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70只健康多浪羊母羊,分为2组:经人工授精受配母羊60只(试验组),未受配母羊10只(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对60只受配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显示,在配种后第7天怀孕母羊血小板数值降低(74±59.98)×109个/L,与未配种对照母羊血小板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检测受孕羊54只,未孕羊6只,经与临床妊娠检查及产羔结果比较,已孕羊妊娠符合率为92.59%,未孕羊符合率为83.33%,总符合率达91.66%。  相似文献   

2.
选择67只同期发情的绒山羊母羊,人工授精输配28只(试验Ⅰ组),胚胎移植31只(试验Ⅱ组),未受配母羊8只(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对59只受配和移植后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显示,在发情后第7天,怀孕母羊血小板数值分别降低(63±51.71)×109个/L和(55±32.90)×109个/L,与未配种对照母羊血小板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胚胎移植后未孕羊的血小板记数值在发情当天和第7天相差(29±22.56)×109个/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胚胎移植妊娠羊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与临床妊娠检查及产羔结果比较:配种羊妊娠符合率91.30%,未孕羊符合率80.00%,总符合率89.29%;胚移植妊娠羊符合率38.46%,未孕羊符合率77.78%,总符合率61.29%。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小板计数法对母猪早期妊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0头未孕母猪的血小板测定值为323.9×109/L±3.9×109/L;10头妊娠母猪的血小板测定值在妊娠第7天减少到251.9×109/L±8.6×109/L(P<0.01).根据妊娠母猪配种前后血小板值之差≥72×109/L为妊娠标准,对20头受配母猪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经与超声波诊断结果比较,妊娠母猪符合率为87.5%(P>0.05).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计数法在奶牛超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头未孕母牛血小板正常值的测定结果为496.5×109/L±66.5×109/L;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血小板值变化和最佳血检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22头妊娠母牛于配种第7天血小板值明显减少(P<0.01);而8头未妊娠母牛则无明显变化(P>0.05)。根据妊娠母牛配种前后血小板值差>192.3×109/L为妊娠标准,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了超早期妊娠诊断试验,经直检妊娠母牛符合率为86.36%,空怀母牛符合率为87.5%,总符合率为86.66%(P>0.05)。  相似文献   

5.
应用血小板计数法对奶牛超早期妊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头未孕母牛的血小板测定值为(494.9±6.9)×109个/L);与之相比,22头妊娠母牛的血小板测定值极显著减少(P<0.01)。根据妊娠母牛配种前后血小板值之差大于或等于194.8×109个/L为妊娠标准,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了超早期妊娠诊断,经与直检结果比较,妊娠母牛符合率为86.36%(P>0.05)。  相似文献   

6.
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激素对经产波尔母羊进行超数排卵,发情后用纯种波尔公羊配种,手术法从输卵管中冲出发育至2~4细胞的胚胎,检胚后再经手术移回同期发情的受体羊输卵管内"借腹怀胎",用B超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①对11只波尔母羊(供体羊)进行超排,3只未采到胚胎,另8只共采到109枚胚胎,超排有效率为72.7%,平均采胚数为13.6枚±6.1枚(按8只供体羊计算,下同),109枚胚胎中1枚为8细胞(细胞用C表示,下同),44枚为4C,31枚为2C,33枚为1C;②移植受体56只,35~45天B超检查,29只妊娠,26只未孕,1只可疑(按未孕计),妊娠率为51.8%;③对170只受体羊分3批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平均同期发情率为87%.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省通山县86只成年湖北乌羊的20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公母羊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细胞总数17.99×109/L,淋巴细胞数7.30×109/L,单核细胞数1.53×109/L,粒细胞数8.60×109/L,血小板总数75.73×109/L,红细胞总数10.01×1012/L,血红蛋白含量85.64 g/L。其中,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等5项指标在性别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压积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14项血液生理指标在性别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云岭黑山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云岭黑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2004—2007年在马鸣种山羊场对云岭黑山羊进行了18349只次体重和850只次的体尺监测。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公羊的初生、3、6、9、12、18、24、30和36月龄体重依次为2.04kg±0.24kg、10.45kg±1.57kg、14.89kg±2.13kg、20.02kg±3.64kg、24.73kg±4.14kg、31·00kg±2.57kg、34.00kg±7.33kg、40.00kg±8.34kg和40.00kg±8.00kg,母羊相应的体重依次为1.84kg±0.35kg、7.77kg±1.66kg、9.14kg±0.99kg、17·00kg±2.96kg、18.85kg±3.07kg、20·12kg±2.14kg、26.40kg±3.53kg、31·61kg±6.11kg和30.83kg±4.83kg。1~3岁云岭公(羯)羊3—11月份增重9.60kg,11—翌年3月减重1.46kg。云岭黑山羊的性活动高峰期为5、6、8、9月份;成年母羊哺乳期平均日增重-53.30g,配种准备期平均日增重34.20g,妊娠期平均日增重55.90g,其中妊娠前期平均日增重为77.30g。应用体重监测信息对云岭黑山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判断标准为:配种后第1~2月日增重大于50g的为怀孕,低于40g的为未孕,产羔验证妊娠诊断准确率为90.96%,空怀诊断准确率为85.94%。此法准确性高,费用低,适宜生产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9.
应用PG+PMSG处理对54只湘东黑山羊在2~5天内集中发情并配种.结果:(1)在处理后的2~3天.有49头发情(其中同期自然发情2头),同期处理的发情率87.0%[47/54],同期发情率87.5%[49/56].(2)发情母羊的初配率为83.9%[47/56],待第一个情期(21天)后采用发情鉴定法进行初步妊娠诊断,有返情表现的羊只为7只,发情配种成功率85.1%[40/47],初步确定初配受胎率为71.4%[40/56].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引入河南省杜泊羊血液生理生化特点,试验选择6月龄左右、营养良好、健康无异常表现的杜泊羊40只,饲养后对成年公母杜泊羊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并与其他绵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泊羊公羊的生理指标数值大多数高于母羊,其中公羊白细胞(WBC)数为(47.15±8.43)×10~9/L,母羊为(30.15±4.18)×10~9/L,且差异显著(P0.05);公羊淋巴细胞(LYM)数为(24.08±5.29)×10~9/L,母羊为(14.23±3.84)×10~9/L,且差异显著(P0.05);公羊红细胞分布宽度-SD(RDW-SD)为(22.73±0.31)f L,母羊为(24.35±0.12)f L,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羊血小板压积为(13.43±0.51)%,母羊为(10.53±0.56)%,且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杜泊羊母羊的生化指标数值大多数高于公羊,其中母羊白蛋白为(24.16±0.97)g/L,公羊为(18.75±2.11)g/L,且差异显著(P0.05);母羊谷丙转氨酶为(16.50±1.56)U/L,公羊为(8.83±1.23)U/L,且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尿素氮为(18.12±0.94)mmol/L,公羊为(14.20±0.47)mmol/L,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羊、母羊的血糖、钙、磷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西农莎能奶山羊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6只奶山羊发情同期和153只奶山羊妊娠早期下午末乳的孕酮水平。6只母羊发情0~1天(发情为0天)的孕酮水平最低,均值为0.83±0.28毫微克/毫升,发情第五天后逐渐上升,于第十一至十七天达峰值分别为32.2、23.4、15.9、12.6和34.2毫微克/毫升,此后又陡然下降,恢复到下一发情周期前的基础水平。配种后第十五至二十九天的孕酮值波动在0.30~42.2毫微克/毫升的范围。根据配种后返情及产羔情况观察,产羔羊配种后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天的孕酮均维持较高水平,均值≥8.3毫微克/毫升,而返情和未产羔羊这四天的孕酮水平则较低(P<0.01),均值<8.3毫微克/毫升。故以8.3毫微克/毫升的孕酮值为判定界限,即:≥8.3毫微克/毫升为妊娠,<8.3毫微克/毫升为未妊娠,准确率是96.5%(109/113),未妊羊是90%(9/10)。据此,作者认为:根据乳汁孕酮水平能够进行西农莎能奶山羊的早期妊娠诊断。采样时间在配种后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天,采样次数为隔日2次。此外,对判定界限及诊断的准确率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60只,幼龄母羊(8月龄)19只。用同期发情处理。其中,A组17只成年母羊发情配种。发情率为100%,双胎率为73.3%;B组43只成年母羊同期处理后,利用腹腔内窥镜观察卵巢排卵情况。其中排双卵的羊35只,占81.4%,明显高于自然发情母羊双胎率(23.3%)(P〈0.01);C组同期处理8月龄母羊19只,配种后妊娠14只,其中以胎6只,双胎率为31.6%。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良种缺乏是制约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正在培育肉用黑山羊新品种——云南黑山羊。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云南黑山羊核心育种场2012—2017年云南黑山羊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云南黑山羊母羊的初配日龄为(306.34±6.57)d、初配体重为(36.72±3.06)kg;公羊初配日龄365.0 d、初配体重为(59.28±5.58)kg;母羊妊娠天数为(148.90±2.78)d;初产母羊的产羔率为181.73%、经产母羊为226.06%;公、母羔的初生重分别为(3.55±0.69)kg、(3.26±0.64)kg;公、母羔70日龄的断奶重分别为(20.35±4.49)kg、(16.09±2.88)kg;断奶羔羊的成活率平均为88.28%;母羊的利用年限为6~7年。公羊阴囊围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6月龄后其阴囊围保持稳定;成年公羊每次射精量为(1.68±0.83)m L,精液密度为(2.53±0.79)×109/m L,精子活力(81.91±10.37)%,顶体完整性(89.79±9.31)%,精子畸形率(7.52±3.27)%。这说明相对于本地和其他地区黑山羊品种而言,正在培育的云南黑山羊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主要体现为性成熟早、常年发情、一胎多产、断奶成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配种后16~20日妊娠和未妊娠阿华西母羊血清标本的孕酮浓度.发现妊娠母羊的孕酮浓度(1.89ng/ml)高于未妊娠母羊(0.34ng/ml).依据血清孕酮量作出的妊娠诊断,通过产羔得到证实(以特定期间高于1ng/ml的孕酮量作为妊娠指标).此种诊断的准确率为90%以上.60月龄母羊的孕酮浓度2.65ng/ml),比24月龄母羊的孕酮浓度(1.66nc/ml)更高,但不同体重组母羊的血清孕酮差异不显著.故阿华西母羊配种后16~20日的血清孕酮定量分析适宜于早期妊娠的判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血清酸滴定法对配种后16 d~45 d的1 008头不同品种的母牛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研究,检出妊娠牛764头,未妊娠牛244头;与直肠检查结果对比,妊娠符合率为90.31%(690/764),未孕符合率为93.03%(227/244),总符合率为90.97%(917/1008).对3种不同品种牛试验结果经3组间及两组间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血清酸滴定法用于牛的早孕诊断具有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宜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羊同期发情腹腔镜输精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繁殖机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的适龄母羊,在试验母羊阴道内放置孕酮海绵栓10~14 d,撤栓时肌肉注射250~330 IU/只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撤栓后12~24 h开始试情,早晚各1次。按撤栓后时间及发情时间不同分4组进行腹腔镜输精:1组为撤栓后46~50 h输精(n=138),2组为撤栓后50~54 h输精(n=156),3组为撤栓后54~58 h输精(n=275),4组为羊发情后30~36 h输精(n=226)。输精后第40~45天进行B超检查,计算各组母羊受胎率。[结果]发情后30~36 h输精的母羊(4组)受胎率最高,为97.79%,其次为撤栓后50~54 h输精的母羊(2组),受胎率为97.44%,撤栓后46~50 h输精的母羊(1组)受胎率为91.30%;撤栓后54~58 h输精的母羊(3组)受胎率最低,为89.82%。[结论]采用同期发情配合腹腔镜输精技术进行母羊人工授精,最佳输精时间为撤栓后50~54 h以及母羊发情后30~36 h。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在玛纳斯县对萨福克×新疆细毛羊高杂母羊作为供体羊进行超数排卵,98只供体羊在超排配种后第6天进行子宫角冲胚,共冲出胚胎753枚,只均采可用胚胎7.68枚/只(753/98),另采出未受精卵476枚,只均未受精卵4.86枚/只(476/98),合计采卵1 229枚,只均采卵12.54枚/只(1 229/98)。  相似文献   

19.
母猪配种后第1d血小板数开始降低,到配种后第7d降到最低点(P<0.01),第11d均回复到正常水平。而未孕母猪则无变化(P>0.05)。孕猪血小板数下降取决于生殖道内是否有受精卵的存在,血小板之所以减少,可能是胚胎产生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可能是PAF-acether)通过与PAF-acether同样的通路发挥活化血小板的作用,导致早孕相关性血小板减少。通过实验表明,血小板降低值大于43×10~3时,均在配种后6~7d,我们便可确定已妊娠。从而进行超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活体确定乌珠穆沁羊的脊椎数,利用多脊椎性状这个有益突变,挑选种群中多脊椎种公羊进行配种,建立多脊椎乌珠穆沁羊核心种群,试验采用羊保定架及DR技术活体检测乌珠穆沁羊原种场2020年存栏羊及2021年全部子一代羊的胸椎和腰椎数,在2020年采集T14L7表型种公羊精液,对269只不同脊椎表型母羊进行人工授精,次年统计子代不同脊椎表型羔羊的数量。结果表明:2020年存栏羊576只,有T13L6(正常表型)、T13L7、T14L6、T14L7 4种脊椎表型的羊只数量分别为25只、343只、177只、31只;2021年出生的525只子代羔羊仍表现为T13L6、T13L7、T14L6、T14L7这4种脊椎表型,对应羊只数量为15只、282只、190只、38只。269只人工授精母羊共生产出子代羔羊269只,亲本均为多脊椎表型羊所生产的多脊椎表型子代数量在种群中占比高达99.7%。说明采用羊保定架及DR技术检测大规模活体羊脊椎数的方法准确可靠。以T14L7表型公羊与多脊椎母羊进行配种,所产的多脊椎羊羔比例极高,该配种方案可用于建立多脊椎乌珠穆沁羊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