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局部分布区的试验数据,分析油松参试种源的性状,适应性和生长的分化,差异显著。观测的6个形态性状、生态型、种源、机误占总变量的49.5%,19.3%和31.2%;针叶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密切,其余性状则表现为小—大—小的地理变异形式;生长趋势与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结果相同。生态型内种源间生长差异亦十分显著,种源×年度交互作用明显,种源×立地(同一生态区内不同地点)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二批油松地理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适应性及种源选择的研究。初步搞清了油松种源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及在河南的变异规律。用座标综合评定法评出5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良种源,其增产效果明显。同时提出了河南省油松造林的调种意见。  相似文献   

3.
油松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林业科技》1992,(2):30-35
油松是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分布广,遗传变异多样,选择供山东造林的油松最佳种源,有重要意义。作者收集27个种源,同时在泰山,沂山、蒙山3处试验,采取随机区设计,进行了苗期和造林对比试验,对各种源的生长量,稳定性和适应性作出综合评价。选出在山东造林的最佳种源为蒙山种源,生长增益在20%以上,划分出优良、一般和较差种源组,提出油松种源在造林后第6年是进行早期选择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4.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一般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5.
油松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油松地理变异趋向于不连续变异的格局。经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和各种源生态价、生产力的计算,将参试油松种源分成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三类。分布在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分布在边缘地带的种源,普遍生长缓慢。并综合选择出一批适合甘肃不同气候类型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6.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45个,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18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性型3类,黄陵、洛南、南召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5%、10.2%和26.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各源生长普遍较慢,一般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7.
油松种源变异和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油松全分布区内,其种源间性状的变异具普遍性,其子代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各性状变异幅度的大小相去甚远。种源间子代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分化强烈,种源分布的范围越广,环境的差异越大,种源间适应性和生长的差异表现得越突出。根据适应性和生长将参试种源分为五种类型。在全分布区中,山西参试种源性状的表现处于变化的转折地带,其生长在山西居于前列。因此,山西省油松的造林用种基本上可不考虑从外地调入,并可实现在种源水平上的良种化。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宁明、岑溪、恭城三个优良种源和本地武平种源在5个试验点7年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地点和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岑溪种源属于高产适应性较差的类型,适宜良好环境造林;宁明种源属于中产适应性差的类型,也是适宜良好环境造林;本地种源属于中产而适应性较好的类型,特别是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个铅笔柏种源造林试验表明:在引进的5个铅笔柏种源中,造林初期表现为LA种源最好,TX种源最差,各种源生长量高低排序为LA>SD>NE>MO>TX;铅笔柏造林以容器苗成活最好,达到99.17%;铅笔柏适应性较强,在温暖湿润、土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与乡土树种相比较,当年生长量油松>铅笔柏>侧柏。  相似文献   

10.
油松不同生态型在京西山地不同海拔高度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化成  唐谦 《林业科学》1991,27(6):582-588
本文根据京西山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三块不同海拔试验林7年生时的材料,研究了油松不同生态型在不同海拔高度试验地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油松不同生态型之间的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生态型×不同海拔试验地交互作用显著。在海拔800m以下,东部型生长和稳定性均比其他生态型好。在800—1200m地带,表现较好的是东部型,其次是中部型和中西型。在1200m以上地带,东部型和东北型生长表现较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京西山地如采用东部型的种子,可不考虑造林地的海拔高度,也不必考虑种子来源上的海拔差异。此外,在造林种子短缺时,800—1200m地带还可采用中部型和中西型的种子,1200m以上还可采用东北型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79和1983年设置的两批、四个试验点的油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全分布区内油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和不同种源在我省不同地区的生长和适应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试点的不同种源间在生长量和适应性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与种源所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本研究依据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两个指标,为我省各试验点所在的地区选出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正> 油松是我国北方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为了选择适于我省生长且增产幅度大的油松种源,同时也为制定全国范围的油松种子调拨区打基础,我所于1978年承担了全国性的油松地理种源试验任务。1981年对油松地理种源的苗期试验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变量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产于加拿大9个种源的扭叶松种子育苗,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的十字坪、姚家坡进行了扭叶松不同种源地、不同种源的植苗造林试验。其幼树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扭叶松能适应两地的环境条件,植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1.3%~100%;对14年生的试验林进行高、径生长分析,扭叶松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受种源、造林地点的影响极显著;种源与造林地点对树高生长的交互作用极显著。进一步对树高进行单点分析,参试的9个种源,在十字坪试点,10577、26230、25730、27084、28476、14726、26153七个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25801、25803两个种源,且7个种源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姚家坡试点10577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下依次是28476、26153、26730、27084、14726五个种源。胸径生长在种源间的极显著差异缘于10577种源与25803、25801种源间的差异,其他任意两种源间的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闽南地区造林生产的优良红豆树种源,以8 a林龄红豆树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种源红豆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种源在闽南地区整体生长良好,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和速生性。8 a林龄时,不同种源红豆树保存率均较高且种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达到77.40%、75.23%和70.93%。福建华安种源的胸径、树高和立木材积均为最大,且显著优于除福建浦城种源以外的其他种源。7个种源中福建华安种源、福建浦城种源和福建德化种源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群体均值高1.48%~8.87%、0.51%~8.50%和2.81%~26.01%,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11%~6.67%、0.36%~6.03%和2.17%~20.13%。  相似文献   

15.
油松局分布区种源地理变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生态型中的24个种源或林分的种子在本溪、兴城、北票3个试验地研究油松避分布区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油松是遗传性具有较大地理变异的树种、各生态型间和生态型内部种源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生态型间的地理变异要比生态型内部种源间的地理变异大得多,多种源的生长量指数和稳定性指数与其原生地的经续度多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高相关不紧密。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红锥优良种源,对在闽南山地开展的7个红锥种源试验林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参试种源的适应性较强,各种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且种源间差异小;从生长性状看,苗期和幼树期以葛山漳平、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的种源较好;7 a林龄幼林期,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遗传力分别达88.79%、86.64%和88.66%。生长性状最优的种源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它们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9.33%~14.12%、9.12%~18.52%和20.51%~50.57%。综合分析结果,初步选择出福建华安种源、广西凭祥种源和福建安溪种源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66%~12.54%、7.90%~16.05%和18.19%~44.8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松等树种10多年种源研究的结果,说明不同种源对人工造林生长量以及对造林保存率和适应性的影响,从而论证了种源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油松种源/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4省11种源区的341个油松家系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高生长呈极显著的差异,山西浑源种源苗高生长量最大为9.24 cm,内蒙种源苗高生长量小。千粒重与大多数家系苗高相关紧密。油松苗高性状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8,呈强度遗传。在不同种源内进行家系选择,预期遗传增益均大于17%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04-2006年,对山杏、山樱桃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山杏敖汉旗等4个种源苗期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敖汉旗和巴林右旗种源高生长、速生性、苗木形态及整齐度等明显优于万家沟和乌拉山种源。造林初期山杏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差异明显,广义遗传力较大,种源间遗传变异丰富。种源排序为敖汉旗>巴林右旗>乌拉山>万家沟。初步选择敖汉旗为优良种源。山樱桃西苏旗种源苗期高生长、地径生长等明显超过其他3个种源,造林试验表现优秀。固阳种源次之,该种源生物量较高。万家沟和凉城种源生长量、适应性和抗性等都表现较差。西苏旗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优良种源选择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水曲柳地理变异规律为生长性状变异呈经、纬向渐变为主。采用选择指数法 ,确定可在吉林省中东部生态区推广的全适性优良种源为辉南种源、大海林种源。采用环境指数法进行种源稳定性评价 ,确定出辉南、大海林种源为高产型种源。选择优良种源造林 ,树高可获得 1 8 0 0 %~ 35 .0 7%的遗传增益 ,胸径可获得 1 6 .4 6 %~4 6 .6 2 %的遗传增益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综合水曲柳生长性状、形态特征 ,地理气候因子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将水曲柳划分成 3个种源区和 2个种源亚区。提供了优良种源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