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大气的氟化物能被桑叶吸收和吸附,经家蚕采食后,可导致中毒,给养蚕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降水过程能通过淋洗作用使田间桑叶含氟量降低,为此,进行了田间条件和实验室的淋洗试验,定量研究降水强度、桑叶含氟量和淋洗效果间的关系,得关系式q=q.e~(-β)。式中,q为降雨后桑叶氟浓度:q.为降雨前桑叶含氟量;β值为综合降水时间,降水量,桑叶叶位等因素求得。  相似文献   

2.
春蚕桑叶氟化物中毒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历年来桑叶含氟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找出了春蚕期桑叶含氟量日均值变化规律 ,并对变化规律成因进行探讨 ,为春蚕防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萤石矿地区水稻田耕作层土壤、灌溉水、空气中的含氟量分析,以及相对应的稻米中含氟量检测,进行环境氟与作物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田耕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为678 mg·kg-1,灌溉水含氟化物浓度平均值为0.86 mg·L-1,空气中氟化物浓度为0.73~2.00 μg·dm-2·d-1,稻米中平均含氟量1.11 mg·kg-1。土壤中氟累积将对稻米含氟量产生显著影响,灌溉水中的氟化物对稻米含氟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气氟化物对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6 ̄1992年,对大气氟化物不同浓度的7处梅园,进行了研究,并辅之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梅是对大气氟化物反应敏感的植物,其主要受害症状是早期落叶,认为梅正常生长环境的大气氟化物临界浓度为1.0 ̄1.2μg/(dm^2·d);梅叶的氟化物本底值为(11.2±2.3)mg/kg。大气氟化物浓度〔X,μg/(dm^2·d)〕与梅叶含氟量(Y,mg/kg)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达为Y=(2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郑州市某乡镇企业———中型铝厂附近的大气、土壤及冬小麦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分析与研究表明:①证实该厂在现有较落后的生产工艺情况下,所排放的气体氟化物的污染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②冬小麦各部位器官含氟量与测定点距污染源的距离呈反相关,距污染源越近冬小麦各部位含氟量越高,越远则越低,依此可将受污染区划分成严重污染区、中度污染区、轻度污染区、相对清洁区、清洁区五类。③对电解铝生产过程排放的气体氟化物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热电厂附近大气、树叶和土壤中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热电厂附近不同采样点大气、土壤和不同树种叶片的含氟量,研究了大气、土壤含氟量与植物叶片含氟量间的关系,探讨了氟污染的来源及转化.结果表明:沙市热电厂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的氟污染,主要来源于热电厂废气排放和煤灰飘散;不同距离、不同树种叶片含氟量有明显的差异,叶片氟积累量与大气中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对植物含氟量和环境空气氟化物浓度进行大规模监测并获取大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用模糊聚类法对铝厂周围环境氟化物污染范围和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判。根据环境空气氟化物浓度并结合植物含氟量对铝厂周围环境进行了污染分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铝厂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于1986~1992年,对大气氟化物不同浓度的7处梅园,进行了研究,并辅之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梅是对大气氟化物反应敏感的植物,其主要受害症状是早期落叶.认为梅正常生长环境的大气氟化物临界浓度为1.0~1.2μg/(dm2·d);梅叶的氟化物本底值为(11.2±2.3)mg/kg.大气氟化物浓度〔X,μg/(dm2·d)〕与梅叶含氟量(Y,mg/kg)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达为Y=(2.15±23.16)X,r=0.822.氟化物在梅叶中的积累系数为0.33,积累方程为ΔF=0.33ct.梅叶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与早期落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郑州市13种常见树木的叶片和当年生枝含氟量的分析,研究了氟化物在树木枝叶内分布以及随季节、地点、树种而变化的规律。认为树木对大气氟污染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可用净化指数加以评定。净化指数由树木含氟量和干物质减少率两个定量测定因子计算得出,作为植物对氟的吸收和耐受能力的指标。净化指数变化范围在0—1之间,以此可划分为净化能力强、中、弱三种类型。最后提出了郑州市大气氟污染的净化树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砖瓦厂附近的大气、土壤及水稻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分析,证明该砖瓦厂排放的气态氟化物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其污染程度与该厂的距离、水稻开花期间的天气状况关系密切。最后对污染事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0~1991年对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中的氟化物浓度用石灰滤纸法进行了测定,对引起某些采样点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气氟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得出了在工作区范围内,呼市南郊是大气氟化物的清洁区的结论。结合1982~1984年农牧学院大气氟化物浓度测定结果,提出在农牧学院附近大气中氟化物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氟化物对荔枝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东莞市荔枝叶片黄化的调查分析表明,荔枝叶片生长受阻,叶尖,叶边缘黄化主要是由于叶片含氟量过高所致.用氟化钠溶液对荔枝新梢进行喷雾试验,其受害症状与污染区调查的症状是一致的.在氟污染区,随着荔枝叶龄的增加,叶片中氟含量会显著提高,且叶片各部位的含氟量有由叶中脉向边缘增大的趋势.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氟化物培养基中荔枝花粉的萌发会受到抑制.大量积累在柱头上的氟化物既可对柱头造成伤害,又可直接影响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的萌发,这可能是破坏受精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尹国勋  魏敏  王晶  刘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9-7020,7077
[目的]研究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某铝厂附近土壤及植物氟化物含量。[结果]该地区土壤及植物均已受到氟化物严重污染。对17个植物样品的测定表明,样品各部位的含氟量为叶〉茎〉根,样品季节含氟量为夏季〉冬/春季〉秋季。在所研究植物中,柏树富集氟最多,其次为杨树和柳树,且植物中氟化物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土壤,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结论]为植物修复氟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气氟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小麦、油菜受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大气氟化物的污染危害,造成小麦、油菜减产,并提出防止大气氟化物污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静态石灰滤纸法测定大气中微量氟化物浓度,並论述了测定方法及其方法的优越性。总结了1982~1984连续三年对农牧学院大气氟化物浓度的测定结果。参照国外文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农牧学院大气受到了氟污染,其污染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即1982<1983<1984,同一年中污染程度是冬季大于夏季。同时利用包头环保科研所提出的石灰滤纸法与滤膜法的换算关系,将本文测定结果进行了换算,並与正常情况下大气氟化物浓度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大气氟污染对土壤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郑州市某中型铝厂附近的大气,土壤含氟量及对小麦器官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土壤含氟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负相关;(2)冬小麦各器官含氟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负相关,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因距离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响,以此作者将污染区划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轻度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和清洁区5类。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种桑以养蚕为主,桑果小,味道也一般,而果桑是以采摘桑葚果实为主的一类桑树,根据栽培密度、剪伐形式、肥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来调节控制桑果和桑叶产量,可以达到桑葚与桑叶产量双丰收,提高果桑的综合经济效益。结合果桑品种特性与香格里拉沿江一线土壤气候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方案。1园地选择1.1土壤条件必须选择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50㎝以上,土壤、水、大气的二氧化碳、氟化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宝山区农田大气中气氟的含置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初步结果如下:1.宝山区农田大气中气氟的基准值为1.19μg/dm~2·d;2.稻株中以剑叶对气氟污染最为敏感,剑叶罹受氟污染的起始污染值为69.14ppm;3.剑叶中氟化物浓度与大气中气氟含量(X)之间的回归关系式为:=22.98+7.35X:4.氟化物在稻谷中有着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9.
摄入过量氟化物对动物的损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对骨骼的损害最为突出。通过对Merkley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摄入高剂量的氟化物能够导致动物骨骼强度显著降低,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在鸡饮水中加氟化物以预防骨骼脆弱的措施是值得怀疑的,甚至是不妥当的;氟化物进入动物机体改变了骨骼中无机盐的成分,降低了胶原蛋白的含量以及引起骨组织结构变化,这可能是氟化物引起动物骨骼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采样测定发现,使用含氟废渣铺路后,不仅其散发的含氟蒸气可直接伤害水稻的叶片和花器,而且它所含的大量氟化物被水冲洗进入稻田后,还可使水稻的根、茎和叶的含氟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使米粒的含氟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为此,工厂应停止将含氟废渣运往农村铺路。已经铺路的路两侧农田不宜种植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