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13-2014年,为有效实施桃果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我们在正定县塔元庄果园、侯家庄果园等进行桃果实套袋试验,经过套袋的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果面光洁度等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农药残留降低.  相似文献   

3.
正桃套袋是净洁果面、改善果面色泽、减少病虫危害、避免农药直接与果实接触、降低农药残留、防止日烧病、促进果实着色均匀的主要途径,通过套袋可以提升桃综合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不能科学化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晚熟桃,由于生长期长,套袋前后不规范化管理,很容易产生果锈。1喷药引起果锈1.1选用高浓度、超剂型的农药大多果农担心桃套袋后被病虫为害,从谢花后开始喷药,超浓度使用农药,多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正>桃果实套袋技术引自日本,已在西安市桃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实套袋的优点是:可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减少病虫果率,降低农药残留量和有害粉尘污染;提高果实档次和商品率,使果面光洁美观,同时还可增加果品的商品附加值。缺点是:果实  相似文献   

5.
桃果实套袋可以防病防虫,净化果面,增加鲜艳度,改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提高经济效益,应切实重视.  相似文献   

6.
苹果是我国的第一大水果,也是山东省的主要水果。为了防止果实病虫害的侵害、提高果品外观品相,果农多数采取套袋技术,山东地区苹果套袋率在70%以上。果实套袋虽然有效阻隔了桃小食心虫的蛀果危害及农药残留污染,但是套袋成本高,果实含糖量低。通过阐述在免套袋苹果园内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性,并通过药剂试验分析,提出了在苹果园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利用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特点及规律,科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止桃小食心虫的危害,提高苹果的内在品质,帮助果农增加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李锋刚 《现代园艺》2012,(15):27-28
正确应用桃套袋技术,不仅改变了桃的品质,还能减轻果实农药残留,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生产中套袋轻管理的现象严重,要生产出高品质的套袋果,必须配套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桃。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金冠苹果中甲基对硫磷和水胺硫磷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减少了农药直接接触,明显地降低了果实中农药残留.不套袋可使果皮、果肉和果心的甲基对硫磷残留量比套袋增加1.66、2.29和4.74倍,水胺硫磷的残留量比套袋增加5.54、6.31和6.59倍.对高残留、消解慢、残效长的水胺硫磷农药,套袋对减少苹果中农药残留量的效果更好.套袋对果心和果肉中农药残留的减少最多.果皮次之.但套袋并不能完全避免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桃树果实套袋可有效促进果实着色,防止裂果.保持果面洁净,防止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果实硬度等.星台镇是普兰店桃树栽培的主要乡镇之一.现年严桃约1.5万t,是星台镇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以烟富3和天红2号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与无袋对果实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袋果实黑点病发病率略低于套袋果,但病虫害发生率均高于套袋果,其中烟富3无袋果实的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的发病率以及桃小食心虫、蝽蟓的危害率显著高于套袋果实,而天红2号无袋和套袋处理之间病虫害发生率的差别不明显;无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套袋果,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指标优于套袋苹果,而着色指数、表面光洁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则明显低于套袋果实。无袋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杀菌剂和杀虫剂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1.
吴忠侠 《果农之友》2007,(12):17-17
梨果实套袋后,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果面细净,光洁,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新品种梨黄金、绿宝石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梨果实套袋后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另外,袋内形成一个微域环境,其湿度较大,变化幅度较小,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分不均引起的裂果并可有效隔离大部分蛀果害虫的侵入,如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再有,梨果实套袋后对果实的黑星病、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隔离作用并可减少果面的尘土污染和农药残留,套袋后的梨果市场大了,售价高了,经济效益好了.  相似文献   

12.
<正>苹果套袋能够防病、防虫、防裂、防锈、防雹、防污染,促进果面光洁、着色鲜艳,而且还能够减少农药喷布次数和农药残留。据调查,套袋的果实裂果率降低54.6%,轮纹病烂果率为1.31%(不套袋为6.21%),桃小食心虫虫果率为0.018%(不套袋为1.39%);喷药7 d后的农药残留量,喷1605的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减少65.00%~78.76%;喷甲胺磷的减少45.00%~84.85%;  相似文献   

13.
梨果实套袋后,成熟时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颜色变浅,果面蜡质增厚,果面细净,光洁,外观品质明显优于非套袋梨.新品种梨黄金、绿宝石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梨果实套袋后可有效地避免因尘土污染和枝磨、叶扫造成的果面不净. 同时,袋内形成一个微域环境,其湿度较大,变化幅度较小,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分不均引起的裂果并可有效隔离大部分蛀果害虫的侵入,如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另外,梨果实套袋后对果实的黑星病、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隔离作用以及减少果面的尘土污染和一定量的农药残留.套袋后的梨果市场大了,售价高了,经济效益好了.  相似文献   

14.
果实套袋能够改善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大幅度降低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因此,套袋技术已为广大果树生产者所接受,套袋果实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目前我国果树栽培中,套袋栽培技术已广泛用于仁果类(苹果、梨、枇杷等);柑果类(甜橙、宽皮柑桔、柚类、柠檬等);核果类(桃、?果等);荔枝龙眼类(荔枝、龙眼)、浆果类(猕猴桃、葡萄)等。但是,由于对柑桔套袋栽培存在不同认识,实际生产中柑桔套袋技术应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柑桔套袋技术至今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果实套袋技术在‘深州蜜桃’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套袋为果实创造了一个相对隔离的生长空间,改变了果实生长发育的微环境,对于增进果面光洁度、减少农药残留、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深州蜜桃’套袋应掌握以下技术。1果袋选择果袋分塑膜袋、单层纸袋和双层纸袋3种。实践证明,塑膜袋易致果面不洁净、颜色发青;双层纸袋易致果实过度成熟、易软、不耐存放和运输。因此建议选择  相似文献   

16.
套袋果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师昌  刘华  吴会亭 《中国果树》2004,(1):44-44,51
近年来康氏粉蚧在套袋苹果、梨、桃果实上普遍发生,成为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1999~2003年我们对红富士苹果、中华寿桃、长把梨的果实进行套袋,共套袋3.4亿个,并对套袋果的康氏粉蚧发生规律、成灾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帅桃果实套袋试验,发现套袋桃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农残等综合指标改变明显。改善了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了果品的经济效益,实现667 m~2增产412.5 kg。  相似文献   

18.
咨询之窗     
果实套袋的好处与方法 答章丘县明水镇读者韩建国 果树栽培中,对果实进行套袋是提高果实商品质量的一项措施。果实套袋后能防止害虫蛀果及病菌侵梁,能使果面光洁,颜色鲜艳;还可减少喷药次数,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农药对环境及果实的污染。 正如你信上所说日本苹果套袋栽培已成为生产优质商品果的重4手段,已有专门生产纸袋的工厂,为栽培者提供适用于不同品种和规格(双层、三色等)的纸袋。但也有人认为套袋费工、降低果实糖量,因此提倡无袋载培(请参考本期56页有关日本苹果套袋的介绍)。 早年山东烟台地区果农栽培苹果、梨、桃、葡萄等…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桃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桃小)在苹果、梨、桃、石榴等套袋园危害普遍减轻,但未套袋园、无法套袋园,以及管理粗放园,该虫的发生有趋重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1为害特点桃小以幼虫蛀食果实。刚孵化的幼虫主要从萼洼和果面蛀入果内,部分从梗洼处蛀入,蛀果孔针尖大小,不易识别。幼虫蛀入果实后,从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