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冬闲田种植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方法]为探索贵州省冬闲田种植黑麦适宜区域,以产草量为因变量,探讨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气象因子对黑麦草产量的影响,[结果]钻石T总草产量高于特高,条播效果优于撒播,翻耕效果优于免耕;极端高温、低温与产草量呈负相关,而相对较高的日均温、降雨量,较多的日照时数有利于提高产草量。相对湿度、无霜期对产草量作用不明显。[结论]生产中应选择极端气温较少的区域和地点种植黑麦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对浇灌的响应,摸清钻石T黑麦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育特性。[方法]采用旱地、稻田浇水、灌水和室内测试分析的方法对其产量和品质进行试验。[结果]钻石T产草量对水分很敏感,其中,稻田浇水对产草量影响最大,其产草量最高,为70 285.13 kg/hm2,其次稻田灌水处理(产草量68 951.13 kg/hm2),与其他4个处理之间达极显著水平,旱地浇水处理影响最小,产草量仅54 152.06 kg/hm2;干鲜比以稻田对照最高,为0.158 3,其次稻田浇水为0.137 5,而稻田灌水对干鲜比影响最小,产草量仅0.091 9。在浇灌条件下,钻石T黑麦草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降低,降幅为1.27%~5.06%,含水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全磷含量提高,其中粗灰分提高达12.37%,其余大多提高不明显,增幅为0.8%~6.52%。[结论]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受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含水量影响较大,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稻田不浇水或适量浇水、旱地则以灌水有利于钻石T干物质含量的提高;在少雨缺水的冬季和地区,生产中无论稻田还是旱地种植钻石T黑麦草,都应重视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3.
罗小梅  贾小琴  傅正涛  罗斌  常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97-6399,6402
[目的]研究临夏地区黄芪种植的气候区划和产量动态气候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临夏州黄芪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从影响黄芪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入手,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在黄芪生长的不同阶段筛选出经过0.01信度检验的气象因子,对临夏地区黄芪生态气候适应性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种植高度为海拔1 700 m以下的干旱山区、浅土层区以及年平均温度高于9.0℃、年降水量不足400 mm、≥10℃的积温为≥2 900℃.d的干旱高温区域,即主要代表区有永靖东、西干旱山区,东乡北部干旱山区、积石山东北部干旱区等小区域,不宜栽植黄芪,临夏其余大部分区域均可栽植黄芪。黄芪的不同生长阶段,从生长到成熟阶段划分的5个生育期(插秧期、茎叶生长期、花期、果期、夏播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建立的各生育期与相关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达75%以上。[结论]该研究实现了黄芪单产气象预测,为临夏黄芪大力推广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冬闲田土黑麦草种植技术推广,促进畜牧业发展,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及牧草利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冬闲田土黑麦草免耕种植技术,分析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结合当前技术推广的实际,提出冬闲田土种草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城县冬闲田土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年生黑麦草在水城县冬闲田土中种植的历史、现状、主要品种、面积、种植效果等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冬闲田土种草配套养畜是开发饲料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我省农区秋季种植、冬春利用的牧草,80%是多花黑麦草,“特高”多花黑麦草尤其受欢迎。为什么农户乐意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一、产草量高1.鲜草产量比较试验表明,在田中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鲜草8000~10000公斤,牛皮菜每亩产鲜草8000~9000公斤左右。一台土中种植的“特高”多花黑麦草和牛皮菜,其每亩鲜草产量分别是4500公斤左右和4000公斤左右。在坡顶“特高”多花黑麦草产量每亩2000公斤左右,牛皮菜几乎没有多少产量。2.干物质重量和粗蛋白产量据测定,“特高”多花黑麦草鲜草中含水分83.7%左右,牛皮…  相似文献   

7.
张玉兰  戴小笠  管景德  陈虹  毛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92-12594,12597
[目的]探讨影响灵武长枣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方法]通过对历年灵武长枣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研究灵武长枣不同生长阶段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影响灵武长枣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出现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成熟期连续10d以上阴雨天气,盛花期连续7d以上阴雨天气以及越冬期出现4d以上≤-22℃的持续低温天气,同时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4℃。[结论]灵武长枣不同生长时段主要气象灾害不同。出现最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盛花期连续9d以上≥30℃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农牧民提供适合当地果园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中优质饲草料严重短缺的问题。[方法]2014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结果]引种的15个饲草品种中菊苣、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易成活,产草量和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较好,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适应性强。[结论]菊苷、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可作为今后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9.
杨艳  冷远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647-1649,1652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玉米品种顺单6号、遵玉3号和安单3号为材料,4种种植密度分别为75000、64500、56250、49995株/hm2(CK)。[结果]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顺单6号、遵玉3号、安单3号间的产量差异显著,顺单6号、遵玉3号的产量与安单3号差异极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玉米产量差异显著,种植密度与品种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玉米品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在玉米产量构成因子中,株高、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百粒重、穗位高、穗长、秃尖与产量呈负相关,只是相关性的显著性各有差异。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结论]在玉米栽培中,要充分利用对产量有利的影响因子,通过栽培措施调节各因子进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绿肥翻压还田对烟叶生产发育指标和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2014年5~9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绿肥翻压不减氮、绿肥翻压减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黑麦草和紫花苕子两种绿肥类型、不同翻压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绿肥翻压处理在团棵期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常规施肥处理,而旺长期和成熟期烟株的长势较常规处理好。黑麦草翻压处理在促进烟株长势,提高烟叶产量产值,提升上等烟比例及单叶重的效果优于紫花苕子。绿肥翻压不减氮处理较减氮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烟株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及经济学性状。[结论]常规施肥+黑麦草翻压30 000 kg/hm~2或常规施肥+黑麦草翻压52 500 kg/hm~2减氮26.25 kg/hm~2处理效果好,适合在汉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分8个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进行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为6月10日的同德无芒披碱草的鲜草与种子产量综合表现最好,播种期与鲜草、种子产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同德无芒披碱草的最佳种植时间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陈林  王芬  费永成  亢继林  荣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48-18450
[目的]分析播期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成都市水稻进行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了播期气象条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水稻齐穗前的日照时数对实粒数影响显著,特别是齐穗前5 d的日照时数影响程度达极显著水平,齐穗后5d内的温度和降水量对实粒数影响显著。在作用于产量的各性状中,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和空秕率。[结论]成都市水稻安全播种期可适当提前至3月27日前后,使水稻成熟收获期能够提前至8月下旬,从而使灌浆成熟期避开或少受秋绵雨天气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转饲”和种植业结构调改的背景下,研究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3种栽培牧草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牧草生产潜力和制定牧草高产高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以“苜蓿产量 施肥”、“黑麦草产量 施肥”、“燕麦草产量 施肥”、“牧草栽培技术”、“Alfalfa, Fertilizer, China”、“Alfalfa, Irrigation, China”为关键词,共收集目标文献176篇,其中关于中国苜蓿的文章101篇、黑麦草的文章51篇和燕麦的文章24篇。总结中国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施肥、播种和灌溉对牧草产量的影响,阐明影响牧草产量差的因素及消减途径。【结果】当前中国栽培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的产量潜力分别为24、26和22 t·hm-2,农户产量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28%、63%和41%。氮磷肥的施用、播种和灌溉可以显著地影响牧草产量,苜蓿的产量最佳施肥量约为氮肥(N)52 kg·hm-2,磷肥(P2O5)141 kg·hm-2,最佳播种量约为20 kg·hm-2,最佳灌水量约为5 737 m3·hm-2;黑麦草的产量最佳施肥量约为氮肥(N)585 kg·hm-2,磷肥(P2O5)46 kg·hm-2,最佳播种量约为30 kg·hm-2;燕麦草的产量最佳施氮量尚没有明确的结果,在施氮量<225 kg·hm-2时,燕麦草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的增加,其产量最佳施磷(P2O5)量约为128 kg·hm-2,最佳播种量约为180 kg·hm-2。【结论】中国栽培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增产潜力分别为17、10和13 t·hm-2。合理的施肥、播种和灌溉可以缩小产量差,优化施肥量可以使苜蓿增产约3.4 t·hm-2,黑麦草增产约1.5 t·hm-2,燕麦草增产约4.2 t·hm-2。优化播种量可以使苜蓿增产60%,燕麦草增产78%,但是仅通过优化播种量并不能使黑麦草增产。优化灌溉量可以使苜蓿增产约9.1 t·hm-2。  相似文献   

14.
混播草种及其比例对黔草4号鸭茅草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黔草4号鸭茅的混播草地组合与草地产量。[方法]以黔草4号鸭茅单播为对照,在贵州省德江县共和乡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高羊茅、鸭茅+白三叶共9种混播草地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牧草高度、产量、叶茎比、豆荷比的影响。[结果]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2∶1∶1)草地的产量达101 61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叶茎比为2.98,草地质量好,为最优草种组合与混播比例。[结论]该试验为筛选适宜贵州黔草4号鸭茅草地建植的最佳草种组合和混播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浚单玉米系列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的气候适应性。[方法]通过选取浚单系列4个品种,分不同播期播种,探讨播期和气象条件对该系列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品种的生育期随播种推迟而缩短,每推迟10 d播种,生育期平均缩短6.5 d,这可能与温度升高有关。由于播期推迟,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下降。浚单509和浚单29较其他2个品种产量明显偏高;积温和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吐丝后尤其明显。[结论]黄淮海地区应在麦收后提早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16.
左艳春  杜周和  朱永群  周晓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33-3634,3637
[目的]探讨紫花苜蓿与鸭茅混播效应以及最佳混播比例。[方法]设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紫花苜蓿与鸭茅的混播比例不同。测定混播后各个处理组混播草地的产量,相总生物量以及紫花苜蓿与鸭茅在混播草地的竞争率。[结果]处理A3组的总产量最高,为4 827.67 kg/hm2,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且与处理A1组差异极显著(P〈0.01)。3个混播处理组的RYT值均大于1,2种草能够互补共存。在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的竞争力强于鸭茅,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紫花苜蓿与鸭茅混播草地以及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混播草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播期播量对阜阳地区烟农515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方法]在阜阳毛桥村和中北村开展烟农5158小麦品种6个播期(9月30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个播量(180万、240万、300万苗/hm2)试验,调查株高、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结果]播期和播量对烟农5158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10月5日播种的次之,10月15日后播种的产量显著降低;同一播期,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潮土产量高于砂姜黑土。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同一播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砂姜黑土与相应潮土间在产量三要素方面差异不明显。同一播期,播量越大,植株越高;同一播量,播期越早植株越高;砂姜黑土株高比相应潮土矮,播期越早株高差异越小。[结论]烟农5158在当地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宜播量为240万苗/hm2,这可为烟农5158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播期对盆周山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播期对玉米高产机制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品种玉米的最适播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通过形态指标动态变化的测定和产量的测定,研究了4个播期对3个玉米品种(川单428、正红311、川单418)叶片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在盆周山区,3个玉米品种的平均产量在播期为3月27日的最高,达6 565.84 kg/hm2,比其他3个播期(4月6日、3月17日和4月16日)高2.02%、8.18%和14.53%。适期(3月27日)播种,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 叶面积指数较高,且与其他播期差异显著 叶绿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前期上升幅度大后期下降缓慢。[结论]播期对玉米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重大,最适播期均在3月27日左右。  相似文献   

19.
播期及环境因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沈农265、丰优2000为材料,分析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温湿度与稻米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推迟播期对两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产量降低,而两个品种的食味品质均有所改善。稻米品质差的品种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品质优的品种。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均温与蛋白质含量呈最大显著正相关,与食味值呈最大显著负相关,日均最高温与直链淀粉含量的负相关最大,各温度因子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很小,日均相对湿度与水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相对较小。[结论]针对不同水稻的品种,适当地推迟播期和移栽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设置3种播种量18、24、30 kg/hm2 (分别为S1、S2、S3)和2种施肥量780、960 kg/hm2 (分别为F1、F2),共6个处理(S1F1、S1F2、S2F1、S2F2、S3F1、S3F2),探究不同播种量和施肥量对湘西冬种黑麦草及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S3F2处理黑麦草的鲜产量最高(68 300 kg/hm2),比最低的S1F1处理高31.09%(P<0.05);施肥量与播种量交互效应对黑麦草的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蛋白、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鲜产量、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均影响显著(P<0.05);种草后,所有处理土壤的pH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种草前的(P<0.05),S3F2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分别达2.31 g/kg、67.61 mg/kg,比种草前分别高12.68%(P>0.05)和148.11%(P<0.05);S3F2处理下后作水稻实际产量、单株总粒数、单株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P<0.05);后作水稻产量受黑麦草播种量的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和施肥量的交互效应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黑麦草在播种量为30 kg/hm2、施肥量为96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的培肥效果最佳,并且对后作水稻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适宜在湘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