。1989年我们在四川省金堂县采集到一批自然病死虫,经分离、鉴定、室内毒力生物测定和林间初步应用表明:该病毒是1株新分离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rius,简称PoNPV),该病毒对蜀柏毒蛾有较强的毒力,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感病幼虫的症状 幼虫吞食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取食活动明显减弱,行动迟缓;一定时间后,幼虫死亡。幼虫刚死时,呈“倒悬”或倒“V”字型挂于柏桠上;腹部体色呈灰褐色,体壁易破,流出褐色脓液,无臭味。  相似文献   

10.
<正> 粉白灯蛾[Alphaea phasma (Leech)]属鳞翅目灯蛾科的一种植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据在昆明及其附近地区调查,寄主达110多种,分别隶属于55科94属。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果树、蔬菜和观尝植物等。1980年8月,在本所林地发现有5龄自然罹病死亡的幼虫。虫尸经分离鉴定,其病原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一、材料和方法 1.样品采集:1980年8月在昆明黑龙潭云南省林科所林地采到自然死亡的粉白灯蛾幼虫虫尸,置冰箱中保存备用。 2.多角体的分离:将死虫装入指型管,加少量无菌水置冰箱中自解一周后,用玻璃棒  相似文献   

11.
青杨天牛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集、解剖青杨天牛虫瘿,找出虫体发黑却不僵硬的死虫,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病毒初提物。采用重复感染试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对病毒进行了鉴定。认为在山西省北部自然存在着一种能够感染并致死青杨天牛幼虫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2.
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喷雾防治2~4龄松茸毒蛾幼虫,20d死亡率为47.7%~60.6%,存活幼虫感染率69.8%~84.6%,总防治效果85.1%~94.7%。相同病毒用量下的防治效果与常量喷雾相当或略好。合适的用量为1500×108~3000×108PIB/hm2,合适的喷幅为6~10m。  相似文献   

13.
用100×200×80cm塑料薄膜围栏,投放6—7龄文山松毛虫约7000头,在栏内悬挂的枝叶上喷布5×10~6PIB/ml的病毒感染液约500ml,12天后收集病死虫,由中肠和虫尸粗提纯的病毒,平均单虫舍多角体可达2亿。以林场每人次管理5围栏,花集虫费63元(1000头/1.8元),取叶费15元(挑/1.5元),能生产多角体50000亿,可供250亩林地使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8-22
利用2个对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金龟子绿僵菌FJMa201101和FJMa201205菌株培养的菌剂,采用林间地表喷菌的方式(引入试虫后第5天喷菌、喷菌后当天引入试虫、喷菌后第5天引入试虫、喷菌后第15天引入试虫4个处理方式)对其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菌后油茶象幼虫校正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施菌后30 d油茶象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4%~56%,喷菌后引入试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引入试虫后再喷菌的处理,FJMa201101菌株处理的油茶象幼虫死亡率比FJMa201205略高;喷菌后180 d,油茶象幼虫校正死亡率均超过70%,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喷菌后300 d,油茶象幼虫校正死亡率均超过了80%,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2个菌株处理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绿僵菌对油茶象幼虫具有持续控制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饲毒时美国白蛾幼虫虫龄和饲毒剂量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产量的影响,从而探寻HcNPV室内大量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虫龄、剂量以及虫龄和剂量的组合对单头幼虫的HcNPV产量、幼虫死亡率以及病毒总产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室内大量增殖HcNPV时,以1.48×106 OBs/头的饲毒剂量饲喂5龄和6龄幼虫均可以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百头幼虫的病毒总产量分别达到1.55×1011 OBs和1.50×1011 OBs。  相似文献   

16.
<正>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自1977年从山东引进后,经多次试验,按多角体用量500-1,000亿/亩,地面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林区缺乏水源,大面积地面喷雾十分困难。1982年我们进行了少量的粉剂试制并作了林间杀虫试验。一、粉剂试制 1.先将采集并饲养的松毛虫幼虫,经人工感染后收集病死虫,用组织捣碎机将虫体捣烂,加无菌水稀释过滤、沉淀、分离,得多角  相似文献   

17.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usTsai etliu)在北方分布较广,是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我所在学习外省经验研究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松毛虫的过程中,最近在本地区发现了油松毛虫多角体。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鉴定,初步认为是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用于室内和林地防治试验,证明对油松毛虫有较高的杀虫效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微生物杀虫剂。一、病原体的发现1977年8月,我们用从建平县富山公社鱼山子林地捉的2龄左右的油松毛虫幼虫,分放在用松毛虫死虫水、棉铃虫病毒和洗衣粉水等14种不同材料处理的松枝上,在室内进行观察。8~20天后,各种处理的试虫几乎全部死亡。根据显微镜检查,在每种处理的死虫中都发现了多角体,其中最多的占89%,最少的也有33%。分析结果,与试验处理无关。随后,  相似文献   

18.
纵带球须刺蛾是八宝树、柿和橄榄等许多林木和果树的害虫。在广州一年发生1—3代。幼虫一般7—8龄。它可感染一种疾病,经电镜观察表明,是属一种核多角体病毒病。多角体为四面体、六面体或不规则形,大小约为0.7—1.5μm。具外膜的病毒粒子杆状,长约260—320 nm,宽约60—70 nm。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成束或单个排列。每个病毒束一般有2—7个病毒粒子。此病毒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因剂量、虫龄的不同而有差异。在自然情况下,它常诱致流行病,是控制此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此病毒不感染家蚕和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传播途径及对寄主的持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感染美国白蛾4龄和5龄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残余带毒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重和雌虫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寄主昆虫.对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证实HcNP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寄主种群中.  相似文献   

20.
雪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是杨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1981年8月中旬,我们在辽宁省凤城县城郊大坝的护岸林中发现雪毒蛾病死的幼虫和蛹。初步镜检其病原为多角体病毒。用其粗提掖通过口服的方式接种到从野外采回的健康虫上,6、7天后幼虫发病,而对照幼虫不发病。经鉴定其病原为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的一种病毒。本文仅就其病原、病理作一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