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圆管直缝式小麦气吸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一种气吸式小麦精量排种器。排种器采用了内外圆管套装,利用真空负压通过外管直缝隙吸种的结构形式,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排种器的缝隙宽度、旋转速度和负压值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田间与现有小麦播种机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了直缝式小麦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田间出苗率、各行排种量一致性、总排种量稳定性以及种子破损率等性能。试验数据显示,该排种器比目前国内机械式小麦排种器的粒距变异系数提高了20%以上,播种均匀性方面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虽然现有播种机对玉米、大豆、小麦等大、中粒种子播种质量效果稳定,但对油菜、谷子、苜蓿等小粒种子难以精量播种,且功能单一,通用性差。为解决小粒种子精量播种问题和提高通用性,研制一种新机构的机械式精密排种装置,并对该排种器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为以后的投入生产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内侧充种垂直园盘排种器伤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侧充种垂直园盘排种器在构造上没有清种、刮种、推种装置,就此而言,不应损伤种子,但实际并非这样。本文根据课题组对该排种器的发展创新和应用其研制精密播种机中的经验或教训,从充种方式、参数选择、加工工艺诸多方面分析了伤种机理。  相似文献   

4.
单粒精量播种是当今播种作业的发展方向,排种器是精密播种机上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和播种质量。针对机械排种器刮种过程中伤种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力自动出种的新型倾斜圆盘窝眼式排种器。为研究不同排种器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以所提出的新型倾斜圆盘窝眼式排种器为对象,运用EDEM软件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的种子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3种排种器设计参数的正交仿真试验,以排种器的单播率、漏播率和重播率为指标,分析了排种器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精量播种性能,得出排种器最优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影响排种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取种圆盘转速,其次是排种器窝眼与种子的直径比,再次是种箱中的充种区域角。采用离散元法的排种器仿真试验,能在排种器设计初期进行工作过程动态模拟,为排种器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排种器是玉米精密播种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排种器排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的好坏。指夹式玉米精密排种器是一种专门用于玉米精密播种的机械式排种器,它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影响环节多,本文研究了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并对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正确使用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吸盘小麦精密排种器参数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小麦精密播种的要求,对传统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进行改进,确定了各部件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吸孔直径、吸孔处压力和排种盘转速3个因素对合格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合格率的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和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小麦气吸式排种器合格率的因素依次为:排种盘型孔直径、吸孔处风压和排种盘转速;经回归方程优化得到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吸孔直径2.6 mm、排种盘转速28.3 r/min、吸孔处压力2.28 kPa,此时排种器合格率达到97%,满足小麦精密播种的要求。改进后的小麦精密排种器结构简单,较传统气吸式精密排种器排种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马铃薯种薯外形尺寸差异性较大、种薯的种皮种芽易受损伤而感染病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力式水平圆盘马铃薯排种器.【方法】该排种器利用间歇输种与气力排种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排种性能,降低伤种率.【结果】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确定了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参数,同时分析了排种盘、间歇式输种装置及拖拉机三者的速度关系.【结论】该排种器能有效解地决马铃薯播种机具因碰撞和挤压造成的机械损伤问题,也为大粒径种子的播种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垂直型孔轮式排种器结构及技术参数的优化选择,找到了该排种器适应高速精密播种的途径。从而打破了此类排种器不能适应高速精密播种的局限,使之成功地适应了12km/h的大豆、玉米等中耕作物的高速精密播种。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不同品种的花生单粒精密播种需求,设计了1种种窝可调式内充种花生排种器,采用种窝调整盘与型孔盘相配合的工作原理,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可快速调整种窝长度。利用EDEM软件对3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在该排种器中的不同因素下的仿真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确定了花生品种、种窝长度和排种器转速是影响排种质量的主要因素,获得了最优组合参数:‘四粒红’‘豫花37号’和‘豫花22号’的最佳种窝长度分别为9、12、15mm,最佳转速为40r/min;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该组合参数下排种器的3个品种的单粒率分别为96.3%、94.6%和95.1%,重播率分别为2.1%、2.3%和2.7%,漏播率分别为1.6%、3.1%和2.2%;各项指标与仿真结果的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为2.43%,其结果均符合排种器排种性能标准,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排种需求。  相似文献   

10.
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有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对种子适应性差、伤种率高、排种速度低等问题,设计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并进行种子吸附条件分析,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参数;完成了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满足水稻芽种的精量穴播和低伤芽率的要求;吸种针孔径与排种器吸种性能影响呈正相关趋势,吸种针孔径选择应大于0.60mm;影响排种器播种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吸种针孔径、吸种真空度、吸种辊转速,当吸种针孔径为1.55mm、吸种真空度为0.035MPa、吸种辊转速为50r/min时播种效果较好,吸种合格率为98%。  相似文献   

11.
聂永芳  安爱琴  刘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40-2240,2269
利用MATLAB软件实现对排种器的动态种子流图像进行处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ATLAB软件的视觉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较高,而且该软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精量排种器是精量播种机的核心部件,设计在传统精量排种器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将气吸式取种与窝眼式取种相结合,使空穴率有效降低;同时缩小了气室的大小,节约了用风量;并且简化了传动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精量播种机的性能,适合小型全株距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配套安装。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玉米覆膜播种机因采用平直型种植垄面播种玉米造成幼苗的灼烧 ,及利用圆柱型垂直窝眼式圆盘排种器使种子破碎率高的问题 ,运用分析、试验的方法 ,提出玉米覆膜播种中以 W型种植垄面替代平直型种植垄面 ,及以 V形窝眼式圆盘排种器替代圆柱型垂直窝眼式圆盘排种器的改进措施 ,消除了烧苗现象 ,使种子破碎率降低到 0 .5 2 % ,穴粒数合格率提高到 98.95 % ,空穴率降为 1.0 4%。  相似文献   

14.
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提高排种均匀性的研究。主要是从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型孔式排种器,利用数学方法,分析了种子尺寸均齐性,排种器的加工精度误差与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对排种均匀性的共同影响。讨论了提高均匀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A detecting method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was put forwar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seedmeter with corn and soybean seeds as test samples, in which MATLAB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process image data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value of absolute error of the sowing speed for soybean was 0.004-0.68 seed · s?1; the mean value of relative error was from 6.5% to 130%,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mean valu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lowing seeds between manual statistics and MATLAB statistics. The machine vision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time-saving, labor-saving and no-touching in the seedmeter precision detecting.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玉米、大豆等作物单粒精密播种过程中出现的漏播、重播以及播种量不精准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光电法的单粒精密播种机排种性能监测系统。【方法】采用红外检测装置获取种子下落时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统计种子下落时间间隔,并与设定理论时间间隔相比较,计算漏播率、重播率及播种量。以垂直勺轮式排种器为对象,对监测系统进行单粒漏播、重播及播种量监测试验。【结果】该监测系统的单粒监测精度达到98.8%;与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架检测结果相比,监测系统的漏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3%,重播率监测误差小于0.6%;播种量监测精度大于94.4%。【结论】此监测系统工作稳定,监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内侧充种垂直园盘排种器充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侧充种垂直园盘排种器以复式型孔为排种元件,应用多力联合充种原理,从结构工艺上改变了传统的水平园盘、垂直园盘、型孔带式等排种器仅仅依靠重力,从上而下的充种。本文从充种角度阐明其排种元件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勺径侧三作用充种方式”依靠重力、离心力、摩擦力、种子群体间推挤力以填补空间、相向速度差和同向速度差三条充种途径诸机理。  相似文献   

18.
用乙醇和氯仿从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提取出的醇溶物,脂溶物及水溶物,分别对小麦、玉米进行浸泡处理后,以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植物生长量为指标,测定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是:凡经处理的作物种子,其幼苗的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的生长率是醇溶物和水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可使根系的生长率达91.03%,叶片达23.02%。后者可使根系生长率达68.99%,叶片达17.04%;而玉米的生长率是脂溶物和醇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根系的生长率达35.36%,叶片达28.48%,后者根系达27.94%,叶片达30.88%。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与处理液的化学性质,浓度以及萌发的时间相关,醇溶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水溶物和脂溶物强;低浓度的脂溶物和水溶物对种子萌发不显示抑制作用,高浓度的各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萌发时间的延长即不再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泉麦3号为材料研究如何提高糯性鉴定后小麦种子成苗率,以提高小麦糯性育种的效率.结果表明,糯性鉴定后的小麦种子预先消毒,接种于消毒的培养基质上发芽出苗,再移栽至大田,是解决糯性鉴定后小麦种子大田直播成苗率低的有效途径,其出苗率显著高于大田直播,两者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苗的移栽成活率几乎达到100%.培养基质既可以选择7 g.L-1琼脂培养基,也可以是消毒的纸杯土.  相似文献   

20.
链传动水稻穴盘精密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机械式水稻精密播种机播种质量差、机构传动复杂及伤种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链传动/输送式水稻播种机。设计的链传动水稻播种机主要由型孔轮式排种器、波纹滚筒式覆土器及链条传动/输送机构等工作部件组成,完成了主要工作部件结构参数的设计计算。样机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产率的提高,播种合格率下降,伤种率增大,当电机输出转速n0=0.1r/s,排种轮转速n2=0.05r/s时,播种机生产率为360盘/h,播种合格率94.3%,单粒率1.0%,重播率5.4%,空穴率0.3%,伤种率仅0.4%,播种效果最好,试验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水稻精密播种机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