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株系紫云英品种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筛选出40条扩增条带较好的ISSR引物,其中有10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多态性较好,从500~3 000 bp共扩出684个条带,平均多态率59.2%,表明供试的紫云英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依程度较高。采用NTSYS 2.1软件分析,22个紫云英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界于0.63~0.95。UPGMA法聚类将22个紫云英品种分为4类,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方法可较好的应用于紫云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上,并为紫云英品种间的鉴定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分子水平用ISSR标记法对白菜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对65个样品DNA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72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02个(93.5%).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遗传距离在0.40-0.65之间,表明白菜栽培种内品种间的遗传基础相时较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能将65个白菜地方品种划分为四大类.由ISSR标记聚类结果所表现出的大多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地有较大的相关性,但也有地理差别很大的白菜资源遗传关系较近的情况.研究还表明,ISSR标记比RAPD标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或克隆研究中,可优先使用ISSR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新疆20份野生紫花苜蓿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梯度PCR仪对RAPD引物和ISSR引物进行扩增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20份种质材料的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分别得到6对RAPD和ISSR引物对20份新疆紫花苜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RAPD引物共扩增出93个条带,多态性带91个,多态带百分率97.85%;平均每引物扩增出15.50条带,每引物平均扩增出的多态条带15.17。6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57个条带,多态性带152个,多态带百分率96.82%;平均每引物扩增出26.17条带,每引物平均扩增出多态条带25.33。RAPD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变异范围为0.176 3~0.274 0,平均0.207 1;ISSR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范围为0.085 0~0.154 1,平均0.113 3。【结论】2种标记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聚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8 份(品种、类型)榆属植物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8 个引物中筛选出12 个具有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用于ISSR-PCR 扩增,共扩增出74 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 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5%。 用NTSYSpc2-10e 软件对ISSR 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扩增条带 存在赋值1,否则赋值0 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金叶榆ISSR 识别卡;利用UPGMA 法进行聚类分析,将8 份(品种、类 型)植物材料按亲缘关系远近分为4 类。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属品种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较准确分析万寿菊属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标记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后选用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17.0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ISSR标记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遗传关系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用13个ISSR引物从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5.15%,表明供试的广东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 000 ~0.9 297,相对偏高。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第Ⅱ类可进一步分为10个亚类。聚类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技术在评价珠江流域广东桑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为广东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以这2份品种及其为亲本选育出的新种质及不同地域种质的铁观音茶树为研究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较好、扩增条带较清晰的ISSR引物,分别对24份茶树品种(系)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73条稳定的谱带,其中4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4.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2条谱带;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24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0.544~0.889,平均为0.727,表明供试种质的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34份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45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能在34份马铃薯品种间扩增出较好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DNA条带170条,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性比率为49.4%,每对引物平均可扩增出4.2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表明,34份马铃薯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14~0.903,平均相似系数为0.671;供试材料可分为3大类7亚类。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越南北部山区当地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技术和10个引物对从越南和老挝北部山区3个省收集的21份玉米种质材料即12份普通玉米和9份糯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21份玉米种质材料中可以检测到108个ISSR片段,其多态性为100%。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10~0.39,每条引物平均为0.24;分辨力为14.29~0.48,平均每条为4.48。除ISSR-T1以外,所有ISSR引物在13份玉米材料中均产生特异性片段。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使用70%的遗传相似性作为切割点,建立了玉米种质材料系统树,21份玉米种质材料被分为3大类。不同玉米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52~0.90.【结论】ISSR标记可提供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信息,对越南玉米种质材料的收集、保护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Vu  Van  Liet  Nguyen  Thi  Thuy  Linh  Nguyen  Thi  Thuy  Vu  Thi  Bich  Hanh  
Pham
  Quang  Tuan  Nguyen  Thi  Phuong  Thao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0-0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越南北部山区当地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技术和10个引物对从越南和老挝北部山区3个省收集的21份玉米种质材料即12份普通玉米和9份糯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21份玉米种质材料中可以检测到108个ISSR片段,其多态性为100%。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10~0.39,每条引物平均为0.24;分辨力为14.29~0.48,平均每条为4.48。除ISSR-T1以外,所有ISSR引物在13份玉米材料中均产生特异性片段。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使用70%的遗传相似性作为切割点,建立了玉米种质材料系统树,21份玉米种质材料被分为3大类。不同玉米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52~0.90. 【结论】ISSR标记可提供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信息,对越南玉米种质材料的收集、保护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甘薯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筛选优良亲本,对来自全国各地的37份不同类型(鲜食型,淀粉型和兼用型等)的甘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取的品种在薯皮、薯肉颜色方面有较大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19条I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5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7.50%,供试甘薯品种的遗传距离介于0.04~0.36之间。台薯66和红东的遗传距离最近(0.04),观赏型甘薯紫罗兰与花青素加工型徐紫薯8号聚为一类。花青素加工型与菜用型和水果型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别为0.43和0.40,与观赏型遗传关系最近(0.08);水果型与其他8种类型遗传距离较远,均大于0.30,而鲜食型与其他类型的遗传距离均较近。分析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遗传关系,相对于形态学标记,ISSR能较好地区分37份甘薯种质资源,其聚类分析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不同甘薯类型之间的遗传关系,可为不同用途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九节茶种质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研究九节茶的遗传特性,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利用ISSR分子标记试验方法研究了37个九节茶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分别利用POPGENE 1.32软件及NTSYS软件对九节茶种源进行了基于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扩增出10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8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65.71%;37个种源间遗传多样性较低,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和广西5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0.1770,种内遗传多样性为0.0990,基因分化系数为0.4405,即种群间遗传变异占种群遗传变异的44.05%,55.95%的遗传变异在种内进行。由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计算的基因流Nm=0.6350。遗传相似系数为0.7048~0.9143,平均0.8096。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1处,37个种源可以分为5类,聚类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种源的地理分布,但可以部分反映地理分布的特点,为种质资源的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体系基础上,从8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0条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每条引物扩增获得10-17条100-2100 bp的条带;10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比例87.57%。81份丝瓜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0.9200,在0.5900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46份有棱丝瓜材料,第Ⅱ类包括35份普通丝瓜材料,广西和广东的丝瓜种质材料主要聚在第Ⅰ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0和0.7900处,第Ⅰ、Ⅱ大类丝瓜材料均可划分为5个组,每组丝瓜材料主要来自相同地区。【结论】SCo T分子标记可作为ISSR、SRAP等标记的有效补充,为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利用35条ISSR引物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 Wilensky)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9条ISSR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32份新疆布顿大麦中,9个ISSR标记共产生205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12~45条,平均为22.8条。在这205条扩增片段中,有194条具有多态性,占94.6%,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21.6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32份新疆布顿大麦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1~0.87,平均值为0.61。采用UPGMA法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将32份新疆布顿大麦完全区分开,且ISSR标记揭示的新疆布顿大麦居群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蔡光泽  杨足君  刘成  任正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21-6123,6167
利用中国粳稻种质滇粳优2号(B90)和日本粳稻冷香粳(X1)筛选100条ISSR引物。利用筛选出的10条引物对来自中国、日本等国家的40份特异粳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PCR扩增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在40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 600条DNA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有42个,平均每条引物可以检测到4.2个多态性位点。聚类结果表明,各供试材料聚为3大类,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62~1.00。相同居群的中国特异粳稻种质基本能聚为一类,但是与部分日本粳稻交叉聚在一起。这表明:粳稻种质的遗传差异与气候变化类型的相关性不紧密;ISSR标记可以作为种质资源分类和保护的有效手段。并对中国特异粳稻种质的保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芦笋I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技术对26份芦笋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芦笋基因组DNA为模板,筛选出18条适用于芦笋的ISSR引物,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退火温度。用这18条引物对收集自5个国家的26份芦笋品种进行ISSR分析,共获得扩增位点14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11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76.6%。采用NTSYS2.10e软件进行相似系数分析,构建聚类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78处划线,可将样品划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9):1029-1034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越南北部山区当地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技术和10个引物对从越南和老挝北部山区3个省收集的21份玉米种质材料即12份普通玉米和9份糯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在21份玉米种质材料中可以检测到108个ISSR片段,其多态性为100%.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10~0.39,每条引物平均为0.24;分辨力为14.29~0.48,平均每条为4.48.除ISSR-TI以外,所有ISSR引物在13份玉米材料中均产生特异性片段.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使用70%的遗传相似性作为切割点,建立了玉米种质材料系统树,21份玉米种质材料被分为3大类.不同玉米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52~0.90.[结论]IssR标记可提供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信息,对越南玉米种质材料的收集、保护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川产白芷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主要来自川白芷道地主产区(四川遂宁)各乡镇的川白芷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5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6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9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3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821~0.994之间,各供试材料间遗传差异不大。其中,杭白芷与川白芷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大于各川白芷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聚类分析将16份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全部为遂宁各乡镇白芷材料;另一类包括杭白芷、四川其他地区白芷、重庆南川白芷以及2份来自遂宁涪河以南2个乡镇的白芷材料。表明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