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林业》2007,(4):1-1
这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深刻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指出了林权改革中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和需要完成的各项改革任务,对于我省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特转载该文,希各地林业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快我省林改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改革。目前,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区)为先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集体林区轰轰烈烈地展开。"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顺应时代要求,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发展实际,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大举措。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本刊特发表这组报道福建、江西、辽宁等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的文章,为这场伟大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群山莽莽,记载岁月的痕迹。 林海荡荡,辉映世纪的辉煌。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的今天,作为共和国巨变中举足轻重的林业,也迎来了一次伟大的变革——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它和三十年前中国开始的第一次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一场伟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林权制度改革:又一次农村生产力大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攻坚战目标转向“三林” 国家林业局统计显示,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6%,在全国2000多个行政县(市)中,1500多个是山区县。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其中有林业用地面积2.8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山区拥有90%以上的森林资源,却又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目前,全国50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490多个分布在山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林业、林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效盘活了林地资源,而且促进了人才、资金、科技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林业聚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对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我国集体所有的林业用地有1.67亿公顷,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60.07%,其中森林面积1亿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  相似文献   

6.
木本 《国际木业》2004,34(11):30-30
入秋以来,伴随我国南北各地酷暑退尽,雨水渐歇.以及农民秋收大忙以后.传统的农村建房热又蓬勃兴起。从而牵动新的一轮农村木材市场需求强劲回升。不仅各类建房和装饰装修的木材制品.甚至中低档家具市场也随之销售加快.行情走热升温。这种由木材市场启动、反弹.带动整个建材、装饰装修及家具市场连动的迅猛势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7.
<正> 1988年12月5-8日——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与中国林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在安徽省亳州市举行自她成立以来的第五次学术讨论会。理事长、中国林科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刘于鹤同志致大会开幕词时指出:森林经理学会成立十年来召开了五次学术讨论会,都是很有影响、很有成效的。这次在亳州举行平原农区森林经理学术讨论会,对丰富森林经理学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平原农区林业正在我国大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的社论.社论是宣传贯彻中央<意见>的重要文献,对各地深入领会<意见>的精神、把握林改的方向、推进林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期转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这篇人民日报社论,以供各级林业干部职工和广大林农群众宣传学习之需.  相似文献   

9.
我来过福建几次。这次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又一次到福建来调研林业工作。时间虽然很短,但很受启发,收获很大。特别是对福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很深。下面,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印象从2003年4月开始,福建在过去林业“三定、放权让利等历次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二到三还(产权到户、到人,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的政策,特别是从原来的“让到现在的“还,这一字之差,却充分说明这次改革比较彻底,真正实现了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山、…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尹菊秋 《森林工程》2009,25(4):91-93
从制度管理、执行推广、农民个人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从法律法规、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等3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障碍的成因,从推行原则、法规、制度整合及基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业工作研究》2005,(9):11-24
根据局领导批示精神,我们于9月13日至9月19日,对江西省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林业厅的汇报,到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修水县、武宁县等5个县市进行调研,走访了乡镇政府、林农家庭,并与县市、乡镇政府领导、林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林农代表等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通过调研,基本上摸清了江西省以确权发证为基础、以税费改革为支撑的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绿化》2008,(8):14-16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后,7月22日,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改:我国农村的第三次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林业用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问题。 我国43亿亩林业用地中,农村集体林业用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07%,森林面积15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7.5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农,把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托在林地上。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28年之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让国人再一次惊喜地看到深化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林业用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问题。我国43亿亩林业用地中,农村集体林业用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07%,森林面积15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7.5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农,把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托在林地上。家庭土地联产承包28年之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让国人再一次惊喜地看到深化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08,(4):20-20
面对即将出台的第6次机构改革方案.梳理过去5次改革的得与失,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清晰可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6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落脚点基本上是精简机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防沙治沙──中国大地上又一次“绿色革命”王韩民我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影响和危害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约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全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黄河流域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我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各级领导增强了农村能源意识,加强了对农村能源的宏观管理,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各级地方财政、计划、经济、科技、物资、银行、林业等部门在经费和物资供应上,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区的农村能源开发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森林又一忧     
森林又一忧谢广森不知是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还没有被人们完全重视?也不知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当今更关心那金钱?在森林火灾面前,我一次次看到了冷漠和公德的沦陷,深深地使我感到困惑和忧虑。黄山尖扑火记我们在上半山扑完火,踏着淡淡的月色,又饥又渴地摸到山...  相似文献   

20.
催人振奋的新年钟声迎来了充满希望的1999年,在这里,我们《技术与市场》的全体员工谨向新老作者与读者以及曾经关心和支持过本刊的所有朋友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在新的一年里,本刊怎样变革,怎样更贴近读者,这是广大作者和读者关心的问题。根据社会调查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