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现状、灌区水资源量及节水渗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特别是对灌区节水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政策保障体系、明确节水灌溉指导思想、加快灌区节水工程改造、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加强节水综合管理等战略措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灌区是自治区农业的核心产区,灌区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引黄灌溉,做好引黄水量调度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该文介绍了引黄灌区基本概况,阐述了灌溉用水调度管理工作现状,总结了引黄灌区水量调度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在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强化水量统一调度、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与示范推广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水稻节水灌溉的适宜水深及灌溉技术要点,论述了水稻浅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提出了水稻浅灌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示范推广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节约用水的角度,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现状以及大量节水试验资料的分析,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合理布置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沟水利用以及加强灌溉管理等方面论证了引黄灌区的节水潜力以及具体措施,对今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宁夏引黄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需要,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底图,结合实地调查,查清了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分布和面积情况,为进一步实施灌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节水灌溉及水量调度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宁夏虽然地处黄河中上游,但是随着引黄灌溉区域面积的扩大,黄河水资源的分配已经日趋紧张。水稻是宁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灌溉的用水逐年增大,宁夏季节性用水和引黄灌区争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稻生产的成本和产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宁夏水稻节水灌溉的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对未来宁夏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对宁夏引黄灌区日光温室果树滴灌和沟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为我区发展日光温室高效节水灌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对宁夏引黄灌区日光温室果树滴灌和沟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为我区发展日光温室高效节水灌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宁夏枸杞传统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和北部的引黄灌区。近几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大面积推广枸杞栽植,已成为"枸杞南移"的新亮点。沙坡头区兴仁镇从2002年开始栽植井灌枸杞,目前已累计栽植667hm2,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于井灌枸杞灌溉用水矿化度高,加上干旱带特殊的光热资源条件,以及远离城市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井灌枸杞具有果粒大、抗性强、化学防治及采摘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二级扬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滴灌灌溉制度,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目的,为高扬程引黄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化作出了有益的偿试。  相似文献   

11.
宁夏银北盐碱地枸杞节水技术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平罗县枸杞种植研究基础上,采用沟灌节水灌溉与优化施肥和细沙覆盖技术措施对盐碱地枸杞进行研究,探索盐碱地枸杞发展的节水改良利用新技术。结果表明,3种技术综合应用的节水节肥、保墒抑盐、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而且枸杞长势良好,没有因水量减少而导致盐分加重现象出现,使盐碱地得到高效利用,避免大水漫灌和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对宁夏枸杞种植区吡虫啉的施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枸杞蚜虫是宁夏枸杞种植地区主要的防治对象,而吡虫啉是多年以来防治枸杞蚜虫的最重要药剂之一,枸杞园平均每年施用吡虫啉5~6次,各枸杞种植区吡虫啉施用浓度逐年加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枸杞花药培养的诱导率。[方法]以宁杞1号、大麻叶、0207、蒙杞1号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对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考察不同激素组合、活性炭、甘露醇预处理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宁杞1号是比较容易诱导的基因型,0207是较难诱导的基因型;2,4-D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培养基中NAA为0.1mg/L、6-BA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达3.5%;添加活性炭可明显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活性炭为0.1mg/L、NAA为0.1mg/L、6-BA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可提高6倍;一定浓度的甘露醇预处理可提高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结论]材料基因型和培养基激素配比是影响枸杞花药培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枸杞DNA分子标记、种质资源研究及地道药材鉴别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枸杞干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常规CTAB法、高盐CTAB法、改进CTAB法、5×CTAB法、常规SDS法、改进SDS法等12种方法提取其基因纽DNA,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12种方法中,5×CTAB法、改进SDS法等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不理想,其余8种方法均能有效提取枸杞干果的基因组DNA,且8种方法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所用12种DNA提取方法中,8种方法提取的枸杞干果基因组DNA能够满足RAPD试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奎万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67-19368
[目的]优化宁夏枸杞嫩枝扦插技术。[方法]在5月底至6月底选择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作扦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250、500、750、1 00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浸处理枝插条对宁夏枸杞扦插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宁夏枸杞嫩枝扦插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不同浓度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均高于IAA和NAA处理,750 mg/L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成活枝条的株高、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最长。[结论]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浸蘸插条基部均可提高宁夏枸杞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750 mg/LI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微咸水滴灌对枸杞产量及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开展枸杞微咸水滴灌试验,探讨淡水(矿化度0.5 g/L左右)与微咸水(矿化度3 g/L左右)在不同灌水量下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0~4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在空间与时间上受灌水量的影响较明显,灌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越低。土壤pH、全盐空间分布显示,不同处理土壤pH整体表现为表层最低,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且灌水量越大,土壤表层0~20 cm pH越低;土壤全盐受灌水量影响显著,受水质影响较小,灌水量越大土壤全盐含量越高,表层盐分累积越明显。枸杞产量在同一灌水量下淡水与微咸水滴灌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水量下差异极显著,淡水滴灌产量略高于微咸水滴灌。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灌区测量水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达到公平和高效的利用目的,针对宁夏灌区测量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总结宁夏目前所采用的量水方法和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灌区测量水的技术装备和测试手段,旨在提高灌区测量水技术水平和精度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科学、高效的柴达木枸杞施肥、灌水模式。[研究]以3年生红枸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量,但是过多的施肥量和灌溉量并不利于枸杞产量的增加,中肥(607.50 kg/hm~2)和中水灌溉施肥(5 010.00 m~3/hm~2)组合为该试验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可取得较高的枸杞产量。[结论]为柴达木地区枸杞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于2004年7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同心、中宁、惠农、园林场四个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宁夏枸杞果实中甜菜碱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对枸杞有效成分甜菜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四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中宁含量最高,惠农含量最低;四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土壤盐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枸杞土壤肥力与合理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枸杞是宁夏传统的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在枸杞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普遍,但在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和合理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宁夏地区枸杞施肥量大、施肥技术不合理的现象较普遍,基于此,综述了枸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枸杞生长的土壤条件和高产优质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