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长泰县文昌公园为例,在分析项目现状与生态学模式基础上,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城市生态公园植物群落营造过程中景观格局优化的方法,以营造整体和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空间,为今后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24-9826,988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5.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植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地段植物现状调查分析,得出:地段内主要的园林植物有181种,其中以乔、灌木运用居多,物种丰富;各类型植物由于人工养护的不同,长势各异。湿地公园总体分区上未遵循其河流型湿地的特点布局P,分区不明确,陆生植物景观过重,湿生植物区景观不突出,湿地公园逐渐演变为市民公园。建议公园的建设上应尊重场地特征与资源,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不仅具有生态、文化、美学及生物多样性价值,还是居民体验自然、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如何营造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让其符合当下女性对湿地公园的使用需求,成为目前湿地公园景观环境人性化营造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女性视角,通过调查,从整体性、安全性、舒适性、标志性以及感性化等方面对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营造进行探...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长沟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恢复设计实践为例,分析了项目背景和规划区现状,从现状场地、水体、交通、动植物及其他景观资源等方面分析,提出城市湿地景观提升与恢复设计的理念及对策,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笔者数年的实地调查,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特有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总结乡土景观的概念出发,研究乡土景观在郊野公园绿地中的营造手法并得出5个营造要点:将人工干预程度降低到最小,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空间;大手笔再现田园风光,产生柔美景观;创造多样的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解读地域文化,寻找心灵故乡;共享丰收景象,再现生命氛围。以山西省圣天湖湿地公因为例,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9个功能区的设计来营造优美的乡土田园风光,以期为郊野公园的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尹国斌 《乡村科技》2023,(8):135-138
湿地公园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缘湾湿地公园是福建省厦门市最大的公园,被称为厦门市的“城市绿肺”。在五缘湾湿地公园初期建设中,采取营造水环境、构建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配套相关设施等措施,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湿地公园生态功能。但因超强台风“莫兰蒂”侵袭,公园在建成10年后植被和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片区受损严重。针对当地采取强化植物特色、平衡水体生态、吸引鸟类栖息等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措施,最终使湿地公园形成了“绿肺”“蓝肾”“白鹭”三大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余婷 《北京农业》2014,(24):68-69
总结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乡土植物的特点,包括其适应性、经济性、地域性,指出乡土植物研究方面存在的盲点。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为例,阐述了乡土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常见形式,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其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现状,从而更好地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Ⅰ级(>13.5)植物群落景观4个;Ⅱ级(12~13.5)4个;Ⅲ级(10.5~12)9个;Ⅳ级(<10.5)1个。绝大多数样地位于前3级,说明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整体质量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路培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96-2998,3000
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特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型空间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目标,并对预期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路培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02-1004,1006
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特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型空间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目标,并对预期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马潇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43-6645
探讨了湿地植物的配置方法,认为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水面应以水生植物成片种植为主,陆地以乔灌草搭配种植为主;在湿地植物配置方法上,应注重湿地植物的色彩景观营造,并将乔灌草搭配种植,营造陆地空间层次景观。以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公园概况及其植物配置现状,指出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单一,陆地植物选择及配置单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方法,以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16.
姚岚  梁琪 《乡村科技》2022,(4):107-109
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规划理念、区域功能划分、水资源保护、岸线规划、生物保护、交通规划、分类分级保护、环境承载力控制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总结恢复和维护城市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推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教育科普等功能有机融合,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陈立明  尹艳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94-11395,11405
分析了黑龙江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况,针对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分析,提出了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探讨了湿地公园水质、水文保护,生态水岸建设,水禽栖息地营造,以及植被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得东  李卓冉  李祖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38-1439,1586
在具体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内涵的前提下,提出了5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生态设计措施,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芝芹  邓忻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74-975,1011
介绍了昆明市五甲塘湿地公园的概况、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提出了该公园湿地设计与恢复策略,即:划分湿地保护区、生态游览功能区和休闲娱乐功能区3个功能区,通过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营建、水系整理与水质净化的方式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及与地域生态文化景观特色结合的实践认识,对加快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步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