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低热区地推广水稻旱育浅植,以适时早播早插为好,移栽叶龄3.1-4.1叶为宜,早播早插时宜稀,迟播迟插时宜密,肥力中上等稻田,在3月5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的3.1叶。亩插1.3万穴;在3月20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4.1-5.1叶,亩插1.5万穴,在4月4日左右播种,移栽叶龄为3.1-4.1叶,亩插1.7万穴,本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播期〉叶龄〉密度,即播期是影响低热地区水稻旱育浅植产量的  相似文献   

2.
旱育秧不同播量、叶龄、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拔750m,平均气温15.2℃,4月底播种的条件下,"两优培九"采用旱育秧以稀播早插为好,大田密度应合理密植,稀播早插大田密度宜稀,密播晚插大田密度宜密,具体为播50g/m2下,移栽叶龄以3.1-4.1叶带土移栽为好;栽插1.5万穴667m2;70g/m2下,以4.1叶带土移栽为好,栽插1.3万穴/667m2;90g/m2下,移栽叶龄以3.1叶为好,栽插1.5万穴/667m2。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C>A>B,即大田插植密度是影响"两优培九"旱育浅植产量的主要因素,故适时早播、稀播、早插、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两优培九"旱育浅植产量。  相似文献   

3.
我县自1993年进行水稻旱育浅植试验成功以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随之持续增长,尤其在700一850米以上的高海拨稻作区的冬闲田增产表现突出,这对提高我县水稻产量,解决和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350-650米的低中海拨稻作区,由于该类地区前作均是小季作物、不能按旱育浅植适龄移栽,移栽叶龄一般要推迟到6一7叶,推迟后的叶龄.农民群众普遍认为比温室两段和湿润育秧生育期推迟,会影响秋季作物播期,分蘖弱,抗性差,产量低,很不适合小季田栽培。所以育秧方式仍然是以温室两段育秧为主,湿润育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追肥量与种植密度的搭配;不同播种期试验;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试验;不同育秧方式以及旱育浅不同叶龄试验等对粳稻新品种毕粳3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毕粳37号应适时早播、旱育浅植;4-4.5叶龄移栽,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田块上,密度2.1万窝/亩,追肥量7.5公斤尿素/亩是种植密度与追肥量的最佳搭配,在总施氮量上有机氮与无机氮应双重并重。  相似文献   

5.
杨独清 《耕作与栽培》1995,(3):18-19,24
水稻旱育浅植不同移栽叶龄试验初报杨独清(贵州省凤冈县农技站)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具有省种、省秧、省膜架、省工、省肥、增产显著等特点,但目前还仅限于在冬闲田上推广应用。为探索在大面积的稻油、稻麦两熟田上应用旱育浅植的配套技术,推动水稻栽培技术改革,我站...  相似文献   

6.
魏栋华 《种子》1999,(3):76-77
长期以来,汕优63制种母本用直播水有移栽法,移栽时,正逢酷署炎热的高温天气,加之劳力紧张,不利母本按要求适时迁插,密度很难保证抽穗整齐度也较差,不易夺高产。为此,1996年我们设计了汕优63制种母本小苗抛植方案,经过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l试验内容、方法1.1内容:汕优63制种母本旱育小苗抛植与水有中苗移栽效果比较1.2地点:大悟县新城镇王湾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3处理及田间设计:本试验设两个处理,旱育小苗抛值为处理1,水有中苗移栽为处理2。采用…  相似文献   

7.
苏中地区为稻麦两熟制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稻虾综合种养规模扩大的影响,水稻迟播迟栽现象较为普遍,使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等与光、温资源不匹配,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毯苗机插方式,设置4个纯氮施氮量(N0:0 kg hm–2; N240:240 kg hm–2; N300:300 kg hm–2; N360:360 kg hm–2)、3个穴栽苗株数(D3:3株苗、D4:4株苗、D5:5株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株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较CK相比,迟播迟栽条件下各处理产量均下降,主要原因是迟播迟栽处理群体颖花量显著降低, 2年最高群体颖花量分别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迟播迟栽条...  相似文献   

8.
王振学等我市位于高纬度的北方寒地稻作区,水稻年种植面积1.87万公顷,近几年来推广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栽培技术,使水稻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说明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不但节本增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播早播比晚播产量高,试验在4月5日播种产量最高,两个品种新优3号单产606.7kg/667m^2比准两优527单产583.3kg/667m^2高23.4kg;直播能节资增收,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节本增收50-85元/667m^2,品种新优3号节资增收85.2元/667m^2比准两优527节资增收49.2元/667m^2多36.0元;直播能降低劳动强度,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平均亩减少用工1.5个。  相似文献   

10.
左晓斌 《种子科技》2001,19(2):115-115
1 播种不适时播种过早 :早育秧能适当提早早杂播种时间 ,但播种过早 ,前作未熟 ,造成茬口矛盾 ,要么前作提早收获 ,降低产量品质 ,要么不得不超秧龄 ,影响秧苗素质。播种过迟 :生产者认为旱育秧以小苗移栽就可延迟播种时间 ,致使旱育秧小苗与早播湿润秧大苗在 4月下旬同期移植。但苗龄要小 ,也显著缩短营养生长期 ,压缩生殖生长 ,影响早稻产量 ,影响后茬。一般以前作收获前 2 0 d(即 3月中下旬 )开始播种为宜。如播种过早 ,需用半旱式寄插田缓解茬口和秧龄老化矛盾。如播种过迟 ,要培育壮秧 ,促早期分蘖 ,加大本田密度 ,靠主穗和大穗保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播栽期对机插超级杂交籼稻分蘖成穗的影响,以F优498和宜香优2115两个超级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 设置3月21日(S1)、3月31日(S2)、4月10日(S3)、4月20日(S4)和4月30日(S5) 5个播期,秧龄均为30 d,移栽期依次为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5月21日和5月31日,研究其分蘖发生成穗特点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期水稻产量差异显著,随着播栽期推迟,产量呈降低趋势,早播S1的产量最高、迟播S5的产量最低。不同播栽期处理下水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S1~S4) < S5,一、二次分蘖总和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S1~S4) > S5,S1优势蘖位为第3~第6叶,而S2~S5优势蘖位为第3~第5叶。随播栽期推迟,分蘖发生和成穗叶位趋于集中,F优498一次分蘖发生在S1~S4以3/0~7/0为主,而在S5以3/0~6/0为主;宜香优2115 在S1以3/0~7/0为主,在S2~S5以3/0~6/0为主。一次分蘖成穗率在S1以3/0~6/0为主,而在S2~S5以3/0~5/0为主;二次分蘖发生和成穗以第3~第4叶为主。气象因子对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影响为一、二次分蘖发生率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平均气温日较差、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一次分蘖成穗率与分蘖期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分蘖期平均气温日较差、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幼穗分化期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看来,成都平原地区机插超级杂交籼稻在4月11日前播种5月11日前移栽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4月21日前播种5月21日前移栽有利于稳产,在4月21日以后播种5月21日后移栽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4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播期对茎瘤芥不同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适时播种产量较高,播期过迟,产量急剧下降。涪杂1号、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3个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14日,涪丰14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9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余庆海拔800m地区水稻旱育丢秧最佳密度为1.27~1.47万穴/667m^2,产量分剐为650.3~670.3kg/667m^2。丢秧密度过大或过小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方式对甬优2640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甬优2640在钵苗机栽、旱育手栽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条件下产量及其结构、物质积累和生产特征,以大穗、特早熟籼粳品种甬优2640为材料,对钵苗机栽、旱育手栽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培方式甬优2640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钵苗机栽显著高于人工手栽、毯苗机插,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物质生产上,移栽至N-n叶龄期钵苗机栽和旱育手栽物质积累量多于毯苗机插,无效分蘖期毯苗机插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量相当,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钵苗机栽>旱育手栽>毯苗机插,3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江苏淮北地区钵苗机栽是甬优2640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稀植丰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三都水族昌育稀植丰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采用4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对水稻旱育稀植生育影响较大的可控因子播期,穗粒 到叶龄,移栽叶龄,密度为决策变是一,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水稻旱育稀植717.316kg=667m^2以上的丰产农艺措施组合为:播种期4月7月 ̄4月10日,穗粒追肥到叶龄是倒3.296 ̄2.204叶,移栽叶是5.951-0.451叶,密度是1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抛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入土浅,分蘖强,不误农事季节,能省工节能地获得较高产量,在我国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全国农业部把此项技术列入“九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为我县推广抛秧提供可靠的经验和科学的数据特安排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种子汕优631.1.2500穴塑料秧盘1.2试验处理抛秧试验设三个处理:①抛秧;②旱育浅植;③两段育秧(ck)。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长6.67m,宽sin,面积33.35m2(0.05亩)。1.3试验经过试验地选择在燎原镇花园村农户苏慎全的责任田中,海拔900m,土壤为冲积土,nH值6.7,肥力中…  相似文献   

18.
金优系列杂交水稻以优质高产的显著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 ,因而金 2 3不育系的生产非常重要。在生产中 ,多以春繁或生育期隔离等措施进行繁殖 ,同田双繁或双高产报导甚少。我场利用优越的自然隔离条件 ,2 0 0 0年在 10亩水田上进行春、秋两季同田繁殖的尝试 ,不仅取得同田双繁双高产的效果 ,从中也摸索出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1 栽培与管理1.1 播插期 :春季母本 4月 2 9日播种 ;父本分两期播种 ,一期 5月 4日播种 ,与母本播种时差 5 d,叶差 0 .8片叶 ,二期 5月 6日播种 ,与母本播种时差 7d,叶差1.5片叶。母本 5月 2 4日移栽 ,秧龄 …  相似文献   

19.
从水稻种子繁殖角度看,小苗(2.5片叶)到大苗(≥5.5片叶)都可以从苗田移栽到本田,获得不同的种子产量。在吉林省无霜期138~140天的气候条件下,通常移栽叶龄4.5~5.5片叶,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0—15日,适宜插秧期为5月25日左右。但是,生产上往往由于年度间制种地区的气候、灌溉水资源、栽培措施、引种日期错后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限制而出现播种期延后,插秧时低于适宜叶(苗)龄等的现象。为了明确不同秧(叶)龄插秧对水稻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期播种所形成的不同叶龄秧苗进行同期移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机插对中稻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共设6个不同基本苗机插处理,分别为A(每穴2苗)、B(每穴3苗)、C(每穴4苗)、D(每穴5苗)、E(每穴6苗)、F(每穴7苗).结果表明,在D处理条件下,中稻1号的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高,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及每穗粒数的增加;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12d后(6月30日)初始分蘖,至7月25日,处理C、D、E、F分蘖达高峰期,处理A、B分蘖高峰期晚5d.相同机插时间下,适龄移栽的中稻1号D、E、F处理在移栽至拔节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均高于A和B处理.拔节(7月20)至抽穗阶段(8月15)的E和F处理群体生长下降速率均高于D处理.中稻1号每穴不同基本苗机插10叶前发生分蘖均能成稳,分蘖时间跨度小,成穗质量相对较好,结实率高.另外,D处理的成穗数最高,达到358.68万穗/hm2,成穗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D>E>F>C>B>A.综上所得,中稻1号机插最适每穴基本苗数为5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